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abloex.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8-17 02:03:18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標題 Re: [假設] 如果極端氣候持續
時間 Fri Aug 16 21:05:28 2013


※ 引述《stareyed (下雨天,放假天)》之銘言:
: 比方說明末的動蕩可能和小冰河期糧食產量不穩有關係
: 科學證據顯示,復活節島的文化衰弱也和環境因素有關
: 假設極端氣候持續之下造成糧食減產
: 會發生產糧大國限制糧食輸出的狀況嗎?
: 或是為了搶水源而引發國與國的戰爭嗎?

根據一個考察, 現在地球的氣溫, 與過去一萬年相比, 是屬於前
兩成熱的. 換句話說, 用一萬年的眼光看, 我們現在每一天都是
極端氣候.


關於是否氣候引致國家滅亡的問題, 我認為把氣候當成國家滅亡
的原因, 那本身就像說, 瓦斯爆炸是因為有火一樣. 火是觸媒,
氣候也是, 他是觸發問題的點, 但爆的始終還是瓦斯. 所以氣候
所引致的國家滅亡, 本質上還是國家自己的問題.


人類的生存是建基於可變性和適應性上, 人類的祖先去到今天能
夠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候中, 改變他們的食物, 衣服, 生活習
慣, 社會結構, 工具, 而得到生存.


同樣人類的社會也一樣, 社會能夠延續, 也是因為他適應環境和
應付危機的能力. 不論政治, 文化, 經濟, 科技, 都是這種能力
的一部份. 那自然是包括氣候的轉變. 而這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滅亡的國家就是不能適應這種轉變的制度, 而生存下去的國家和
人, 僅也只是他們剛好能適應過去.


舉一個例子說, 同樣是飢荒, 在西方反而促進了漢薩同盟的貿易
, 因為被迫要輸入小麥. 那意味著北海的地理, 及那種貿易經濟
, 在面對飢荒時適應能力較強. 因為他們比較有效平衡豐收和歉
收的地區, 僅此而已.


而滅亡往往源自面對某種問題, 無法適應, 或者改變太緩慢, 氣
候的改變只是加速弱點暴露. 但就算沒改變, 也會在別的場合和
機會暴露而滅亡. 因為觸媒並不是只有一種. 滅亡不是因為歉收
而是因為適應不了改變.


豐收時人口大增, 歉收時食物大減, 是動亂的源頭. 重心在變化
, 因此豐收本身也是亂源, 因為他埋下了日後增加消費的種子.

倒過來說, 當「極端氣候」持續, 那反而只意味著氣候改變不大
, 如果連續五百年都歉收, 那就不叫歉收, 叫穩定的產量了. 到
時反而比較能讓適應能力低的國家形態生存, 比方說, 控制人口
增長就可解決問題.


換作今天也一樣, 臺灣的問題並不是氣候或者生產力不夠, 而是
政府和產業在面對世界市場變化時, 應變能力欠缺, 在這制度下
很多老舊的法規, 觀念和習慣改不掉. 道理也是一樣的.


如果今天的世界市場和八十年代很相像, 電子產品能大量盈利,
沒有這麼多低價勞動力競爭, 臺灣現在這一套還是可行的. 當外
面的環境變了, 過去正確的就會變成錯誤.


曾經的繁榮反而造就了降不回去的物價, 和過度供應的技術勞動
力, 太多大學生, 結婚一定要車要房等想法等, 這也是過去「豐
收」的成果.


變才是宇宙的本質, 也是事情的源頭.

--

    戰略遊戲版 SLG
    (C)lass > 8 戰略高手 > 11 GameTopics > 28 SLG

    絕望人民共和國官方網站...
    http://chinesepeking.wordpress.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2.118.107
kurt1980:這篇很好!1F 08/16 21:14
kurt1980:所以大家都要讀一下易經,唯一不變的只有變
a34567:我覺得國家就像企業 企業體越大 反應就越遲鈍越難以應變突3F 08/16 22:23
a34567:然的劇變
chungrew:推,切中要害,一槍斃命5F 08/16 22:55
diechan:推,明白有理6F 08/16 23:04
Hartmann:大推7F 08/16 23:44
fukyou:原po文章內容總是思路很清晰8F 08/17 00:04
ken124414:推9F 08/17 00:17

--
※ 看板: FW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53 
作者 chenglap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Deformity 說讚!
1樓 時間: 2013-08-17 04:35:55 (台灣)
  08-17 04:35 TW
最難的地方不在於理解變,而在於如何變...
既得利益者願不願意變...
2樓 時間: 2013-08-17 12:56:50 (台灣)
  08-17 12:56 TW
···
上面糧食與人口的那段 跟馬爾薩斯提出的人口論很像 不過這言論當時是被噓到爆的
3樓 時間: 2013-08-18 11:10:55 (台灣)
  08-18 11:10 TW
「根據一個考察, 現在地球的氣溫, 與過去一萬年相比, 是屬於前
兩成熱的. 換句話說, 用一萬年的眼光看, 我們現在每一天都是
極端氣候」
我從專業的角度(自己是地球科學教師)來看這句話,是非常有問題的!「跟過去一萬年相比」,的確是熱的,因為目前全球是處於「間冰期」,那以如此的論調來說,「冰期」不也是屬於極端氣候嗎???
有時候科學也會因為調查人士的背景因素,而產生科學數據解釋上的偏頗,社會大眾不可不慎!
p.s.就連「人為排放CO2會造成全球溫度增加」都尚未確切明朗之下,每個人都要保有懷疑的態度、認知。以下附上可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拍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打對台的《全球暖化大騙局》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OPZjA_Wl4aI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