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mileLee20 (~~~~~~~~~~~~~~~~~~~~~~~)
標題 [新聞]以後每年虧幾億?學者:基捷營運市府負擔得?
時間 Thu Aug 17 06:24:08 2023


https://udn.com/news/story/123694/7374761

 
udn 要聞 基捷分攤額解套
「以後每年虧幾億?」 學者:基捷營運市府負擔得起?
2023-08-17 02:32 聯合報/ 記者 張曼蘋 、 鍾維軒 /連線報導

全台捷運本業都在賠,興建不易,未來經營更艱難,基隆捷運建好後才是「面對問題的第
一哩路」。 記者許正宏/攝影

中央和基隆市府力推基隆捷運興建計畫,但台北捷運光靠載客平均每年虧損近十五億元,
新北環狀線和淡海、安坑輕軌累計虧損近九億元。學者和雙北捷運公司提醒,全台捷運本
業都在賠,興建不易,未來經營更艱難,建好後才是「面對問題的第一哩路」。


基隆市府的基捷負擔額從十七億暴增爲五十三億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提二解方,未
來市府只需在九年工期中編列十七億元,每年約二億元。「這句話聽起來就跟詐騙集團一
樣,」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質疑,基捷講了這麼久,現在忽然想出一個看起來
「漂亮」的方案,「那前面一、廿年的人怎麼都想不出這麼好的方案?現在每年投二億元
,要多久才會獲得這四十億收益?」


「以後每年會虧幾億?」張勝雄分析,行政院協助成立基隆捷運開發基金確實是中央對地
方很大的幫助,但以後營運成本是多少?基隆市府後續是否負擔得起才是重點,「中央建
立捷運系統給你,但後續經營是地方政府負擔」,需要審慎考量。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中央協助地方很好,但還是要看未來是不是滿
足基隆人通勤需求,或達到周邊土地發展,現在收益推估都只是估計,但有沒有人搭乘、
周邊產業發展需要時間、多久才能讓票收足以負擔後續成本,都難以控制。


鄭永祥也提醒營運後才是重點,維護也要成本。他說,初期運量就是個問題,是否如預期
有這麼多人使用,車站蓋的時候周邊商場不會馬上成形,「前面運量不夠的部分,虧損如
何去補?」基捷的定位也該想好,要如何在台鐵等軌道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未來基捷勢必會跟台鐵競爭客源,但是日運量高達二○○萬人次的北捷運輸本業從未賺錢
,每年平均賠近十五億元,只能仰賴車站廣告、地下街出租等副業彌補差額。北捷內部人
士說,基捷營運要有面對漫長虧損的心理準備。


「捷運營運實屬不易。」北捷說,除了本業,北捷盈餘向來仰賴附屬事業及業外收益挹注
,但此營收受景氣因素影響甚大,無法提供穩定的獲利挹注,且受低利率經濟環境影響,
財務投資獲利有限,挹注能力受到限制。


新北捷運也表示,淡海輕軌營運後,陸續增加環狀線和安坑輕軌,累積的虧損也已經超過
八億元,開發案推動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基隆捷運分攤額 製表/游明煌

--
   動木萬萬辛麟六科大忠南中  松大劍西港文內大葫東軟展
   物 芳芳  張技 孝京山  山 南    湖  體覽
   園 社醫  犁大 復東國  機 路    公  園館
   站柵區院亥光站樓安興路中  場直站湖漧德湖園洲湖區站
   ○○○○○○○←→○○○○○○○○
台北捷運柵湖線 (台北捷運木柵線←→台北捷運內湖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40.224 (臺灣)
※ 作者: SmileLee20 2023-08-17 06:24:08
※ 文章代碼(AID): #1atKoByJ (MR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92224651.A.F13.html
y11971alex: 又講盈虧而不講效益 這又是甚麼惡勢力出來作祟1F 08/17 07:44
tyytt: 現在記者都知道需要學者的負面觀點時找張勝雄就對了2F 08/17 07:53
SmileLee20: 全台的都虧損 但是為了建設 經濟 還是要蓋的啦 !!!3F 08/17 07:58
Metro123Star: 收城市稅啊 進出基隆車輛都收費4F 08/17 08:01
Tahuiyuan: 盈虧豚真的別鬧了,我怕東幹總有一天也被認為要廢線啊5F 08/17 08:03
hicker: 要求公共運輸要營利 這好像哪裡搞錯了啥....6F 08/17 08:19
TTU1999: 如果要以盈利來評估大眾運輸吧,那一堆公車路線也要廢了7F 08/17 08:45
YellowWolf: 為什麼某陣營最近一直在吵公共建設能不能回本,啊公園學校是可以回本喔?捷運是可以回本喔?8F 08/17 09:12
s1494041: 至少要能夠損益兩平吧10F 08/17 09:24
hicker: 誰能幫忙算一下 就台北公車而言 若在政府不補助之下要能賺錢 那票價要漲到多少錢才行??11F 08/17 09:27
Stan6003: 可以不用賺錢,但虧損程度也不能超過地方負荷啊
地方政府要是養不起怎麼辦?跟中央要嗎?13F 08/17 09:27
hicker: 那就算到統籌分配款 算是轉嫁中央吧15F 08/17 09:31
s1494041: 但是台北公車的補助還在雙北可負荷的範圍吧16F 08/17 09:36
youkisushe: 某陣營是誰阿
公共建設還有分陣營喔 要入場費嗎17F 08/17 09:37
yesonline: 土地聯合開發(開發基金),胖周瑜給了解方.
大家都知道本業會賠錢,所以要把重點放在副業。19F 08/17 09:47
geesegeese: 基隆市併入台北市就沒啥問題了,都北捷
沒有併入台北市之前,還是別自己營運
不想併入就是想辦法讓台鐵路線容量讓出來
蓋基隆捷運基隆財政一定垮21F 08/17 10:00
YellowWolf: 這麼想知道某陣營是誰可以親自去問王鴻薇她出身何處呀,在那邊亂講話搞到基隆市長謝國樑也出來反駁「公共建設不是都要看能否回本而是要看當初建設的目的」,這樣是還要吵什麼,吵雞胗喔
喊至少要損益兩平 虧損程度不要超過地方政府負荷 講是很會講 實務上就算不能損益兩平 但也不可能達到地方政府無法負荷的狀況,誰蓋誰負責,基隆市政府都沒說話了。這麼擔心麻煩拿你們的TPASS去安坑輕軌多搭個10趟就謝天謝地了25F 08/17 10:10
a19851106: 想講就講,不用矜持34F 08/17 10:33
kmkr122719: 有建設,地方政府當然不會講話啦,反正債務也是丟給子孫去償還又不是自己還,花別人的錢最爽了
公共建設難以要求回本,但至少使用率不能太低,基捷使用率應該會被台鐵/客運分掉不少,感覺會是有點微妙的數字35F 08/17 10:46
panzerbug: 基北北桃還好、其他地方的捷運會很慘
只能祈禱不動產市場一直持續興旺39F 08/17 10:53
Mytsb2421: 是否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未來大家都看得到41F 08/17 11:02
koushimei: 聯合報從一開始就基隆輕軌時立場就很鮮明一致 XD42F 08/17 11:34
sweizhe: 政府的公共建設來自稅收,怎麼會談到多久可以收益回來...人民繳稅給政府就是要政府去執行這些公共事務、建設啊...運輸本業虧損靠政府補貼是常態是正常的,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公家大眾運輸都是如此運作的。社會福利型國家更是~43F 08/17 11:37
bramn: 能理解不可能損益兩平.但目前基捷設的站點來看使用人數
可能要很辛苦的經營一段時間.47F 08/17 11:58
AirCondition: 就沒有人要算交通負面效益的外部成本阿49F 08/17 12:07
ciswww: 基隆市如何負擔每年的營運成本是很現實的問題50F 08/17 12:17
coffeemilk: 虧的程度只要地方政府財政能負擔,不會造成其他社會福利財政排擠什麼的應該就還好,後面六都外的城市蓋的時候就可能要比六都更謹慎評估,理財有風險,投資時請詳閱公開說.....明會51F 08/17 12:49
H2: 地方是有多少收入?55F 08/17 12:56
lc85301: 國道一號收費就可以了啊56F 08/17 13:01
sh960215: 要損益兩平,只能靠房地產啊,這樣還想房價掉?57F 08/17 13:03
coffeemilk: 可以參考苗栗(?)當初大灑幣福利政策導致自己財政困難,六都外的軌道運輸如果不弄昂貴的系統或來什麼全地下化話,例如就輕軌平面什麼的,應該還可以負擔58F 08/17 13:10
kkjjrtlym: 基隆稅收收多少然後要花多少? 非基以外的人想幫出嗎?61F 08/17 13:15
livingbear: 北北基桃捷運應該合併成立北台灣捷運公司才對62F 08/17 13:29
chienming40: 國道已經有收費了啊63F 08/17 13:44
Slzreo1726: 怎麼收益 課爆自用小客車的稅不就有了64F 08/17 14:02
H2: 小客車的稅就明碼實價65F 08/17 14:54
dosoleil: 中央又不養地方捷運 地方財政要被中央盯啊 不然哪怕學國道or台鐵一樣做功德 (不過政府現在連台鐵都不太想養了66F 08/17 15:45
sh960215: 該那麼多,不漲票價只好炒房了68F 08/17 16:23
pinky80903: 傻眼69F 08/17 18:16
auction88: 弱弱問 台鐵台北地下化要幾年才回收70F 08/17 19:08
sweizhe: 國道每年都有拿政府補貼幾十億,實際上還是虧損。
國道基金收入每年大約1/4(70~80億)是來自政府挹注。71F 08/17 19:12
linlos: 公共建設又不是以賺錢為目的73F 08/17 19:20
yinaser: 問題是這40億肯定賺不回來只是把借貸丟給未來市府清算
跟鵝城收稅是同種邏輯這樣先例一開未來大家都能建設好棒74F 08/17 22:29
Tschaikovsky: 運輸本業本來就難賺錢,很多都靠週邊資產(店租、土地)盈餘,看基市府有什麼策略了。(個人偏向北北基整合為一家公司,再依路線或覆蓋人口分股份)76F 08/17 22:41
y11971alex: 那要不要問問軍隊有沒有賺錢?沒賺錢就廢除軍隊怎樣捷運就是公眾的利益,並非是使用帳面衡量79F 08/18 00:31
cgntutim: 如果不說盈虧 為何是蓋基隆而不是彰化南投
這還是有一定的依據吧 只是要適度加入外部效益
分攤多少原本搭客運或開車的效益81F 08/18 01:17
sweizhe: 因為基隆捷運不是只有蓋基隆,嚴格說是基隆汐止到台北市基隆汐止台北市之間的通勤數據足夠考慮蓋捷運了84F 08/18 03:45
LewisRong: 虧損是沒關係 但不能超出地方政府的能力 這是兩碼事
完全沒考量臺東也能蓋了 但個人是支持基隆捷運 有臺北新北通勤的需求86F 08/18 08:10
jason222333: 錢沾計畫89F 08/18 08:28
Tahuiyuan: 樓上可以叫侯選人不要沾,通通撤案退款。90F 08/18 09:04
panzerbug: 大眾運輸還有公車,捷運不是必要的91F 08/18 09:57
evilcherry: 因為只要涉及土地開發就會被嘴炒地皮92F 08/18 10:24
youkisushe: 當房價低 就不會有人說炒地皮了93F 08/18 11:10
thirdlittle: 蓋軌道又不是為了賺錢…這帶動多少商機、土地開發、城市圈擴張
捷運可以帶動人移居,公車完全沒有這種效果94F 08/18 12:03
canandmap:                                           未必如此97F 08/18 12:30
YellowWolf: 在那邊喊錢沾債留子孫,就較縣市首長以身作則帶頭把錢吐回來、施工建設全部終止、不要債留子孫,還不簡單。
*叫98F 08/18 15:41
auction88: 40億肯定賺不回來 那台鐵台北地下化目前賺回來多少錢呢
而且用賺不回來就不蓋的當論點 竟然是教授提出的102F 08/18 15:53

--
作者 SmileLee2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