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linwang (kaeru)
標題 [新聞] 專家:遊戲和賭博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時間 Mon Jun 12 09:24:20 2023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5659
電玩遊戲是如何誘導小孩花錢的?專家:遊戲和賭博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圖]
楊正華說,微交易的影響力大小,取決於玩家的脆弱程度。「就像信用卡在不恰當的情況下對一些人來說也可以很危險,微交易也是一樣的。但是,信用卡也可以發揮很重要的功能,而遊戲內購買也可以成為玩家投入自己最愛的遊戲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 ...

 

電玩遊戲是如何誘導小孩花錢的?專家:遊戲和賭博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楊正華說,微交易的影響力大小,取決於玩家的脆弱程度。「就像信用卡在不恰當的情況
下對一些人來說也可以很危險,微交易也是一樣的。但是,信用卡也可以發揮很重要的功
能,而遊戲內購買也可以成為玩家投入自己最愛的遊戲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



娜拉・華德(Nara Ward)說,跟蹤小孩在玩最喜歡的電玩遊戲時如何花錢,是一項全天
候的工作。

華德女士生活在巴巴多斯,和她丈夫以及兩個兒子,14歲的費恩(Finn)和12歲的萊夫(
Leif)。

萊夫剛開始玩《機器磚塊》(Roblox)時,就開始要「robux」——這是它的遊戲幣,讓
玩家可以通過購買虛擬裝備來升級他們控制的角色人物。於是,他的祖父母就給了他200
美元(159英鎊)的蘋果(Apple)點數,作為聖誕禮物。


「嚇我一跳的是,他幾天的工夫就花光了,」華德說,「在那之後,我就每月給他最多10
美元的robux。他很快就覺得這個遊戲沒意思,敗下陣來了。」

萊夫又改玩《戰車世界》(World of Tanks),它同樣要求玩家使用PlayStation的點數
來升級武器。

「不過,這個遊戲有一個選項是看廣告賺點數,」華德女士說,「他用完每月遊戲津貼之
後,就會在迫不得已的時候就這麼做。」

華德女士說,她的小兒子還沒學會自制和金錢的概念。

「這是我必須時常監督的事情。」


現在的很多遊戲公司並不是靠出售電玩遊戲本身賺錢,而是依賴遊戲內銷售或者微交易(
Microtransaction)實現營利

出售的內容可能純粹是為了好看——比如某些舞步動作、皮膚或者服飾。

另一些遊戲內銷售商品則是能為遊戲玩家提供戰略上的優勢——額外的生命、角色或者武
器的升級等——這些能讓玩家得到一些不購買額外內容的玩家所沒有的優勢。

業內預計,全球的線上微交易市場價值將從2022年的679.4億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766.6億
美元。

然而,有跡象顯示,專家和消費者都對此有所反彈。一些公司也承諾發布一些沒有遊戲內
銷售的新作。


米爾斯教授指,年輕人可能會對自己在遊戲裡花很多錢而感到羞恥

莎拉・米爾斯教授(Prof Sarah Mills)說,遊戲公司利用行為心理學來操弄玩家,讓他
們花錢。她還解釋說,遊戲和賭博之前的界線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

米爾斯是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人文地理學教授。她的研究發現,
賭博技術使得遊戲玩家花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錢來玩遊戲,並且驅動重覆購買。

「家長天地」(Parent Zone)是一個幫助家長在數字世界中為孩子導航的機構,其行政
總裁維姬・肖特博爾特(Vicki Shotbolt)更加具體地闡述了遊戲如何激勵玩家去花錢。

通過花錢,玩家可以「跳過研磨的過程」——遊戲內買一些裝備意味著你能夠跳過很多個
小時的單調遊戲過程,進階到下一個級別。


「痛並快樂」的機制則會讓你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假如你不買升級裝備的話。

與此同時,類似於遊戲幣這種採取「混淆術」的概念,令人更難直觀地看到你到底花了多
少錢。

另一種策略則是利用「戰利品箱」。玩家買一個盲盒,不知道裏面是什麼。它可能裝著一
個改變命運的物品——但是更多時候,獎品不過是一些無用的自定義設定。

「年輕人在回想自己曾花過多少錢來得到一個稀缺裝備時,常常會感到慚愧,即使他們最
後贏了,」米爾斯教授說。

而且,儘管很多小孩都說他們不喜歡遊戲內購買,但是在微交易上花錢已經成為一個合理
期待。

雖然在遊戲裡花錢的程度提高了,但是一些人還是辯解說,玩遊戲是可以給年輕人好處的
,而當中的恐懼是被誇大了。

電玩是一種遊戲形式,其發明的目的是為了釋放壓力,幫助發展認知能力,還能對抗孤獨


楊正華說,電玩遊戲可以是對年輕人有益的事物

來自科羅拉多州的楊正華,少年時代曾在醫院度過了兩年。

「我曾經大量玩遊戲。那種單機遊戲讓我感覺自己是一個英雄。那些多人遊戲又讓我與其
他人連通。我在全世界都交到那種一生的朋友。」

2014年,楊正華創辦了「Serenity Forge」(寧靜鍛造),這是一家致力於助人的遊戲公
司。至今有超過2000萬人玩過該公司的遊戲。

「我們正處在一個拓展人們視野的行業裡。」楊正華說。

Serenity Forge不使用微交易,但是楊正華說,這一點未來可能有變,假如他們發現這種
交易方式會帶來「有意義且有情感衝擊力的遊戲,挑戰你的思想方式的話」。

楊正華說,微交易的影響力大小,取決於玩家的脆弱程度。

「就像信用卡在不恰當的情況下對一些人來說也可以很危險,微交易也是一樣的。但是,
信用卡也可以發揮很重要的功能,而遊戲內購買也可以成為玩家投入自己最愛的遊戲當中
一種重要的方式。」


https://i.imgur.com/v4rpekY.jpg
[圖]
Serenity Forge出口的遊戲不使用微交易,至少目前是這樣

莎拉・洛亞(Sarah Loya)的兒子安德魯(Andrew)14歲,零花錢幾乎都花在遊戲上。但
是她說,這不是問題,遊戲令他快樂。

「他每天都玩,放學和周末的時候玩。我沒有將此看作是負面的東西。他是個聰明的孩子
,知道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差別。」

洛亞女士在德州生活,同住的有安德魯和他的弟弟、6歲的雷克斯(Rex)。

「我的銀行帳戶連通著安德魯的遊戲訂閲,所以我會看到他有沒有在未經允許之下買東西
,」43歲的洛亞說,「但是他買之前都會問我。」

雖然父母要時刻跟蹤多個平台和裝置的註冊電郵、密碼和付款卡可能很困難——你還是有
方法可以保護你的小孩,還有你的銀行帳戶。

兒童帳戶和家長控制功能可以用來禁止購買或者設定支付上限。家長可以設定電郵通知來
獲得購買提醒,也可能使用禮品卡而不是信用卡。

越脆弱的人花錢就越多是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89.163 (臺灣)
※ 作者: alinwang 2023-06-12 09:24:20
※ 文章代碼(AID): #1aXdF61m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86533062.A.070.html
peteru4: 轉蛋就是賭博的一種1F 06/12 09:24
lolic: 還以為在說線上賭城那種2F 06/12 09:25
willytp97121: 賭博本來就是從遊戲裡誕生的3F 06/12 09:26
f5543343f: 轉蛋只要你花錢轉就是虧,賭博還有那百分之幾的機率賺4F 06/12 09:27
Cishang: 本來就是賭博6F 06/12 09:28
gaha: 跟吃美食一樣花錢買愉悅啊。7F 06/12 09:28
DarkHolbach: 賭博本來就是遊戲的一種8F 06/12 09:28
pokeyok: 事實9F 06/12 09:28
GGof5566: 轉蛋手遊仔:星城才不叫遊戲!10F 06/12 09:28
starsheep013: 轉蛋就是賭博啊==11F 06/12 09:28
ilovptt: 果然台灣國產遊戲領先全世界12F 06/12 09:29
tetratio: game theory 不是遊戲理論而是賽局理論啊
遊戲=賭博不意外吧13F 06/12 09:29
BusterPosey: 別玩廢物手遊 改玩王淚15F 06/12 09:31
astinky: 把影響力推給玩家的脆弱程度真的是幹話欸16F 06/12 09:33
WildandTough: 這篇中文用詞感覺有點奇怪 是不是機翻後潤稿來的啊17F 06/12 09:33

--
作者 alinwan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