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3-01-19 02:43:26
看板 car
作者 ASKA (The 羊男)
標題 [新聞] 年度突破1.6萬輛 2022電動車銷售Top 10
時間 Wed Jan 18 16:15:29 2023



原文連結: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3661
2022年度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電動車Top 10 | U-CAR新聞
[圖]
臺灣電動車市場在2022年有著相當強勁的增長,全年總市場銷售來到創新高的16,120輛,首次突破萬輛的規模,比起2021年的7,064輛成長多達128%,可說是有著超過翻倍的成長,也是2020年全年6,257 輛的2.5倍。尤其Tesla Model 3的銷量持續成長,甚至Model Y在2022年 ...

 

原文內容:

臺灣電動車市場在 2022 年有著相當強勁的增長,全年總市場銷售來到創新高的
16,120 輛,首次突破萬輛的規模,比起 2021 年的 7,064 輛成長多達 128%,可
說是有著超過翻倍的成長,也是 2020 年全年 6,257 輛的 2.5 倍。


對比 2022 年國內國產+進口的總市場 42.9 萬輛規模而言,電動車在總市場的佔
比已從 2021 年 1.5%、提升為 3.7%,成長算是相當迅速。而且原先有正式引進
電動車產品的品牌,也從 2021 年的 10 個、大幅增加為 16 個,主要增加了包
含 Volvo、Toyota、Kia、Subaru、Peugeot、Mini 等品牌加入。


就品牌的排序來看,2022 年臺灣電動車市場排名 Top 10 的品牌榜當中,Tesla
依舊稱霸,而且品牌首度在臺來到年度破萬輛的規模,總計為 11,575 輛,在國
內電動車總市場中佔了高達 72%。排序第 2 是 BMW,以 959 輛、約佔比 6%的好
成績,超越其餘一般或豪華品牌對手,最主要就是靠 iX 與 i4 兩大新純電產品
助拳。而第 3 名的 Volvo 也相當亮眼,雖然 2022 年初才甫導入純電產品 XC40
Recharge,但後續歷經 XC40 小改款、並在年底加入 C40 下,年度突破 700 輛
大關來到 706 輛、在年度電動車市場佔比 4.3%。


     2022 年電動車品牌銷售 Top 10
排名    品牌     總計(輛) 電動車總市場
                          品牌年度佔比
 1      Tesla     11,575     72.0%
 2       BMW       959        6.0%
 3      Volvo      706        4.3%
 4       Kia       626        3.9%
 5     Porsche     579        3.6%
 6      Audi       405        2.5%
 7     Hyundai     367        2.3%
 8   Mercedes-EQ   204        1.3%
 9     Toyota      128        0.8%
 10    Nissan      110        0.7%
       總市場     16,120     100.0%

其餘品牌自第 4 名開始則是佔比落在 4%以下,Kia 以 EV6 單一車系就繳出 626
輛排名第 4;耕耘國內豪華電動車市場已有一段時日的 Porsche、Audi 則各自排
名第 5 與第 6;在 2022 年加入重量級產品 Ioniq 5 的 Hyundai 則是排名第 7
;目前國內電動車系最多達 4 款的 Mercedes-EQ,也以 204 輛排名第 8。而同
樣目前都只有單一車系選擇的日系品牌 Toyota 與 Nissan,各佔據第 9 與第 10
名。


                   2022 年電動車 Top 10 每月排名一覽
排        車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1   Tesla Model 3        1   1      1   1       1   1   8    1    2
 2   Tesla Model Y                                             4    1
 3       BMW iX                   1   5   3   5   2   6   5    2    4
 4     Volvo XC40     5  10   3   4   6   4           5   2    3    3
        Recharge
 5      Kia EV6                          2   4  10   2   1    4    7
 6   Porsche Taycan   1   2   2  3   2   6   2   6   4
 7  Hyundai Ioniq 5            2      7   1   4       10   10   8
 8       BMW i4                           5   3   3  10            5
 9    Audi e-tron     2   5   6   5   7   8   7   5   9   6    9     
       Sportback
10  Mercedes-EQ EQS       8           10   8   9   7   3    5     
                     備註:無數字代表未進前 10 名

                2022 年電動車銷售 Top 10

排名        2022 年               2021 年        排名變化
 1       Tesla Model 3         Tesla Model 3        —
 2       Tesla Model Y        Porsche Taycan       New
 3          BMW iX         Audi e-tron Sportback   New
 4    Volvo XC40 Recharge    Mercedes-Benz EQC    ↑3 位
 5          Kia EV6            CMC e-Veryca        New
 6      Porsche Taycan          Audi e-tron       ↓4 位
                           Hyundai Kona Electric
 7      Hyundai Ioniq 5                            New
                            Volvo XC40 Recharge
 8          BMW i4             Jaguar I-Pace       New
 9   Audi e-tron Sportback      Nissan Leaf       ↓6 位
 10     Mercedes-EQ EQS        Tesla Model X       New

而值得一提的另一個現象,則是 TPC 與 CCS2 規格市場車口數的變化,從 2017
年至 2021 年 7 月,台灣特斯拉在臺原先舊有採用 TPC 充電規格的車輛,累積
數量為 13,104 輛。


而從 Tesla 國內新車換為歐規 CCS2 的 2021 年 8 月起、至 2022 年 12 月底
,Tesla CCS2 車口數已累積到 14,248 輛。在短短約 1 年 4 個月的時間,CCS2
車口數、就超越前面 5 年的 TPC 車口數,相關的第三方充電商也會積極布建

CCS2 充電樁來服務 Tesla CCS2 新車主,甚至像 Ford Mustang Mach-e 與
SsangYong Korando e-Motion 這類產品也傳出會採用 CCS2 規格,都可能讓採用
CCS2 規格電動車在國內的佔比再提升。

No.1 Tesla Model 3
Tesla 在 2022 年以年度累積破萬輛的成績,不僅比起先前最佳的 2020 年
5,819 輛、還有 2021 年的 5,632 輛更高,更成為國內首個年銷突破 1 萬輛大
關的電動車品牌,超過萬輛的成績,可說比起前述的 2020 年、2021 年一舉接近
翻倍。對比 2017 年台灣特斯拉正式導入國內後的歷年份全年數字,包含 2017

年的 653 輛、2018 年的 523 輛、還有 Model 3 車系開始加入國內陣容後 2019
年的 3,150 輛,僅花 6 年時間 Tesla 品牌就從數百輛的年銷、成長為年銷破萬
輛的規模,是近幾年國內車市新進品牌的最佳表現。


單就品牌轎車 Model 3 來看,既便 2022 年底加入的休旅車系 Model Y 表現相
當強勁,但 2022 年全年銷量最高的依舊是 Model 3,全年繳出新高的 7,931 輛
,平均月銷量來到 661 輛,而且不僅有 7 次拿下單月電動車榜第 1,也多次單
月突破千輛,最大宗的就是在 8 月來到 1,774 輛。不過除了年底加入的 Model
Y 將影響 Model 3 後續銷量外,Model 3 在 2022 全年也多次調漲售價、中間開
始停售 Long Range 車型,到最後更是直接暫時取消 Model 3 的新車接單引進,
品牌將戰力全數轉移至 Model Y 的態勢相當明顯。何時會恢復 Model 3 新車接
單有待後續觀察。


No.2 Tesla Model Y
國內 Tesla 在 2022 年內最大的驚喜,莫過於 9 月底許多車迷期待多時的休旅
Model Y 正式在臺開賣,售價為 229.99 萬起跳、低於原先外界預期吸引不少目
光,並且在 12 月開始正式展開交車。台灣特斯拉雖然暫時取消 Model 3 的新車
導入,但 Model Y 不僅在 11 月初就公布接單破 1 萬張的捷報,更擊敗

Corolla Cross 成為單月總市場冠軍,在 12 月創下相當驚人的電動車單月掛牌
數新高 3,598 輛,包含 11 月掛牌的 46 輛下首批交付達 3,644 輛,助攻
Tesla 品牌的年度銷量一舉突破萬輛大關。首批 Model Y 數字中 Long Range 車
型為 2,908 輛、Performance 車型為 736 輛,占比各為 80:20。

不過從 2022 年 12 月的交付節奏來看,Model 在 12 月前 20 日領牌 2,764 輛
、在 12 月 20 日後的領牌節奏明顯放緩,並沒有像外界預期來到 4,000 輛、甚
至是突破 5,000 輛大關。目前海外也傳出 Model Y 可能推出改款或 4680 電池
版本,甚至海外在 2023 年初又陸續在各市場有一波大降價調整,導致部分原先
下訂車主有延後交車的考量。


No.3 BMW iX
BMW iX 算是品牌在 2022 年表現相當強勢的純電旗艦休旅產品,全年繳出 729
輛的佳績、平均月銷量有達 61 輛,其中在 2022 年 11 月因為 2023 年式 iX

大量交車創下單月新高的 367 輛,售價在 5 月起調漲 10~40 萬不等,最大馬力

619 匹的 iX M60 則是在 8 月追加。BMW 總代理汎德更在 2023 年 1 月時公布
,iX 與 i4 車系自上市以來截至 2023 年 1 月,已累計超過 3,300 張訂單。

而雖然 iX 是在 2021 年 12 月發表,但受限於原廠生產排程等因素,iX 車系最
早是在 2022 年 3 月才開始有交車,甚至因為初期許多訂單集中在 iX xDrive50
,導致候車其相當久。綜觀全年的領牌數據來看,iX xDrive50 僅交付 26 輛、
iX M60 為 11 輛、但最大宗的 iX xDrive40 則多達 692 輛,xDrive40 車型佔
比多達 94%、xDrive50 則僅約 3.5%,尤其 iX xDrive40 的 WLTP 續航 430 公
里並不太過亮眼,原廠能否調整供應量比例,將可能影響車系未來在臺的表現。

No.4 Volvo XC40 Recharge

排名第 4 的 Volvo XC40 Recharge 算是表現相當亮眼,全年銷量同樣突破 600
輛大關,來到 653 輛,甚至在 2022 年底的 10 月、11 月、12 月都有超過百輛
的月銷,分別依序為 171 輛、172 輛、107 輛,展現相當暢旺的銷售氣勢。


回顧其車系在 2022 年內的變動也算相當大,2022 年初初期是導入 XC40
Recharge 小改款前的版本,而且也僅有單一代號 P8 的雙馬達四驅版本。而後續
在 2022 年 10 月導入小改款後,原先的 P8 車型改稱為 Dual Motor、並加入單
馬達的 Single Motor 版本,尤其入門來到 179 萬、這樣 200 萬內的價格設定
足具魅力,搭配國內普遍的 CCS1 規格充電,讓 XC40 Recharge 的接受度相當高


No.5 Kia EV6
與 Hyundai Ioniq 5 同樣採用 E-GMP 平臺打造的 Kia EV6,自 2022 年 4 月上
市後,就獲得國內電動車消費者極高的關注度,因為 800V 架構能帶來 18 分鐘
快充至 80%的優勢。而且在價格的設定上,並沒有比起同門的 Hyundai Ioniq 5
高出太多、但包含車內 V2L 等配備更為豐富,加上原廠提供的供應量比起 Ioniq
5 充足,讓 Kia EV6 在 2022 年全年交出達 626 輛,比起總代理森納美起亞原
先預估的首年配額 500 輛更多,更比起 Ioniq 5 在 2022 全年交付的 266 輛多
出 360 輛。單月最高銷量落在 9 月大量交車的 227 輛,甚至拿下單月電動車銷
售冠軍的寶座。


不過 EV6 車系也多次因應成本調整售價,目前在 2023 年的最新售價為 166.9
萬至 219.9 萬不等,價格帶已與部分豪華品牌電動休旅重疊,但總代理森納美起
亞相對也加贈 U-POWER 一年免費無限快充等方案吸引電動車主購入。

No.6 Porsche Taycan
2021 年全年以 800 輛佳績排名第 2 的 Porsche Taycan,受限於 2022 年因原
廠產能與晶片等供應鏈因素,2022 年在國內全年僅交付約 445 輛,比起首年銳
減約一半,單月最高銷量落在 3 月份的 74 輛,但名次最高的則是 2022 年 1
月以 70 輛拿下單月電動車銷量冠軍。


而在 2022 年內,Porsche Taycan 車系最主要的變動除了售價的上調,也在
2022 年 6 月首度加入最大馬力 598 匹的 Taycna GTS 車型,其產品位階介於
Taycan 4S 與 Taycan Turbo 之間。此外,Porsche 原廠也針對 Taycan 車系推
出免費更新的 2023 年式軟體,最主要針對動力、熱能管理、通訊娛樂系統等項
目調整,甚至續航最高提升 14.2%。同門的 Porsche Taycan Cross Turismo 在
2022 全年則繳出 134 輛。

No.7 Hyundai Ioniq 5
與 Kia EV6 同為 E-GMP 平臺打造的 Hyundai Ioniq 5,南陽實業最早在 2022
年 3 月就展開預售,
比起同門的 Kia EV6 更早,但南陽實業最早僅公布首批 120 輛的配額,加上首
批包含 2 年 U-POWER 快充額度、V2L 轉接器、AC 充電樁等贈禮下,Ioniq 5 首
批配額在短短時間就已銷售一空,後續更有消費者需等待超過 1 年的市場資訊。

實際上南陽實業也爭取到比起原先 120 輛更多的首年配額,全年交付達到 266
輛,全年單月交付最高時間點為 7 月的 85 輛,當時也拿下電動車榜單月銷售冠
軍。只不過後續同門 Kia EV6 仍是爭取到較多的配額,兩者年度的交付量有著一
定的差距。


No.8 BMW i4
作為 BMW 首款純電轎車車系的 i4,實際上可視為 4 Series Gran Coupe的純電
版本,但 i4 比起燃油的 4 Series Gran Coupe改搭載新世代 iDrive 8 介面,
而且加上與 4 Series Gran Coupe的價差並沒有太大,同樣吸引到不少電動車消
費者的目光,尤其 i4 M50 車型僅以 310 萬售價就能擁有 544 匹的性能輸出,
確實擁有一定的產品魅力。在 2022 年 5 月上市初期就已傳出接單超過 700 張
的佳績,當時 eDrive40 與 M50 接單比例接近 6:4。


而綜觀全年的銷售表現,i4 也以 230 輛排名第 8,最高單月銷量落在 12 月的
80 輛,但 12 月反而僅排至單月第 5,7 月與 8 月則都有排至第 3 名、單月銷
量分別為 27 輛與 55 輛。而 i4 eDrive40 全年掛牌數為 160 輛、i4 M50 為
70 輛,比例各為 70%、30%。

No.9 Audi e-tron Sportback
Audi e-tron 休旅雙雄自 2020 年 12 月導入國內後,透過台灣奧迪積極的在純
電領域產品的溝通力度、以及持續耕耘充電配套等布局下,e-tron 休旅車系一直
在國內純電車市場有著一定的能見度,尤其以跑旅造型設定的 e-tron Sportback
,更是受到許多豪華休旅消費者的喜愛。而且若對比 2021 年度全年的 157 輛,
e-tron Sportback 在 2022 年繳出 196 輛反而有著約 24%的成長。而在 2022

年內除車系本身的售價編成變動外,e-tron Sportback 車系還在 2022 年 4 月
追加 3 馬達的性能車型 e-tron S Sportback,在 boost 模式下可輸出最大馬力
503 匹、最大扭力 99.2 公斤米,是國內少見的 3 馬達電動車選項。

No.10 Mercedes-EQ EQS
身為 Mercedes-Benz 電動子品牌的 Mecedes-EQ,最早在 2021 年 4 月正式推出
大型旗艦電動車 EQS,而 EQS 雖然車名中有 S 字樣,但卻與第 7 代 W223
S-Class 沒有直接血緣關係,而是改採獨立的 EVA 電動車平臺(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所打造,所以從產的出發點上就已與傳統燃油 S-Class
有著完全不同的考量。

而 EQS 車系在 2022 年 3 月公布售價正式上市,國內僅導入 450+動力、以及
AMG 定位的 EQS 53 4Matic+車型,後續台灣賓士針對部分車型改將後座調整套件
列為標配,來強化產品吸引力。EQS 車系也是 EQ 家族 2022 年在臺銷售最亮眼
者,全年繳出 147 輛,單月最高銷量落在 11 月的 42 輛。但後續對手 BMW 引
進 i7 純電轎車、接單有近 150 張的規模,是否會影響 EQS 值得後續觀察。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CCS2佔72%。好像比去年的比例降了。
不知道哪天會跟 CCS1 黃金交叉
還有 Nissan Leaf 插電魔居然還能賣110輛,到底是誰會買啊?...

--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but it can buy performanc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241.220 (臺灣)
※ 作者: ASKA 2023-01-18 16:15:29
※ 文章代碼(AID): #1ZnwgbjN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4029733.A.B57.html
kissa0924307: leaf 政府單位會買吧 反正標案只看誰標到1F 01/18 16:16
ga3322165   : 真6262F 01/18 16:18
ga3322165   : Etron sportback滿香的
chungj      : 落後國家 全世界銷量已經10%了4F 01/18 16:21
eulbos      : 這榜真的沒啥懸念= =5F 01/18 16:24
maniaque    : Leaf 應該是公務車居多吧6F 01/18 16:25
glittering  : 拜託大家不要再買電動車了 充電樁不夠很難用7F 01/18 16:26
JOHN2188    : LEAF好像沒有EPB?8F 01/18 16:33
maniaque    : 盡量多買電動車啦,血流成河很配飯9F 01/18 16:36
EPIRB406    : 電動車價位下不了手10F 01/18 16:38
goodhpp     : 其他車廠根本交不出車,怎麼跟特斯拉比銷量11F 01/18 16:42
Ho1liday    : 特斯拉與其他快樂小夥伴12F 01/18 16:45
aggressorX  : 吹內裝吹駕駛吹到人家市占72%13F 01/18 16:46
aa01081008tw: 兩百萬左右..特斯拉真的是首選.雙B.保時捷太盤了..14F 01/18 16:53
ilovedirk41 : 電動威力卡?15F 01/18 16:57
Oo5566      : 拜託大家去買電動車了,加油要排隊很麻煩16F 01/18 16:57
dorbeetle   : o.O VW的ID系列也不進來拼一下場阿…17F 01/18 17:48
kissa0924307: 吹什麼都不如吹銷量來得實際 做不出車都是空氣18F 01/18 18:01
hanchueh    : CCS2占72%怎麼可能比去年低19F 01/18 18:24
hanchueh    : 去年是上半年賣TPC 下半年賣CCS2 應該約50/50
maniaque    : 副教主.....您....要不要去看一下新聞原文????21F 01/18 18:38
maniaque    : 72% 是特斯拉在2022的年度EV銷量占比(11575/16120)
maniaque    : 2021 Tesla Model 3 5607,Model X/S(20+5)
maniaque    : 從樓主的文章去看,大概就是直接把 CCS2=TESLA
maniaque    : 5632/7064=80% 附近
maniaque    : 那,也沒錯啊,EV銷量 特斯拉市占率就是 80%->72%
hanchueh    : 那是EV銷量 不是規格市占27F 01/18 19:23
hanchueh    : 5632裡面有一半的車不是CCS2
s609747     : 噁噁噁 那個m廢文王怎麼整天蹭電車還跟人裝熟 是車29F 01/18 19:41
s609747     : 版黑人嗎?
chungj      : mania正常發作中31F 01/18 19:58
ASKA        : 對  我沒表達好。的確是市占率掉了32F 01/18 20:06
maniaque    : 樓上二粉組還真是正常能量釋放,反正沒賣不算賠,對吧33F 01/18 20:13
leaveleft   : 保時捷的電車是真的帥啊!對比油車,電車比較不盤34F 01/18 20:38
leaveleft   : 了
youkiller   : 哇塞,電車已經吃到4%市占了,剩下96%了!36F 01/18 22:05
zx610176    : 賣太好 怎麼降價37F 01/18 23:12
lfk         : 這一萬六千輛的電車,差不多政府就補貼了80億左右38F 01/19 00:18
lfk         : 的貨物稅,動則100%的成長率,看來,2025年底後,
lfk         : 可能要減少補助了,不然可能稅收會影響。要買要快

--
※ 看板: Car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