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iyoshi520 (大叔)
標題 [閒聊] 一個NPC攝影大叔的一些想法
時間 Sun Oct 29 14:39:45 2023


會發這篇文,主要是前幾篇有人在問Zf和A7CR時,一些回覆提到容易引戰的主題,
想說用一個NPC攝影大叔角度發一篇非專業用戶綜合性的心得文。

會叫自己NPC攝影大叔,主要也是技術上不了檯面,大多都是拍家庭照或構圖不知所云的
到此一遊照,就像是觀光景點裏拿著相機四處晃的NPC,數十年如一日的爛技術。

看著同齡朋友技術都有不輸職業的水準了,我大概要一整天拍上千張才會有一兩張自己較
滿意的照片。
至今也還是那個跟在家人後面拍的工具人,要是要拍久一點就會被施以
「啊你是還要拍多久」之術而草草結束。

總之,想就底下幾個主題談一下自己的心得,至於照片就不獻醜了。

=================================
ISO與光圈

大叔第一台單眼是Nikon D70s kit,會選這台主要也是相機店老闆推薦而且也剛好有特價。
後來才知道過沒多久D80要上市了...

實際使用,這台ISO 400以上就會冒雜點、ISO 800以上我就不太能接受。
所以聽朋友建議入手50 1.8解決ISO不能拉太高的問題。

過幾年換換病發作,就入手一台全畫幅的D600,同時間也入手一顆24-70 F2.8恆定大光圈。

D600的話,ISO可以拉高到ISO 1600還不會冒明顯雜點,同時讓我對F2.8的看法有點改變。

之前用D70s遇到進光量不足是很真實的不足,你得靠光圈或曝光時間來補。

但當寬容度來到ISO 1600時,大光圈的需求會比較偏向散景的效果而不太倚重其進光量。

又過了幾年換換病復發換了Z6、也不免俗的買了24-70 F2.8S,但實際上這顆很少帶出門。
Z6的ISO寛容度拉高到6400進一步降低對進光量需求,而在散景表現上2.8跟1.8比又有點

不上不下。結果是,旅遊鏡配定焦反而比較符合我的需求。

我想技術高且對畫質有所要求的人一定不同意我的看法,我相信F2.8標準鏡一定好而且有更
大的寬容度。
但對我而言Nikon 24-70 F2.8S真的就是個不上不下的鏡頭,
問題不在他不好而是我不那麼需要大的進光量而比較需要大光圈的散景效果。

前者可以被ISO妥協而後者定焦表現更好。

==================================
鏡頭組合及裝備重量

一開始接觸單反就耳聞大三元神器,後來有些閒錢後就買了一顆標準鏡。
但實際買了用了之後就發現也沒有大家講的那麼神。
除了剛剛講的進光量跟散景需求外,重量跟體積也真的是個很實際的問題。

對我這種工具人導向的攝影需求,旅行不太可能讓你把大三元都帶出門。
而我實際操作也不太用腳架,D600加標準鏡的我還可以但70-200的重量我就不太行了。

另外,也有買了一個可以塞五顆以上鏡頭的相機包,但實際出門還是那個頂多硬塞三鏡的。
帶得輕鬆也比較有拍照動力,也不用在那邊換鏡頭而又被施以「啊你是還要換多久」之術..
.


這幾年相機鏡頭用下來的心得是,器材選用的平衝跟妥協是因人而異也沒有標準答案。
像我偏好長焦但也有人愛廣角,所搭配的也不會一定都要最好的。
旅遊鏡一直佔鏡頭銷售大宗是有其道理。

==================================
EVF/LCD

用無反一開始也是想說用LCD對焦就好,但這才注意到看LCD很容易被週邊東西影響。
因為不太會貼著LCD看,而眼角餘光線是會跟進視野而干擾構圖。
之後在網路上找到一些介紹,加大遮光部份的EVF是我最愛用的方式。

或許我算是沒有什專注力的人吧,只能說每個人都有他適合的方法而不用一直否定他人。

不過LCD還是有其不可取代性,像低角度或舉高拍攝。

另外在做功能設定時還是LCD比較好用,尤其有觸控之後。

==================================
像素

像素越多一定有其好處。但對家中長輩而言,在手機看跟洗照片是主要需求。我則是4K電視
能放滿就OK。

接下來8K或許會成主流吧,那就等下次換換病發作再說吧。

==================================
後製

我從沒用過LR,用的只是Nikon自家的NX studio。
最主要是你在處理到此一遊照其實相機都幫你弄的差不多,
而且內建的Picture Control也有很方便的選擇,也有一些別人弄好的設定檔可以套用。

倒不是要否定LR這些專業軟體的價值,而是要說這些專業軟體的客群並不是我們這些人。

而其它較簡便的軟體或機身設定也能滿足許多人的需求,像富士的底片模擬也是一個很好的

方案。
就像前面提到的點,網上很多人動不動就專業附身並不是很多業餘消費者實際會考慮的東西


==================================
手機VS相機

兩個我都會用,而且很多時候是手機、畢竟不會相機不離身但手機一定都在身上。

或許有人是很認真去看手機跟相機之爭,但我對我而言是休閒娛樂。

我是把相機當成大人的玩具的角度去看待。
拍照是一件好玩的事,而相機提供好玩的地方又比手機多。
不論是調整那些設定又或是新玩具上手的滿足感,這些都是手機提供不了的。

就像你騎Gogoro或重機都可以到達目的地,但爽度不同。
自己爽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我買Zf的最主要原因。

==================================

雖然也沒有什麼值的說嘴的經驗,但以上算是以一個休閒為主的業餘者的角度
來看一些版上爭吵不休的幾個主題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45.168 (臺灣)
※ 作者: kiyoshi520 2023-10-29 14:39:45
※ 文章代碼(AID): #1bFVupeC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98561587.A.A0C.html
rahim1211: lr非專業人士用起來也很輕鬆啊1F 10/29 14:49
LR一定有輕鬆的用法,但像NX studio也有類似功能而我主要也是拿來補救拍壞的照片。
那些細調的功能我不常用,所以也就沒有要再投資買LR的需求了。
ihcc: 淚推第一段...2F 10/29 14:51
這就是真實人生啊...
rahim1211: z兼具輕巧大光圈散景可以拿70180,變焦還是有它的方便3F 10/29 14:52
所以我有買70-180,準備另一個三鏡組合。
mark80219: 其實2.8變焦就是避免被施予換多久、拍多久之術的最佳解4F 10/29 15:01
就破解咒術而言,24-120/24-200的守備範圍比較大。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5:13:19
KingSccasher: LR還好吧 C1才是真專業5F 10/29 15:38
elve7878: 你一定要去試試看現在的LR
完全可以無腦修圖 直接讓你挑濾鏡挑到爽6F 10/29 15:52
我倒不是要否定LR的易用性,而是相機直出對家庭照就很夠用了,
風格變化的話Picture Contrl也很簡便。
應該說我對後製要求不大,所以也沒有要購這些後製軟體的需求。
elve7878: 然後還是要重申 24-70 f2.8 根本不是什麼神鏡 就是打雜8F 10/29 15:53
嗯,這幾年是有把2.8標準鏡講成打雜鏡,我是覺得這跟機身ISO的進步有很大關係。
像在D70s頂多用到ISO 800的狀況下,進光量的重要性會重得多。
不過畫質上大三元還是標竿。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6:17:16
M16A1: 技術也端不上檯面的路過幫推了10F 10/29 16:27
AudioTech: 同感淚推
好奇想看大叔所謂不上不下的技術照片11F 10/29 16:38
https://i.imgur.com/VBkxXsA.jpg
[圖]
這張是幾年前拍的,算是那天拍一天後少數幾張覺得還不錯的。
那些水準之下的就不貼出來丟人了。
Rogozov: 推分享心得
如果覺得遇到瓶頸感覺是可以去看書看影片或是上課試試看至於LR的部分我也想echo一下 每個跟我學攝影的朋友我都推薦他用LR 因為LR雖然吃相難看但是在攝影workflow上真的是毫無爭議的強勢13F 10/29 16:51

Rogozov: 可以省下很多挑照片 過濾廢片跟編修的疲勞 保留攝影好玩的部分(對一般人而言啦,可能也有熱愛修圖的但不多XD)18F 10/29 16:58
我對LR的便利性也很能理解,畢竟NX Studio就真的陽春的有找。
但陽春歸陽春,我也沒有要對照片做太多後處理。再加上跟相機設定的一致性較好也不用錢
所以我主要還是用它做後製。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7:06:27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7:10:16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7:13:18
n61208: 其實LR跟手機上那些修圖app功能上大同小異,真的很好上手。甚至可以無腦按Auto然後再自己加減一下亮暗曝光等等20F 10/29 17:31
我再強調一下,問題不是好不好上手,而是有沒有需要。

我覺得原廠設定就是一個不錯的通用設定所以調整的需求就少很多。

當然會有人不同意,但就像有人每張都要微調也有人就純粹懶,
我是覺得原廠再加風格檔就有80分也夠用了。

這也是這篇要表達的意思。
beagle2001: 我也很業餘啊,不過以前用 LR ,套用 preset 弄出來的照騙就可以唬人了,呵呵
差不多也只會套用 preset22F 10/29 17:50
其實我也是用preset,不過不是LR而是Nikon原廠設的。

或許很多人不喜歡原廠風格吧,我倒是可以接受。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8:00:50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8:05:20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18:33:53
MoonCode: 看這心得好爽25F 10/29 20:16
ilord139: 認同這心得,不是所有人都對攝影那麼認真,簡單還是大宗26F 10/29 20:20
有時候簡單的背後也是不簡單。

像原廠直出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但原廠IQ專家也是花很多精力才調出大家覺得「一般」的原
廠設定。

又或像道慈老師雖然把節目搞得很綜藝,但我覺得他街拍的構圖就真的很強。
亂七八糟的點也能拍出好作品,我也有試著做但就差很多,這個我就還在學習中。
ckitwei: 像 Luminar Neo 已經完全可以無腦修圖了
不過改起來太假了,最後還是用SILKYPIX,auto ev+hdr
最後再調整順眼的顏色,就足夠了
大道至簡,修得多反而不如簡簡單單的好看27F 10/29 21:01
所以我走極簡風,原廠直出不用修 XD

我覺得雖然大家都覺得原廠直出很一般,但原廠也是花很多精力才調出我們所謂的「一般」
顏色。

對我這種沒那麼追求個人色彩風格的人而言,這種「一般」其實是我能接受的風格。
st413133: 很寫實,推31F 10/29 21:21
※ 編輯: kiyoshi520 (42.73.145.168 臺灣), 10/29/2023 21:54:40
martinsd: 攝影沒有對錯,有的只是選擇32F 10/30 07:44
HighTemplar: 拍家庭照跟到此一遊照需要大光圈????
去國外玩結果後面糊到跟你家旁邊公園一樣
拍家庭照只有一個人清楚然後其他人糊的33F 10/30 08:28
沒那麼慘啦。
用廣角端拍團體照景深還夠,有時要把背景帶進去甚至都會連主體也在超焦距。
在晚上或光線較暗的地方大光圈還是有幫助。
但就像前面講的,這時候高ISO的寬容度會有很大幫助,F4或小點的廣角也夠用。
人數少的話,長焦加大光圈帶來的散景也可以很有Fu,不一定要張張細節都要清晰可數毛。
rahim1211: 板上有個專拍家人的大大ak47也都用大光圈啊36F 10/30 09:11
※ 編輯: kiyoshi520 (36.228.91.211 臺灣), 10/30/2023 09:29:16
smartalan: 看到這篇,必須推ZF的Auto mode, 可以看links影片介紹37F 10/30 09:48
teiugun: 推友善和平的心得 突然覺得老婆願意慢慢等已經很幸福了38F 10/30 10:07
ttamura: 「啊你是還要拍多久」同感淚推39F 10/30 15:03
longtz: 我是24L當鏡頭蓋加小小白IS。就兩顆。40F 10/30 15:50
sonyc503: 開心拍照就好啦,用啥根本沒差。也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麼看。職業攝影師才需要想比較多41F 10/30 16:23
shyhan101: 推 攝影沒有對錯 自己喜歡最重要43F 10/30 18:11

--
作者 kiyoshi52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