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3-04-17 14:38:09
看板 Military
作者 nanozako (沒名字的雜魚)
標題 [情報] USN近未來反艦飛彈規劃
時間 Mon Apr 17 00:09:32 2023


Naval News 在幾天前剛在華府舉辦的 Sea Air Space 2023 上

訪問了美國海軍的 PEO U&W 海軍少將 Stephen Tedford

(PEO: Program Executive Officer)

(U&W: Unmanned Aviation and Strike Weapons)

PEO U&W 幾本上就總管 USN 一切炸彈、飛彈、靶彈和各種大小的無人機計畫

下轄九個業務分支,軍民雇員合計大約有 1500 多人

這次訪問的主題是美國海軍近未來的反艦武器研發和升級計畫,影片在此:

https://youtu.be/t-3fv_UFdho

這邊就簡單做個整理:


1. AGM-158C LRASM

第一版的 LRASM 已經開始量產,並佈署到 F-18 及 B-1B 兩個載台上

短期內 USN 並沒有打算將 LRASM 佈署到其他機型上(還在可行性評估中)

目前 USN 正在進行 LRASM 1.1 版研發,目的是加強其飛行中的目標獲取能力

在 LRASM 1.1 完成後會接著進行 AGM-158C3 的研發計畫

目標是再度提升飛彈的射程,預計 3~4 年內進行 IOC


2. HALO 極音速空射反艦飛彈

這個計畫 USN 主要著眼於極音速飛彈「長距離趕路」的能力,而不是著重於極速

所以飛彈射程長和可以相對快速到達目標區是重點,並不要求極速求一定要到 5 馬赫

(一般來說,極音速武器大多指飛行速度大於 5 馬赫的飛彈)

少將也說得很白:「HALO 要是能到 5 馬赫那當然是好,但這並非海軍最在意的」

USN 最在意的,是如何研發出一款能夠讓 F-18 自航艦上起飛出擊的極音速飛彈

畢竟這武器將受限於航母的彈射器和攔阻索能力,以及彈藥昇降機的大小

一般源自 Scramjet 或 Ramjet 的大型極音速飛彈並不適合航艦操作

本計畫的第一階段 (Preliminary Design Review) 才剛由雷神和洛馬分別得標

本階段預計會在明年 12 月結束


3. Tomahawk Block 5A (攻艦版戰斧巡弋飛彈)

戰斧 Block 5A 是一套給戰斧 Block V 的改裝套件,給予攻陸戰斧反艦能力

5A 將在今年夏天進行測試,預計在 2025/26 進行 IOC 後進入量產

目前澳洲和日本都對戰斧 5A 表示興趣


4. AGM-84 Harpoon (魚叉反艦飛彈)

USN 目前將魚叉飛彈的重心放在空射版的魚叉飛彈升級,名為 Block II Plus

艦射反艦飛彈則逐漸將魚叉飛彈退役,轉為使用 NSM

USN 持續升級魚叉飛彈是因為飛彈單價較低因而廣受國外客戶喜愛(國軍:喔喔?)


-------------


看來 LRASM 當初從 JASSM-ER 改來變成反艦版的時候應該真的是有損失一些射程

所以美國海軍才會要求在 AGM-158C3 版把射程再加上去

當然也不能排除 USN 只是想要用更長程的飛彈反制中共的 A2/AD 就是了

PLA:看我的,反介入武器!

USN:看我的,反反介入武器~

PLA:看我的,反反反介入武器!

USN:看我的,反反反反介入武器~
.
.
.
(無限迴圈)

--
"One of the painful things about our time is that those who feel certainty are
 stupid and those with any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filled with doubt
 and indecision."

 Let doubt prevail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44.64.112 (美國)
※ 作者: nanozako 2023-04-17 00:09:32
※ 文章代碼(AID): #1aF1t2RB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1661378.A.6CB.html
chyx741021  : 魚叉Block II+型號是AGM-84N,確實目前只有空射版1F 04/17 00:14
chyx741021  : 魚叉飛彈現在最大的外銷訂單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台
chyx741021  : 灣
moonrain    : 看下來的重點就是 射程要長 數量要多4F 04/17 00:15
iio         : 我看過一個說法是大艦巨砲主義其實從未消失 核心概5F 04/17 00:24
iio         : 念還是怎麼樣把更大顆的彈頭打得更遠 戰列艦輸給了
iio         : 航母+飛機+航空炸彈的組合所以退出了舞台而已
iio         : 現在介入/反介入還是玩一樣的遊戲
Schottky    : 樓上,這樣只有巨砲主義,大艦不見了9F 04/17 00:36
leon4287    : 航母不夠大嗎(10F 04/17 00:38
Schottky    : 除了美國那群變態超級航艦,還有哪艘比大和號大的11F 04/17 00:40
Schottky    : 不過我要說的是那個理論只提巨砲,完全沒提到大艦
Schottky    : 要起降 F-35B 和 F-35C 的航艦其實也不用做多大
iio         : 山東、福建 : ????    QE:????14F 04/17 00:46
wowu5       : 現在的顯學是「分散式殺傷」15F 04/17 00:46
iio         : 大艦可以攜帶更多的火力 更多的火力和更遠的射程16F 04/17 00:47
iio         : 提出分散式殺傷概念的軍隊有11艘10萬+的航艦www
iio         : 還有10艘45000+的偽航艦
iio         : 分散式殺傷其實也是受益於現代科技的進步 一艘驅逐
iio         : 艦的火力投送能力就遠超二戰時期的戰列艦
Schottky    : 女王算是跟大和號差不多,另外兩艘是來搞笑的吧21F 04/17 00:52
iio         : 你只是單純提大小不是嗎 而且QE可是75000的排水量22F 04/17 00:54
Schottky    : 山寨庫茲涅佐夫號也沒比較大,卻把噸位隨口灌個水23F 04/17 00:54
LiamTiger   : 戰斧5A和牛24F 04/17 00:55
Schottky    : 是,我承認女王比大和號大一點點 XD25F 04/17 00:55
iio         : 再說 為何提航母就要扣掉美國的主力航母 提BB就要拿26F 04/17 00:55
iio         : 大和當基準? 大和也才造三艘阿 主流BB排水量大概還
iio         : 是介於3~4萬噸左右
Schottky    : 因為二戰到現在也 80 年了,航艦就沒增大多少啊29F 04/17 00:58
Schottky    : 雖說戰列艦死透了就是
iio         : 增加很多吧 二戰初期20000+ 二戰末期Essex 30000+31F 04/17 01:00
iio         : 接下來就一路往上漲到Nimitz的100000+ 這代表了現在
iio         : 人類科技能支撐的極限阿 航母沒辦法像商船一樣
iio         : 有很多戰時考量 沒辦法無止盡的堆排水量
iio         : 美軍也不是沒想過弄那種巨無霸的海上前進基地/機場
Schottky    : 雖然美國的航艦噸位超大,但美國的造艦思維也並不是36F 04/17 01:02
iio         : 但是後來還是打消念頭了 只能說現在100000+就是極限37F 04/17 01:02
Schottky    : 越大越好,而是注重成本和數量,只不過鐵和空氣便宜38F 04/17 01:03
rtwodtwo    : 海上前進基地/機場 有啊 ESB啊39F 04/17 01:03
Schottky    : 所以在成本能負擔的範圍內可以做到這麼大40F 04/17 01:03
iio         : 美國海軍艦載機也是得跟航母排水量低頭 F-14的體型41F 04/17 01:03
iio         : 就是極限了 後來又退回到F-18E/F的大小
Schottky    : 技術上造更大是辦得到的,豪華遊輪都比航艦大43F 04/17 01:04
iio         : 也不只是成本和數量 還有機動性 反應爐功率 防護力44F 04/17 01:04
iio         : 這些問題 所以說大艦巨砲的核心思想並不是艦艇排水
iio         : 量和砲管尺寸 而是火力投送能力
iio         : 數量+火力+射程(打擊距離)才是重點
iio         : BB的排水量增加和砲管口徑的增加只是科技限制下的螺
iio         : 旋競爭演化的結果 航母出來就打破了這種螺旋競爭
chyx741021  : DDG(X)噸位預計會在朱瓦特和伯克之間,也是往越50F 04/17 01:08
chyx741021  : 造越大的方向發展
iio         : 二戰航母排水量都小於BB 也沒有大砲 但是可以把更大52F 04/17 01:09
iio         : 顆的航空炸彈在更遠的距離砸向BB 所以BB就被淘汰了
detective14r: 為啥USN的飛彈會在B-1B上54F 04/17 01:17
IMGOODYES   : 沒有人規定LRASM只能給USN用55F 04/17 01:20
iio         : LRASM不是USN的 是DARPA開發出來給USN和USAF用的56F 04/17 01:22
chyx741021  : B-1B應該是美國空軍目前唯一有配備反艦飛彈的飛機57F 04/17 01:22
chyx741021  : ?畢竟長久以來反艦並不是美國空軍設定的任務
iio         : 再說LRASM是從JASSM改來的 那可是徹頭徹尾屬於USAF59F 04/17 01:23
chyx741021  : 美國海軍現在還在抗拒使用JASSM,因為那是「空軍的60F 04/17 01:27
chyx741021  : 飛彈」XD
chyx741021  : 還想弄個拔掉被動雷達尋標器的攻陸版LRASM(那跟JA
chyx741021  : SSM有什麼不同?)
Schottky    : @iio 這樣說好了,你一開始提的理論,假如大艦只是64F 04/17 01:37
Schottky    : 攜帶更多的火力,那和造很多較小的艦並沒有不同
Schottky    : 而這正是航艦和飛彈驅逐艦的狀況,大是比較好,
Schottky    : 但也並沒有越大越好,數量多也是一樣的效果
kira925     : 為什麼會有超級航母 因為效率高於兩三艘中型68F 04/17 06:06
kira925     : 不是越大越好 但是實際運作發現是這樣
kira925     : 分散式殺傷是這30年顯學 但他持續性與效率還不明
jimmy8019   : 叭叭,美國清庫存賣要退役的魚叉給我們(反串)71F 04/17 07:00
frozenmoon  : 推72F 04/17 08:47
jetzake     : F-18的反艦彈藥大概還是魚叉飛彈了啦...73F 04/17 09:19
jetzake     : 畢竟當年就是這麼配套設計 用起來也是這麼順順利利
jetzake     : 倒是後續可能會出一款搭配F-35專用的反艦彈藥
jetzake     : 具體要求比如說 可以讓F-35外掛這顆飛彈能保持匿踪
jetzake     : 本身的射程要夠長極速夠快或是多用途等等
jetzake     : 畢竟要求射程和威力 體積就壓不下來
jetzake     : 而F-35的彈艙就這麼大 要他妥協好像也很困難
moonrain    : F-35匿蹤 所以飛彈射程或許不是那麼重要 生存性高80F 04/17 09:28
x86t        : 射程長比啥匿蹤都安全81F 04/17 09:34
iio         : @Schottky 大艦是演化下的使然而不是必然 各種條件82F 04/17 09:43
iio         : 的博弈演化下讓噸位越來越大而不是讓船隻數量越來越
iio         : 多 直到船隻噸位成長至極限為止 航母就是好例子
iio         : 分散式殺傷目前看不太出來能動搖超級航母的地位
iio         : 想撼動超級航母得有那種航母取代BB的典範轉移才行
iio         : 在美國重返大國藍水競爭 航母又無法繼續增大的情況
iio         : 或者說 航母的火力投射能力整長已經到極限了
iio         : 美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提升DDG FFG的火力投射能力
a186361     : 在無人機完全取代有人機之前,我想應該是看不到航90F 04/17 09:54
a186361     : 母消失
iio         : 無人機也要起降阿 而且無人機的操作成本也不一定比92F 04/17 10:17
iio         : 有人機低
junkuo      : 如果說是大型超音速無人機,那一樣要有航母94F 04/17 10:36
junkuo      : 如果是像MQ-9那種就不用拿出來比較了
moonrain    : 不過大型無人機就沒有飛行員疲勞 可以無限血汗加油96F 04/17 11:19
iio         : 講到疲勞 近期最好笑的事情就是一家機器人公司開發97F 04/17 12:07
iio         : 號稱可以24小時工作不休息的機器人 結果在展場沒幾
iio         : 天就膝蓋過度磨損在眾人面前倒地
iio         : 機器這種不會新陳代謝不懂得疲勞為何物的玩意死最快
a186361     : 那是廠商沒在保養檢修吧101F 04/17 12:12
iio         : 對啦 所以問題來了 一個機器人還要一組人馬伺候保養102F 04/17 12:13
iio         : 你請個生化猴子給他點美鈔吃喝拉撒睡就能打發掉
a186361     : 當一組人馬可以保養很多機器人那就不一樣了104F 04/17 12:14
iio         : Jobs Musk都幻想過無人工廠 最後還不是來亞洲找血汗105F 04/17 12:15
a186361     : 等技術成熟,規模擴大後成本就能夠壓低了106F 04/17 12:15
iio         : 奴工107F 04/17 12:15
a186361     : 就時候未到唄108F 04/17 12:16
iio         : @a186 這些話上世紀7~80年代就開始在講了 結果還是109F 04/17 12:16
iio         : 人最便宜 這幾年很紅的神經網路學習也是上世紀的
iio         : 理論 只是那時候沒有這麼強大的GPU和這麼多的data
iio         : 雖然很多人一直聲稱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但我很懷疑
a186361     : 沒辦法,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中共改革開放,突然多113F 04/17 12:21
a186361     : 了好多好便宜的人礦可以用
iio         : 機器沒那麼好修啦 越精密的機器越難修 不然為什麼115F 04/17 12:29
iio         : 戰鬥機的飛行成本要這麼高昂 而且還越來越高昂
iio         : 一組人馬修一大堆機器只限於低階機器 不然晶圓製造
iio         : 就不會一大批人馬專門伺候一台機器了
hanainori   : 從美國退役的魚叉會不會變成神秘東方力量119F 04/17 12:31
innominate  : 讓機器人懂的自己去修自己就好了,遲早的事120F 04/17 13:25
driver0811  : 相對快速到達目標區是重點 =》 現有頭段,加捆綁或121F 04/17 13:32
driver0811  : 助推火箭尾段的意思?

--
※ 看板: Military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4 
作者 nanozako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