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標題 [討論] 音樂題材漫畫,若沒機會動畫化...
時間 Mon Mar  4 01:14:19 2024


  還沒機會動畫化(或真人化)的音樂題材漫畫,各位看
過的感想是?

  漫畫是一種視覺表現的創作,但是用來描繪音樂演出,
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 怎樣在沒有真實聲音的條件下,
傳達音樂演出所具備的感動?

  大家都知道,從美漫日漫以來,「狀聲字」就常用來
「描繪」特定的聲音,甚至有自己的視覺效果;那麼,
要怎樣描繪一首樂曲? (有歌詞還比較簡單,要是沒有
呢?)


  直覺思考: 有五線譜啊! 所以一些漫畫家,真的把五
線譜音符丟上畫面 (還經常配合彩帶舞般的帶狀扭動效
果),然而,這樣行的通嗎?


  面對現實,一般讀者有讀譜能力者不算多,所以要從
這種效果感覺音樂,難度太高--雖然這效果一看就知是
「音樂」,但也僅止於「知道」而已,不足以帶來應有
的感動。


  所以,就真的來「描繪」音樂了;另一種技術,是從
「感受」切入,把劇情中樂者或聽眾的感受具象化,所
以要風有風,要火有火,最好加上效果線 (?)


  這樣就夠了嗎? 其實還是有欠缺。終究還是要從感受
回到現實,所以怎麼畫出演奏動作的「感情」,就很重
要。例如鋼琴家「張開十指,用力按下去,還要COMBO」
,配合臉上陶醉(?)的表情--

我知道這樣其實蠻庸俗,只是拿來說明 XD

[舉例]

用這麼多文字講漫畫,還是得實際拿個例子比較清楚:

  「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已經有真人化
連續劇,所以蠻多人對這title的印象,已經跟連續劇合
在一起。

那麼,回頭看漫畫這段情節,您有感受到什麼嗎?

https://i.imgur.com/Rm4sqGo.jpeg
[圖]
https://i.imgur.com/MpDOcdi.jpeg
[圖]

  對,這段只是個過場,用來表現一下主角千秋真一的小
提琴實力;問題在於:

  讀者要不要先聽過「春」(應該是指韋瓦第「四季」
  協奏曲的「春」,但... 漫畫是否有揭露這麼多)?
  漫畫家有沒有把演奏畫面跟「春」真的連在一起?
  還是換成帕格尼尼的曲目也行?


  漫畫家在此作並未使用那種「五線譜效果」,而這段只
  能看姿勢表情,加上野田妹的反應(?)體會一下男主角
  的功力,夠不夠呢?


[結語]

音樂題材對漫畫家總是高難度挑戰。最好都動畫化讓大家
體會一下,原作者想給你「聽」到的是什麼音樂。

有點奢侈的期望,不過,回頭再看一次漫畫,那種「落差」
感受通常很深,除非音樂的部分只是點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29.52 (臺灣)
※ 作者: tomhawkreal 2024-03-04 01:14:19
※ 文章代碼(AID): #1bvA_jQj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09486061.A.6AD.html
CATALYST0001: 這應該比較算是配樂的工作吧?1F 03/04 01:19
Ttei: 酒類漫畫不就更慘 就算出動畫你也是品嚐不到味道 還是只能聽他們形容2F 03/04 01:20
wl2340167: 一弦定音就 有說明怎樣是會彈不會彈 畫面表現很華麗
沒動畫之前就去聽真的存在的曲子邊看4F 03/04 01:20
Mikufans: 真白之音也很強6F 03/04 01:23
CostDown: 運動(好小子) 競技(棋靈王) 看不懂 就看觀眾和對手反應7F 03/04 01:23
luckyhai: 四月是你的謊言8F 03/04 01:23
alan82212371: 一弦定音漫畫的表現方式蠻好的9F 03/04 01:46
a22122212: 推shiori experience10F 03/04 01:57
ashkaze: 鎌谷悠希的少年筆記本是在講聲樂合唱團,我覺得也不錯蠻有意境的11F 03/04 01:58
jollybighead: 對於聲音的文字敘述,就想到"大珠小珠落玉盤..."
漫畫還可以用畫面去描繪那種意境,然後日本在音樂教育與素養上是比較扎實,所以大部分的音樂類漫畫只要提到音樂,如快樂頌、英雄交響曲、新世界,腦海中就會響起旋律,想像會比較容易一些。13F 03/04 02:44
aa1052026 
aa1052026: 比較想看真白之音動畫或真人化,三味線聲音蠻獨特的18F 03/04 08:13

--
作者 tomhawkreal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