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omura (德意志國防貓)
標題 [閒聊] 如果諸葛瞻有用一點?
時間 Thu Jun 13 09:09:09 2024


諸葛瞻8歲聰明伶俐,被人稱為神童

諸葛亮卻臨終預言不成大器

歷來三國志大戰都給他不錯的卡面

https://i.imgur.com/TnepzCn.jpeg
[圖]

https://i.imgur.com/qd5HEwT.jpeg
[圖]

https://i.imgur.com/eh52RXg.jpeg
[圖]

https://i.imgur.com/Zq7boSY.jpeg
[圖]

https://i.imgur.com/BsBVw51.jpeg
[圖]

如果諸葛瞻有用一點

至少擋下疲憊不堪的鄧艾軍

蜀漢的命運有機會改變嗎?

--

                     ◣ 
                     =. .=              http://i.imgur.com/SeEC2jX.jpg
                       ◣

貓貓仰臥起坐 <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22.32 (臺灣)
※ 作者: Homura 2024-06-13 09:09:09
※ 文章代碼(AID): #1cQaQtTO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18240951.A.758.html
dinosd2: 他有用的話不要整天沒事在反姜維就好1F 06/13 09:12
roger2623900: 專心守城不知道怎麼輸2F 06/13 09:13
Landius: 很難,當時能夠衝鄧忠一波可能已經是他這支軍隊的極限了.鄧艾親自出手,這團沒在前線的羽林軍要怎麼打?3F 06/13 09:14
Sessyoin: 黃崇:趕緊衝啊 諸葛瞻:我才不要
黃崇:咱們龜著 諸葛瞻:衝啊
破產版袁本初5F 06/13 09:17
tomhawkreal: 諸葛瞻這麼晚出生 孔明政務繁忙 想必沒空教育兒子8F 06/13 09:19
Homura: 諸葛瞻227年才出生,老爸大半時間都在忙政務,應該根本沒什麼帶到吧…9F 06/13 09:20
tomhawkreal: 其實這樣一比較 若由黃崇指揮 結論可能就不同了11F 06/13 09:21
MakeAWash: 第一次帶兵還稍微打退鄧忠 其實已經很不錯了12F 06/13 09:22
shinobunodok: 黃崇建議先佔據險地好打防守戰 諸葛瞻遲疑所以被鄧艾捷足先登 接著黃崇說沒辦法了 至少我們還能據關而守 等大將軍或江油的援軍到 諸葛瞻不知道為什麼又衝出去了13F 06/13 09:24
Homura: 都做出跟人家的請求相反的決定,真正的反骨無誤(X17F 06/13 09:26
Bewho: 魏延:你兒子才反骨18F 06/13 09:34
protect6090 
protect6090: 他就算被怪博士改造過也只能成為另外一個姜維,但整個19F 06/13 09:34
protect6090: 國家有兩個姜維也沒屁用就是了
Fezico: 當初不止諸葛瞻在反姜維,應該是成都有點腦子的都在反
姜維那個打法再給他玩下去家底直接燒光後面還打個毛線
姜維能不能打,能打。蜀漢能不能給他這樣打,不能。21F 06/13 09:35
shinobunodok: 姜維什麼打法? 對比諸葛亮北伐時的規模 劉禪他們給姜維的軍隊少到可撥好嗎 哪怕這樣他還能打出戰績而且你不打難不成你農的過曹魏喔24F 06/13 09:39
davidex: 黃崇老爸的關係註定不可能帶兵了27F 06/13 09:41
Fezico: 人家村夫北伐生產力能越打越高,你姜維東打一下西打一下。費死了沒人壓就跟瘋狗一樣燒家底在跟人打,這打法正常?28F 06/13 09:41
davidex: 換成另外兩國,他爸投降時他早就被幹掉30F 06/13 09:42
Fezico: 連兩年北伐真的當勞動力跟韭菜一樣會自己長出來阿
姜維後面被靠北就是燒家底在跟人打,後方經不起這種燒法要求後撤就直接原地屯田不走了,根本不受控31F 06/13 09:42
Bewho: 孔明北伐如果佔不住地就會把人遷回來,姜維跟了那麼久怎麼沒學這招34F 06/13 09:44
jeff235711: 現在吹諸葛亮就是因為出征同時內政還夠用
姜維只負責出征 內政越來越餓36F 06/13 09:45
Fezico: 村夫那種打法跟鬼一樣,搶錢搶糧搶人口。學不來的38F 06/13 09:48
marx93521: 自從鄧艾出場後 姜維越打燒越兇 原本還有洮西大捷來證明戰果39F 06/13 09:49

--
作者 Homur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