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
標題 Re: [新聞] 「快奇專案」中科院2年研製遙控自殺攻擊
時間 Fri Nov  3 12:26:11 2023


自由時報也跟進報導了…

https://def.ltn.com.tw/amp/article/breakingnews/4477334
中科院發展攻擊型無人艇 傳投入8.1億經費、目標2026年量產 - 自由軍武頻道
[圖]
烏克蘭在反制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上,多次運用可遠端遙控丶載有火藥的攻擊型無人艇,成功擊毀多艘俄軍船艦,發揮出強大的戰果,中科院不落人後,傳出已在自製無人靶船的基礎上研製攻擊型無人艇,還傳出中科院規劃將以8億1200萬元經費,明年起的2年內研製完成大小兩款攻擊型無人艇,若能通過軍種作戰測評,預計將在202 ...

 

基本上兩邊報導完全是一致的(很可能是消息
來源一樣的關係),連計畫金額、要發展兩種
自殺無人艇等等都完全一致,唯一比較不同的
一點是,自由時報的文末提到,「攻擊型無人
水下載具的研製及測評,目前已在同步進行中
。」這應該不是目前檯面上的慧龍計畫,或許
只是特大號的遊盪魚雷?

如果要搞魚雷,那乾脆全部水面水下自殺無人
載具全部搞光纖線導加AI備援不就好了?比起
用無人機無線電中繼,這樣還簡單一點…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3.106.144.217 (日本)
※ 作者: ryannieh 2023-11-03 12:26:11
※ 文章代碼(AID): #1bH7PbnI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8985573.A.C52.html
victoryman: 陸軍想要有自己的東西 而且要跟海軍不一樣1F 11/03 12:36
lookinto: 要以光纖在海裡長程通訊控制 易斷裂
且幾十公里長的光纖收放 還要滿足魚雷高速運動 不是容易的事2F 11/03 13:10

想太多。魚雷是一回事(其實也沒那麼難)
,自殺艇大可直接帶粗一點的光纖,問題
就解決了
※ 編輯: ryannieh (133.106.144.217 日本), 11/03/2023 13:40:43
lookinto: 你捐看看吧 幾十公里長的光纖是多重多大

假設是樓主說的自殺艇 航程以文中70公里計 用高速航程兩小時計好了 除了要高速收放光纖 也要顧及兩小時 70公里內 沒有其他船隻會經過攪斷光纖5F 11/03 13:48

你一定沒有在看我之前寫的…

自殺艇要做到80甚至一百節以上不會太難

scotch: 有可能是迷你魚雷
http://i.imgur.com/qyaehGW.jpg
現在在開發的聲納和水下光學辨識等等應該都還沒結案,所以應該不會那麼快?除非有外國幫忙10F 11/03 14:15
[圖]
※ 編輯: ryannieh (133.106.144.217 日本), 11/03/2023 14:47:35
SIL: 欸 不是,80-100節的高速下放光纖!?
然後像二樓說的,載著幾十公里長的光纖重量還能跑80-100節?
重點還要低成本,這根本空集合啊14F 11/03 15:08
Sianan: 你能裝多重的炸藥跑100節 都不用吃水的呢18F 11/03 15:25
ryannieh: 100節放光纖是有什麼?一堆反戰車飛彈四五百節都在拉光纖了…19F 11/03 15:58
ian41360: TOW:有人找我嗎?21F 11/03 16:10
ryannieh: 喔不對,應該是三四百節
會覺得100節放光纖不可能的一定沒聽過HJ10和SPIKE LR22F 11/03 16:12
lookinto: 拖式飛彈帶著是銅線不是光纖 且射程才幾公里 幾秒的射程 半徒中 與幾秒的期間鮮少會有外來物來絞斷銅線 但還是偶爾看到拖式飛彈射後斷線脫靶的新聞
新型拖式已改成無線通訊25F 11/03 16:15
zkdzvy22: 紅箭10射程10km spike LR 4km, LR2 5.5km
你要不要先想想70km的光纖會有多重?29F 11/03 16:18
lookinto: 這跟船拖著幾十公里長的光纖 在海中航行是不一樣的狀況 船出發時能確定幾小時內 幾十公里寬的海域 沒有船會穿航過光纖線嗎 尤其是在台灣週遭 不是號稱繁忙的國際貿易海域 台灣才因此重要嗎31F 11/03 16:20
ryannieh: 1. 根本不會跑幾個小時。100節跑70公里,連半小時都不用;2. 飛彈能帶的線只有一兩公斤重,所以只能極細,自殺艦可以帶上百公斤重的線,難度後者低得多;3. 線也沒那麼容易被經過的船弄斷,因為光纖的線可以調整比重到在海裡飄,不會在水面飄35F 11/03 16:41
eemail: 光纖1公里約150公克 所以70公里就是10.5公斤左右40F 11/03 16:43
lookinto: 光纖1公里150公克 應該是指純光纖線重而已吧(?) 這沒有加防海水的隔水層 再者 貨櫃輪 舵槳吃水也10公尺以上 加上潛艦在幾十公尺到幾百公尺穿插 光纖本身是中空 為了要在海水下沈 那外層絕緣體 防水層更必需增加比重 增加厚度 讓它沈得下去 耐得住壓力水氣 那整個重量會增加多少?
體積也會大增
當光纖要沉入海裡 必須變成又硬又重的線 長度幾十公里 又要能在高速前進佈線 那這佈線的系統 也不是個簡單的設計41F 11/03 16:57
ryannieh: 你也想太多…光纖就實心的玻璃,是要防什麼水?控制比重也不是靠調整coating材料,根本就隨便亂扯一通51F 11/03 17:15
lookinto: 不好意思了 你著重的是光纖線本身(核心玻璃與反射塑料層) 我是說光纖的總成 市售商業光纖不是單賣一光纖線 其總成是還包括外層防水絕緣層 總成內部不是十足密實實體 是有空隙的空間 想像一管子包覆幾個小管子 內部會空隙 要在空氣中使用的光纖總成都要如此包覆 何況要用在海水的光纖 且還要求沉在海水中 其包覆層會更多 更厚 可以拿海底電纜當例子 單純光纖線的體積 重量只佔海底電纜核心的一小小部分而已
再跳出光纖線本身 與光纖總成 思考觀點再拉高一點無人艇拖著控制光纖 豈不是曝露著自我最大的弱點
敵人只要將其數十公里長的光纖 將其中截斷 無人艇就失去控制了53F 11/03 19:24
ryannieh: 你的問題完全不是問題,因為市售一般用途的光纖要能用很多年不一樣,飛彈用的光纖只要用一下子,講白了就是漆包線而已,細的很,所以稍微遠一點就根本幾乎看不到
而且光纖斷掉本來就不等於失控,都已經跟你說AI控制了,光纖斷掉也只是根據原來的指令在目標區找資料而已。人在迴路幾乎完全可以不用的情況下,如果採用無線電通訊反而才是最大弱點66F 11/03 20:21
glad850: 如果那個射程跟魚雷和反彈飛彈一樣只有幾公里再來談光纖74F 11/03 21:43
lookinto: 無人艇跑到目標是小時計以後的事 若以樓主所說以光纖控制 而光纖斷掉沒有關係? 敵艦隊一小時後都移動幾十公里了 怎麼再找到正確目標? 如果光纖斷了都沒關係 那一開始就不要用光纖控制 直接AI自駕不更好? 光纖線快速點沉入到海面下 必需要有一定的重量 若不夠快速沉入 除被船往前拉扯 又海流往另外方向拉扯的話 太細 容易被扯斷 放風箏 線都要夠粗才不會斷 海流加船速相對流速更大 拉扯光纖力道大光纖線很容易斷76F 11/03 22:22
ryannieh: 你還在跳針要以小時計喔?你先回答我100節開70公里要開多久好嗎?
至於敵艦隊一小時移動多少那更是白癡問題,第一是這本來就是反登陸用的,是能跑到哪?第二,攔截目標是要算前置量的,,所以真正影響攔截點偏差的是目標速率變化,一般的船很難沒事出現超過五節以上變化,那等於不到2.5海里,你是以為有多難找?
拉光纖本來就是為了確保目標辨識正確而已。要說有AI就不用人工,那你怎麼不去問HJ10或SPIKE LR為何也要拉光纖?它們一樣也有自動目標辨識的
至於什麼光纖要夠重才能怎麼樣…你先去研究一下魚雷用的光纖再來好嗎?胡說八道一通85F 11/04 05:19
jansan: 把光纖跟漆包線相類比 誰才是不懂…….97F 11/04 13:11
lookinto: 有AI就不用人工不是我說的 這是你自己說的 我說光纖易斷 是你說光纖斷了還有AI 控制 那現在又拉 HJ-10來救援說 有自動辨識還是需要光纖靠人工 你自己前後不一 那你的AI無人船 光纖易斷 怎麼辦? 汽車全自駕都還沒完備 你的船要開100節 比汽車還快 光纖若斷 只靠AI 會不會誤擊到民船?
線導魚雷本就在海裡運作 本身帶的光纖也自然在海裡 你的船在海面上 你說為避免光纖線被其他船隻絞斷因此要求光纖要沉到海裡  請問具備高速射出又要迅速沈到海裡的光纖 是長什麼樣子?
你現在才說你的無人艇是要反登陸 攻擊登陸船團 現在對岸的登陸艦隊已不是舊年代的慢速船隊98F 11/04 14:06
ryannieh: 我沒有說有ai就不用人工啊!你要不要自己回去爬文?我都說了不是,你要以爲是,那就是你書讀不好中文太差啦啦啦110F 11/04 15:58
lookinto: 沒關係 就順你這推文的意思 你要有AI控制 同時還是必需要有光纖 好 那你的無人船的光纖容易斷 怎麼辦? 70公里長 一半台海寬度 都沒有船會經過絞斷光纖? 你說要把光纖沈到海裡 那你要怎麼做讓船高速往前開 同時 光纖能快速佈線到海裡 還有 光纖還要夠輕夠細 還要能防水 不易斷 請問這是長什麼樣的光纖纜線能達成以上所有的需求?113F 11/04 16:20

--
作者 ryannieh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