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標題 Re: [分享] M1 Abrams戰車確定已經抵達烏克蘭
時間 Tue Sep 26 10:59:05 2023


※ 引述《dkprotecter (sticktolove)》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據我所知,M1系列一直以來都有頂部防禦薄弱的問題,也就是祖傳的38mm頂部裝甲,直到sep v3都沒改動過,而這次給烏克蘭的型號是m1a1 fep,也就是海軍陸戰隊剛退下來的的版本,同樣有頂部裝甲孱弱的問題。
: 這將導致M1在精準砲擊和遊蕩彈藥滿天飛的烏俄戰場上生存性堪憂,更不及於有加厚頂部裝甲的豹2a6 ,而豹2a6已經有9台喪失戰鬥能力(參Oryx)。
: 再加上這次美國似乎沒有提供Tusk 套件給烏克蘭,m1a1的側後防禦也是堪憂,唯一有些Los 的炮塔側裝甲也只能擋擋rpg 7之流,烏軍若要提升防禦,勢必又要再貼滿接觸1反應裝甲了。
: 最後,m1a1 fep是沒有車長CITV的版本,態勢感知能力大打折扣,遠不及豹2a4和a6,唯一的優點是砲手有第二代熱像儀,但這東西敵戰車也有,在裝甲力量短兵相接的烏俄戰場,真的討不到什麼便宜。
: 綜合以上,我不看好M1在烏俄戰場上能扮演許多人口中的神兵利器,畢竟防護缺點真的太多,更大的可能性會是像挑戰者一樣待在相對遠的後方,用良好火控的優勢抓一台算一台,盡量減少戰損做好神主牌的角色。
: 若烏克蘭要它做到像蘇系戰車那樣步戰協同掃蕩壕溝,就很期待他們會進行什麼樣的改裝了。
: 以上個人看法,歡迎討論發表不同見解。

目前烏軍是沒什麼步戰協同的聯合兵種攻擊,幾乎都是步兵徒步突襲居多
戰車主要是作為直射支援火力,大概是不會有太多短兵相接的情形

上禮拜The War Zone專欄訪問烏克蘭軍情局局長
局長也是說不太可能隨便丟到戰場上進行攻堅,會是以保守的方法運用

畢竟烏軍在六月初就已經驗證過不論是什麼樣的坦克和戰甲車,
密集衝鋒都不會有好下場,豹二、布萊德利的損失有大半都是那一波的代價
六月底到現在,烏軍反攻時坦克都只是當作支援火力了

這也是為何最近很多美國官員和烏軍將領都提到說重裝備損失已經顯著減低,
這導致烏軍目前反而不是太急須更多重裝備(相較於今年年初的預期)
公開證實損失的挑戰者二也只有一輛(而且是先撞上地雷才被當靶子打)

話說回來,烏軍最近才有採訪,提到豹二A6主要用來在黎明和黃昏出擊,
善用夜戰能力來狙擊俄軍

我猜其他的西方坦克,應該也都是類似的用途?
挑戰者二和M1A1,夜戰能力還是比幾乎所有蘇系坦克更強吧?

--
If we continue to accommodate, continue to back and retreat, eventually we
have to face the final demand, the ultimatum.
        ~ Ronald Reagan, 1964/10/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作者: jimmy5680 2023-09-26 10:59:05
※ 文章代碼(AID): #1b4aZxr3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5697147.A.D43.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分享] M1 Abrams戰車確定已經抵達烏克蘭
09-26 10:59 jimmy5680
dkprotecter: 哇那看來我對烏軍的戰法停留在6月時了,淪為印象派真是汗顏1F 09/26 11:01
birdy590: 現在比較重要的應該是除雷裝備 還有各種運兵車輛
戰車跑太前面沒什麼目標可以打 自身也危險3F 09/26 11:03
gunng: 其實也是最近才開始有報導相關戰術的變化 譬如凌晨派工兵排雷 天亮前才撤回去 還有就是版主講的重新改回小隊步兵衝擊戰線的方式5F 09/26 11:04
dkprotecter: 蘇系戰車如T-90a、m有些是裝法國的第二代熱像儀,理論上來說夜戰能力差不多,但新生產的T-80bvm、T-72b3m obr 2022等,在面對經濟制裁後的斷供下,歐美主戰應該能取得大的優勢。8F 09/26 11:04
jamie81416: 外援MBT畢竟數量有限,烏軍這樣運用可以理解
去年波波一口氣給3位數的T-72,烏軍用起來就不客氣12F 09/26 11:07
lljjfrdr1: 現在的俄軍用的松樹-U就有第二代熱像儀14F 09/26 11:08
jerrylin: 射程更遠  火控更強15F 09/26 11:09
lljjfrdr1: 其實兩邊戰車夜戰能力差距不大.....16F 09/26 11:09

Sosna-U是採用法國技術的產品,俄國這兩年生產或整備升級的都只能拿較次的產品充數

jamie81416: 歐美MBT的數量應該才剛到3位數而已17F 09/26 11:09

不算PT-91,豹二、挑二、M1A1合計交付剛滿100輛沒錯
PT-91算進去的話應該有大約140輛

jerrylin: 挑戰者2拿來當狙擊手用18F 09/26 11:09
jamie81416: PT-91是波波魔改T-72,應該算俄系。波波給的T-72
一系快300輛19F 09/26 11:27
sammyymmas: 波波真的很挺 所以前陣子風波才這麼大21F 09/26 11:28
jamie81416: T-72系各國加一加破400台,這才是烏軍能放開手用的22F 09/26 11:29
GaryMatthews: 赫爾松會戰就有步戰聯合攻擊 只是現在改成壕溝戰
戰術就得調整適應23F 09/26 11:48
utn875: 烏南Verbove防線,有報導說濃厚雷區已經突破了,這破口也許烏軍裝甲猛衝一波,仍有可能25F 09/26 11:57
LegioGemina: 差距不大難道俄軍只是保留實力改天又要兵分20路1小時22分拿下基輔27F 09/26 12:09
sdd5426: 問題:坦克這樣運用跟自走砲有什麼不一樣29F 09/26 12:44

自走炮畢竟是榴彈炮,曲射火力、射程更遠,坦克是直射火力支援
像是法國軍援的AMX-10RC,美國自家用的M10 Booker或之前的MGS,也是直射火力,
只是防護就沒有坦克(主戰車)高
※ 編輯: jimmy5680 (76.86.254.121 美國), 09/26/2023 12:47:44
dustlike: 坦克這樣運用比較像18世紀的野戰砲兵 加強一線火力30F 09/26 13:20
overno: 最近的討論就是 戰車的運用從 驅逐戰車,轉變為 突擊炮
高價突擊炮,感覺價格過高,但保留泛用性
未來像CV90這樣的重裝IFV,更好運用,運兵,突擊炮,防空或是 無人機母車等車型31F 09/27 12:22
Rinehot: 因為突破防線後,裝甲部隊還是進行包抄任務的最佳選擇吧。36F 09/27 12:36

--
作者 jimmy5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