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ictoryking (蓮蓮搖了我吧)
標題 Re: 中國南方超越北方
時間 Thu Nov  9 19:00:09 2023


→  bmtuspd276b : 像我一直好奇為何長江口直到清後期才發展起來 純粹說

在秦漢時期 基本上只有黃河流域才有肥沃的土壤的
漢朝的黃河叫做河水 長江叫做江水
華北再北就是荒蕪之地
南邊有長江 當時叫做江水 江水以南就叫做江南

在長江以北的地方才有肥沃的土壤
在秦漢時期的江南 基本上就是捕魚狩獵採集火耕

所以在秦漢時期 黃河流域才是最富庶的
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前 江南地區都是低度開發
到了魏晉南北朝 北方戰亂 大批北方人跑到江南去了
北方人帶著先進的農耕技術 把江南給開墾了
但是並不是長江以南都開發了
是離長江很近的江南地帶才有開發
其他地區都是未開發的 所以魏晉南北朝只是最基礎的開發

到了南宋 因為北方全丟了 你也只能發展南方了
真正到了南宋才是經濟中心南移


這個其實就是教科書式的答案
很多東西根本沒講


華北平原是連起來的 而且是最大的
雖然戰亂很多人逃到南方
但北方無戰亂的時候 農耕優勢不就又有了嗎
從北魏統一北方到隋朝到唐初 中國北方都是穩定的
那為什麼北方經濟沒有再創巔峰 而是一直衰弱
反而是南方一直在起飛
雖然經濟重心南移 但為什麼不能夠再北移回去
北方不是有更大片的農田嗎
戰亂只是暫時的 為什麼南方可以超過北方
難道說實際上南方的土地是更好的
有了北方人的技術 純種田就能屌打北方人
那這樣北方的優勢其實也只是先發優勢 不是農地的優勢
南方只是沒技術 不代表沒有好的耕地
那地理決定論反而就出現問題了
因為這麼說的話
如果南方那麼好 為什麼經濟中心一開始不在南方 而是在北方

這其實也有幾個因素
第一個是早期農業 沒有那麼多厲害的農耕工具
那黃土高原就是鬆軟的土壤 降雨也多 特別適合早期農業
有基本的農耕用具就能開始種田了
那江南的土地呢 基本上土壤是黏的
在早期農業有的那些農耕用具 根本就沒辦法開墾江南的土地
你土都翻不動要怎麼種地
所以黃土高原的鬆軟土壤就非常適合早期農業的發展
江南根本就是爛地 種不了一根毛
而且江南大多都是密林 丘陵 瘴氣
本來就沒太多耕地

因為這樣的早期農業 就讓北方定居的人更多
定居的多了 就開始修築一些水裡灌溉設施
像是都江堰這種的 可以更大幅利用耕地
北方不只有先發優勢 後面還多了一堆人水利設施
完全就是完爆南方土著

那南方呢 什麼都沒有 也沒有灌溉設施
南方耕種基本上就是火耕 就是把樹林給燒了
那些被燒的東西就會跑到土壤裡面 土壤肥沃就能開始種地
但是種幾年土壤養分就沒了 那就又要去燒新的地區 重新循環
實際上就是遊耕 會一直遷徙
就是因為江南土壤是黏的 早期農耕用具耕不了田

看一個數據可以知道
稽康說:畝產十斛為良田
曹魏旱地畝收十餘斛 水田畝收數十斛
而東吳稻田二十畝 只收成六十斛
東吳稻田根本都不算是良田 東吳稻田還不如曹魏旱地
其實就可以看出東漢末年南北畝產量的差距了
北方完全暴打南方

所以可以說
這個時候的北方 不只土壤屌打南方 平原也是連起來的
南方完全比不上北方 不如北方一根毛
之後隨著農業耕種技術發展 南方的地也開始能耕了
但能耕歸能耕 不代表比北方好耕
假設我在北方耕5小時 可以種出500 我在南方耕5小時 只能種出200
那為什麼要我還要來南方呢
我在北方當個耕田大王不好嗎
答案就是因為 北方戰亂

中國的戰亂都是最恐怖的那種
只要陷入戰亂 那隨便都是天下戶口減半
全中國人死一半那都是日常
這種戰亂是死到根本沒人去收成
因為人全死了 整個村莊都是白骨 沒有人
北方基本上都是經濟大爆炸 一堆農田荒廢

從東漢以後南方就開始在發展了
很多北方人為了逃離戰亂帶著農耕技術到了江南
因為江南不是戰亂地帶 都是穩中向好
這個時候的農耕技術已經比早期農業好很多了
已經有了鐵器 江南土壤可以開墾了
雖然說是可以開墾 但土壤品質完全比不過北方
但你也回不去北方 回去了就變土壤的養分
雖然我耕5小時只能耕出200
但回北方就是0了 榮獲24小時的安詳睡眠

所以江南開始有了發展 也有了灌溉設施
不過這個時候江南還是比不過北方
因為北方只要戰亂結束 那北方的生產優勢又會完爆南方
所以的確 戰亂結束後 北方又開始回復到以前的強大了

北魏統一了北方 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

但是因為北方經過 東漢末年戰亂 三國時期 五胡十六國
北方人基本死的差不多了 沒人種田 農地荒廢 全都是荒地
所以北魏就出了一個政策 叫做均田制
簡單說就是 我直接送你田 你來種田 然後給你低稅賦
繳完稅剩下的 全都是你的
所以北魏的人口又開始增長了 北方黃金時刻

經過隋朝唐朝 其實北方都還是更大優勢的
江南雖然經過農耕技術改革 但耕田還是贏不了北方
因為北方的耕地還是好的多
人口一樣聚集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像是唐玄宗開元十五道裡面
人口總共5200萬 淮北佔了3000萬
江南東道660萬 江南西道372萬 差不多就是一千多萬
劍南道是巴蜀 不太算是江南地區
劍南道人口400萬
剩下更南的幾乎沒什麼人了
所以說江南地區其實也就一千多萬人 長江以北三千多萬人
也就是說經濟重心絕對是長江以北

用最簡單的例子說明就能知道
就是落後國家發展速度是更快的
而先進國家發展速度肯定會比較慢
北方有先進技術 可以讓南方大躍進
而南方的確快速發展了
但不代表北方就輸了 南方就贏了
就像中國發展快 美國發展慢
不代表世界的中心就是中國了
所以可以把北方當作美國 南方當作中國

但是到了安史之亂 北方又開始戰亂了 北方人又死光了
人很多都跑到南方了 江南開始被大量開墾
北方基本上就是藩鎮割據 朝廷收不上北方的稅 只能收南方稅
那就必須要大力開發南方了
傳統淮河以北經濟中心收不上稅
只能慢慢轉移到揚州跟益州
益州是四川 揚州在長江出海口
可以算是江淮地區 淮河以南 長江以北
長江以南也得到了很多發展

但就算是安史之亂後 並不代表唐末南方就超越北方
唐朝只是稅收倚重江南 原因是北方藩鎮割據
當然北方也是死了不少人
但不代表南方就超越北方了

到了北宋 基本上南北人口已經差不多了
人口當然是很重要 但還有一個東西也很重要 就是人均產出
就像前面提到的 北方一畝地種一堆東西
南方一畝地種不出什麼東西
那這樣的話 就算北方南方人口相同 經濟產出仍然會是北方贏

但是這仍然沒有回答一開始的問題
那就是 戰亂真的是決定性因素嗎
直接到明代 北方不也是和平了很久嗎
那為什麼北方明明和平了 但經濟卻沒有超越南方
因為戰亂只是一時性的 如果一個地方的土壤更好
那只要戰亂結束 這個土壤能夠承受更多的人

那經濟中心依然會回到北方
舉個例就是
假設華北平原可以養300萬人 南方養100萬人
假設北方戰亂 北方人口銳減到100萬人
但是北方和平後 又可以回到300萬人
那麼經濟就算暫時南移 最終也會北移
而為什麼明代清代都沒有做到呢

其實北宋就能給出答案
真正的徹底的經濟南移發生在北宋末
答案就在 生產方式的進步與氣候的優勢

在北宋宋神宗年間
北方人均田地20畝 南方人均田地12畝
而北方人均賦稅2.69 南方人均賦稅1.05
南方人實際上要繳的稅只有北方人的39%
也就是北方人生產10上交1 南方人生產10只要上交0.39
南方不只是人均耕地少 繳的稅也遠不如北方多
北方雖然生產力很高 但要繳的稅也很高
這實際上就提升了南方的生育率 因為南方人更有錢生小孩
有更多小孩=更多人口=更多開墾=更多生產

但是這個跟前面提到的 平均畝產量有甚麼關係
其實很有關係 因為南方人種田方式跟北方人不同
南方人是精耕細作 是高密集農業生產
反而北方沒有那麼密集
而且南方人跟超人一樣 北方人在平原種田 南方人把丘陵變成梯田
又更加擴大了可耕種畝數
不只精耕細作增加平均畝產量 還開發丘陵增加耕地

南方人還開始依靠長江做貿易
像北方人種的東西就比較單調
南方人不只種水果 種桑 種麻 種茶 種藥 種花
還有水產 海產 甚至還會 製鹽 製鐵 製瓷
這就導致雖然南方人耕地少 但是生活更豐富
這些物資很多都是透過長江水路貿易的
如果你只有一個市場 那集市通常只能匯聚附近的
一個地區附近的東西也就那樣了 所以北部人都是自給自足
但是當你有一條水路 那就可以有跨地區的集市
一段距離外的地區種的茶 種的水果 都能夠拿出來賣
那就能夠帶動專業分工 有更多的生活產品

經濟作物就是茶 茶厲害的地方就在於
一畝地種茶 比種稻 賺的錢更多
北方人種不了茶 南方人可以
那南方人簡直就是發財了
南方人依靠長江的內河貿易 玩出了新高度
南方經濟貿易商業越來越牛逼 反觀北方人 還是只能種田
北方人在北宋末期就已經輸光了
基本在北宋末 經濟中心南移
不只是經濟作物跟手工業 北方人完全落敗
北方人連種田都種不太贏南方人
因為南方人靠精耕細作也能把畝產量拉很高
不過實際上北方人的地還是更好的

像西鳩定生就分析 江南水田產量超越華北旱田 是在宋代
就是前面說的 華北旱田一畝十斛 江南水田一畝三斛
但是到了宋代 江南水田的產量已經高於華北旱田了

雖然還是遠遠不如華北水田 但南方生產力已經大幅提升

到了宋代 有新的種稻方式 最大化土地利用
有新的農具 有新的耕具 提升稻產量
還大量開發圍田 圩田 增加耕地
至此 南方不管是種田還是經濟作物還是手工業
基本都已經暴打北方人了
雖然北方人在土壤上有更大的優勢
但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劣勢
更不用說南方氣候濕熱 導致作物生長期短產量高
南方樂勝

而且北方在明朝還發生一次黃河改道
黃河中游南移 華北平原很多地方原本用黃河水灌溉
現在只能減產 因為黃河跑到南方去了
北方人苦哈哈

不過這並不代表北方就是廢物了
真的要打仗拼的還是糧跟武器
南方人那麼多經濟作物 那是因為社會穩定
打起仗來經濟作物還不如糧食重要
北方的土壤相比於南方還是更有優勢的


然後再順便回答一下長江口的問題
為什麼長江口到清末才發展
其實這非常簡單
因為長江口代表的是出口跟進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自給自足 不需要進口也不需要出口
不過實際上還是有出口跟進口 只是量沒有到太大
真正大量貿易是發生在清末
因為通商口岸是跟外國做生意的
內河運輸才是國內貿易的
所以長江沿岸跟長江支流都有很多大城市跟集市
更不用說明朝清朝還很喜歡實施海禁
根本就沒有太多出口貿易
是到了清末才開始有大量的出口貿易
那通商口岸才有發展的機會
否則上海就只是一個小漁村而已
根本沒什麼特別的
不過仍然還是有進出口與近海優勢
所以有一個地方就很適合
沒錯 就是揚州 揚州離上海沒有很遠
但是揚州就厲害在 他是隋唐大運河跟長江的交界處
有運河 有長江 那怎麼輪得到上海
揚州在唐代是商業中心 接待很多阿拉伯人
主要就是因為離海近 又有運河 又是長江沿岸
輪不到上海ㄚ 對ㄚ

那就代表運河路線上所有的產品 都能夠水運到揚州
水運到揚州的產品就能夠出口 或是從揚州進口 靠運河送
既然有揚州了 那為什麼還要發展上海
是到了清末 那個貿易量已經跟唐宋明清初不是同個水平的
各大通商口岸才開始大幅度的發展
對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98.108 (臺灣)
※ 作者: Victoryking 2023-11-09 19:00:09
※ 文章代碼(AID): #1bJBkxfK (Marginalman)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ginalman/M.1699527611.A.A54.html
diefish5566: 嵇康啦1F 11/09 19:04
Victoryking: 打錯字還好82F 11/09 19:06
sustainer123: 大師3F 11/09 19:08
ZooseWu: 大師4F 11/09 19:08
bmtuspd276b: 勝我超5F 11/09 19:08
diefish5566: 是說你看現代支那人 北方人腦子怪怪的比例也比較高6F 11/09 19:08

--
作者 Victorykin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