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kebibbyg ()
標題 [閒聊] SONY新成員即將發佈
時間 Mon Jul 10 22:08:09 2023



來源: SONY FB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64380705716997&set=a.648474413974293

【 一同迎接新成員的到來】
於 2023 年 7 月 12 日 22 : 00,歡迎新成員加入 Sony Alpha!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ucSX37AC7DY


會是什麼產品?好期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74.242 (臺灣)
※ 作者: mikebibbyg 2023-07-10 22:08:09
※ 文章代碼(AID): #1ah13Bp9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88998091.A.CC9.html
ferrinatice: 87%又是一台vlog機種1F 07/10 22:08
mim5566: 87%又是一台vlog機2F 07/10 22:12
Antanomi: 下半年應該會出主打拍照的機種
看rumor 應該是新的aps-c旗艦3F 07/10 22:12
Deparic: 就a6700啊5F 07/10 22:26
SteamDick: 汝摸說賣2000鎂左右,那要可以打爆R7才賣的好耶6F 07/10 22:59
setuping: rumor說比xt5便宜阿,xt5單機身1699美元7F 07/10 23:29
SteamDick: 可能新聞抄錯了8F 07/11 00:16
s900144: 終於 快上市吧9F 07/11 00:19
CGary: Sony 機身要贏很多我才會花一樣的錢買 因為他的高階機幾乎都不給新 firmware 要把未來三年的功能更新一次拿到才行XD10F 07/11 00:26
cowardooooo: 6700吧?比較期待之前傳說的FX10 (輕量版FX30)12F 07/11 01:16
finger213: a7c2呢13F 07/11 01:22
dooffood123: 反正先不報期待
https://i.imgur.com/vzlAilJ.jpg14F 07/11 06:25
[圖]
AnderinSky: a670016F 07/11 06:31
helixc: 當年N社09' 出D300 等D400等不到   然後16'才出D500A6600 19年出的 你們還可以再等4年(並不是17F 07/11 06:49
xoy: 目前看起來是FX30底的A670019F 07/11 06:59
TrueTears: SAR蠻久之前就爆了是A670020F 07/11 07:04
kax0205: 裝EVF的低配FX3021F 07/11 08:34
m18680768: Apsc 旗艦快出吧!22F 07/11 08:39
loxjjgu: A7C2呢23F 07/11 09:52
tawintrain: 應該就6700了24F 07/11 10:07
user1120: A6700 吧25F 07/11 10:15
XristianBale: R7才賣四萬2 這台要賣6萬 是要怎麼打爆 單論機身R7顯然是更讓人閉眼挑選的那一款
FX30用"小電影機"的噱頭就賣到5萬5 6700只能賣更貴可以去看一下lucus hu怎麼噴FX30的 電影機來講 這片sensor 完全不及格 反而拿來拍照會好一點26F 07/11 10:29
xoy: 如果是FX30的底那其實比較類似X-S20,或許處理器的AF或其他功能比較強,價格壓在X-S20跟X-T5之間就有可能了31F 07/11 10:40
XristianBale: FX30都比XT5貴了 6700又要比FX30貴 不曉得怎麼定價33F 07/11 10:45
yytseng: 索尼台灣很會定價,都比國外佛心,不必擔心...34F 07/11 10:56
TaoYPingS: 670035F 07/11 10:58
CGary: 我覺得定價什麼真的還是次要 而是高階機身被放生 讓人放心不下買他 畢竟是高階機種非入門vlog機 後續支援是很重要的Sony這幾年策略 我會傾向購買niche產品 但還是期待Sony能端出什麼打爆R7的菜就是了...36F 07/11 11:01
krisher: SONY 就是這樣,在什麼領域領先後,就開始各種亂搞...40F 07/11 11:09
h311013: 當Sony領先的時候,就是擠牙膏的開始41F 07/11 11:17
limingtsai: 我覺得應該就是fx30的底+ai功能的核心  我猜價格應該會比fx30高一些些42F 07/11 11:27
XristianBale: 除了跳採4K120  FX30或A6700各方面都不會贏過R7
所謂AI功能是什麼?骨架辨識? Canon不是早就有了?44F 07/11 11:28
etw6776: 不就6700  趕快端出A7C2啦 索尼46F 07/11 11:36
xoy: 6700如果要壓低價格可以把錄影性能壓在FX30之下,就偏拍照多些,不過這要說旗艦就看人了,可能沒富士X-H2s那麼有企圖心47F 07/11 11:51
kax0205: 有種就6K30P內錄ProRes啊   啊原來是索尼 抱歉抱歉50F 07/11 11:58
leung3740250: 我倒是挺好奇r7那塊fsi 32mp的DR和SNR要怎麼贏imx58451F 07/11 13:02
aztec1234: 給樓上,先把這片Sensor放進拍照用機身再來比。攝影機測到的DR/SNR不能等同於靜態照片53F 07/11 13:25
leung3740250: 除了imx309那種偏科生,我想不到佳能半導體的FSI能贏索尼半導體BSI的理由,更不用說imx584的感光層還是65nm的
更不用說r7連祖傳imx284系列都沒打贏55F 07/11 13:47
xoy: 我想得是FX30這片跟富士第四代Sensor是不是一樣的底但是排列不同?59F 07/11 13:58
CGary: 富士那片sensor 不是 samsung 的嗎?61F 07/11 14:21
leung3740250: 571和584不一樣的只有數位層,別稱降速外賣版
571有bayer版本62F 07/11 14:25
xoy: 所以除非搞背照堆疊,FX30這塊就是索尼手裡最新的APS-C Sensor?就看機身堆多少料放多少功能了64F 07/11 14:32
whizz: 拜托誰會用三星的爛sensor 都嘛Sony的66F 07/11 14:48
XristianBale: 背照吹了多久...問題是DSLR這快20年來 靜態照片的畫質有什麼顯著進步嗎? DR的lab數據確實有差距 但都是0.幾EV 所以FSI究竟是有多差  以前不懂時候會被唬得一愣一愣FSI就是落後象徵 但看久了BSI FSI根本看不出什麼實用差距 Sony的BIONZ-X這麼差 後期處理的能力早就超越BSI/FSI的差距了 更別講像素密度越高
你放背照的優勢就越不明顯 色影無忌有一篇就在講這當時看完才恍然大悟 並沒有否認FSI更好只是好的有限簡單講 近代的靜態照片畫質就這樣了 讀出速度+ISP能力的綜合 才是當今相機能有明顯差距的地方67F 07/11 15:25
CGary: 我那時看富士跟 Samsung 2018 年合作還以為四代給了他們做 原來還是用 Sony 的77F 07/11 15:54
sai1268: 索尼apsc sensor以錄影來看還是差了一段,果凍效應還是太明顯79F 07/11 16:55
KurakiMaki: a7cii快出吧,我要買便宜的a7c81F 07/11 17:11
leung3740250: 第一,r7沒打贏90nm FSI的imx284。
第二,65nm BSI的imx584全方位壓制imx284。
第三,BSI和像素密度是完全井水不犯河水。FSI wiring影響的是QE,而像素密度影響的是photodiode的開口率,我不懂像素密度會如何降低BSI相較於的FSI的優勢,煩請閣下解釋。
第四,bionz的處理到底差在哪同樣煩請閣下解釋。至少以iso3200這個大部分APS-C的用戶都不會超越的iso去看,r7的raw的噪聲控制是不如a6600的。至於直出不予置評,直出在色彩以外的範疇更多是直接和控噪之間的trade-off。
最後補充一點,我沒說過BSI能夠輾壓FSI這種話。FSI和BSI之間的差距無非就是半檔,我反駁的點是「有沒有贏」,而不是有沒有明顯差距。
錯字修正,「直出在色彩以外的範疇更多是細節和控噪之間的trade-off。」82F 07/11 17:22
CGary: apsc 對 DR 那麼敏感的人不會太多(真有需要大概都上FF了)但這很明顯是C的弱項 只是高階 apsc 像是防手震 對焦 果凍效應等  Sony 大概只能從果凍效應這塊動手  不過 Sony 現有的菜果凍效應大概也贏不了多少 考慮他的 rumor price 是 2k 如果只是 1.2k 那當然沒問題 很好奇S拿啥出來才能打爆R798F 07/11 17:30
XristianBale: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74353 這篇是其一參考來源 裡面有提到某尺寸下BSI/FSI 差別不大
至於有沒有差?當然有 不然用困難的BSI幹嘛
至於BIONZ-X差不差? A7R5要另外掛AI運算晶片才能做AI base的形體辨識 以ISP來說R6/R6II早都做4K60的超採Z8/Z9也有突破 唯Sony佇足不前 不是BIONZ-X的問題我還不曉得是什麼其他原因...當初用A7S3就覺得很耗電 難道不是BIONZ-X的鍋?104F 07/11 18:18
xoy: A7S3應該是第一台用XR,不過X用很久很久有蠻多版本的就是了112F 07/11 18:49
heero0333: 好像70-200 F4 GII MACRO 會一起出耶 有人在意嗎?113F 07/11 19:21
leung3740250: FSI改BSI能夠多10-20% QE已經算不錯了,本來末代FSI的QE都不低,從製程方面找solution遠比換材料簡單
然後對isp負荷最重的不是超採樣,而是編碼。你拿超採樣跟編碼比負載就已經是錯的。然後每一家的編碼品質都不一樣,典型的例子有handbrake。當下被動散熱的相機裡上限就是8k30p h265,8k60p只限於raw,輸出沒有處理過的數據對於現代isp根本算不上什麼負載。
然後s3打後用上bionz xr的機種功耗牆全都拉高了,畢竟有人要cost down用老製程,估計是12ffc之類的東西。114F 07/11 20:39

--
作者 mikebibby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