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濕※)
標題 [開箱] 一起創造趣-全漢CST352(趣造2)
時間 Sun Oct 15 22:40:08 2023



好讀: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97380811.A.AF4.html
[開箱] 一起創造趣-全漢CST352(趣造2) - PC_Shopping板 - Disp BBS hix020421680 好讀: 一起創造趣-全漢CST352(趣造2) - PC_Shopping板 - Disp BBS hix020421680 好讀: 一起創造趣-全漢CST352(趣造2) - PC_Shoppin

打給厚

相信有在關注硬體的人都知道

背插機殼在這兩年話題性十足

其來源為對岸UP主”裝機猿”一直在推的主機板

ASUS DIY-APE Revolution project 主機板

和眾多機殼廠都有合作背插機殼

那當然啦,主機板台灣買不到就不必談太多了


今天來開箱這咖,可安裝背插主板的機殼

全漢CST352(W)

簡單來說,這咖就是趣造2

這咖其實好玩的地方除了可安裝背插主機板之外

主機板可以正置或是倒置

那廢話不多說就直接拍給大家看,看到底這機殼可以創造什麼樂趣!!


先簡單提一下這機殼的SPEC供各位參考

尺寸:391*205*362mm

材質:0.8mm SPCC(鍍鋅鋼板)

主板尺寸:MATX、ITX

電供支援:150mm以內ATX、SFX及SFX-L

風扇支援:前120mm*1(需放棄顯卡支撐架)

          上120mm*3或140mm*2(同時支援240或280冷排)

          下120mm*3或140mm*2

          後120mm*1


https://i.imgur.com/oDfTK1Y.jpg
[圖]

https://i.imgur.com/QIjNPXo.jpg
[圖]

https://i.imgur.com/VSgoqIP.jpg
[圖]

外箱其實就是很簡單的將機殼樣貌勾勒出來,

然後在某一面的外箱有特別寫出它的型號  CST352


https://i.imgur.com/wP25MdJ.jpg
[圖]

今天開箱的是CST352(W)  W for white


https://i.imgur.com/NN8j9pO.jpg
[圖]

打開外箱第一眼是大家一定都要有的零件盒,組裝必備


https://i.imgur.com/DvADIkF.jpg
[圖]

除了零件盒外,內箱就三大樣物品

攜行袋、本體以及擴展艙


https://i.imgur.com/0nnwQsZ.jpg
[圖]

擴展艙可以放得下最大280水冷,或者是3.5吋硬碟

有額外水冷及硬碟需求的可以安裝它


https://i.imgur.com/pD1lLAP.jpg
[圖]

攜行袋是真的可以將整台裝進去,完全是為了這機殼量身打造的袋子


https://i.imgur.com/RfL31g6.jpg
[圖]

和機殼的初見面,外部都是洞洞網,這通風說差的話沒人會相信


https://i.imgur.com/Y0mhX9K.jpg
[圖]

正面也是全部洞洞網

前端I/O很簡單的只有開關,耳機口、雙TYPE-A口以及一個TYPE-C口


https://i.imgur.com/a1TD2as.jpg
[圖]

背面也是網孔,話說正面及背面的蓋板是完全一樣的可互換


https://i.imgur.com/17JQbpw.jpg
[圖]

頂部透出這機殼可安裝多風扇


https://i.imgur.com/SvkMZGz.jpg
[圖]

底部除了多出4個腳之外,其他和頂部一樣

頂部跟底部的部件可交換安裝,藉此達到UPSIDE DOWN倒置安裝


https://i.imgur.com/crHmhpP.jpg
[圖]

後I/O處就是很中規中矩白色機殼,但某個地方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https://i.imgur.com/QwWI3Pc.jpg
[圖]

請看到這裡,這個開口是給電源線出線的開口

機殼附一條非常長的電源線,因為這機殼是前置電供的配置

往常這類前置電供的機殼都是內建好”固定”的轉接走線

因為這機殼可倒置的關係,它提供了上下兩個走線口供安裝者自行選擇


https://i.imgur.com/1RSuOaN.jpg
[圖]

內建唯一一顆風扇為全漢機殼牌白扇,不發光


https://i.imgur.com/ruuwntk.jpg
[圖]

這邊可以看到另一個電源線開口以及5個PCIE槽


https://i.imgur.com/eZY3byE.jpg
[圖]

再來準備打開正面蓋板,蓋板是用卡榫嵌住而已

所以顯卡線材方面要特別注意,建議不要用太粗又太硬的線材

例如RTX40系列的原廠12VHPWR轉接

因為40系列的卡越肩後的寬度加上轉接非常可能頂到蓋板


https://i.imgur.com/q9f7Ly5.jpg
[圖]

正面打開後,可以看到說明書放在此處

然後掛了一條黑溜溜的電源延長線

整體配置為MATX,也可安裝ITX主板

前置電源位在白色蓋板後面


https://i.imgur.com/zOd3hYX.jpg
[圖]

白色蓋板上有著全漢商標以及機殼型號

機殼外面是完全沒有任何字的,唯一型號辨識只能從這邊看到


https://i.imgur.com/9ASIzxm.jpg
[圖]

說明書上有寫著擴充蓋可安裝水冷安裝280水冷時得特別注意電供長度及管線安裝


https://i.imgur.com/tZra8Bm.jpg
[圖]

電供安裝位下面有個超讚的顯卡支撐架

用傳統立式的支架可能會讓底下風扇安裝較不易,內置在機殼上的話可以節省不少心力


https://i.imgur.com/oJDxN2w.jpg
[圖]

底部配置和頂部一樣,三個120風扇位,也可安裝硬碟於此處

各種安裝位開口都開好了


https://i.imgur.com/hoK0zKb.jpg
[圖]

機殼風扇為3PIN,非4P PWM


https://i.imgur.com/qSMRtMC.jpg
[圖]

前面板拆開後,可看到電供及顯卡支撐架可上下微調位置


https://i.imgur.com/R2k9IXB.jpg
[圖]

前I/O也可以拆下換到另一端(見上圖左上角的位置)


https://i.imgur.com/JTmeERX.jpg
[圖]

背板打開後,紅線的部份就是背插主板會用的的開口


https://i.imgur.com/XxwQflB.jpg
[圖]

走線位提供了不少束帶綑綁固定處,原廠也提供了魔鬼氈式的固定束帶

但可以的話,換成白色款式會更好


https://i.imgur.com/e8gV7J2.jpg
[圖]

https://i.imgur.com/rkLgU4G.jpg
[圖]

https://i.imgur.com/FbO9bWV.jpg
[圖]

電供延長線的上下雙開口,開口處都有一個塑膠固定夾幫住電源線的固定


https://i.imgur.com/32ZTdCu.jpg
[圖]

機殼前I/O線材一覽

要特別注意的是它沒有USB2.0的9P線

我一開始把面板排線(開關、燈號)誤以為是USB2.0


https://i.imgur.com/trV0RLg.jpg
[圖]

背部走線空間為1.1公分,安裝線材時需多用點心思在走線部份以免背蓋無法蓋起來


https://i.imgur.com/nzxrp44.jpg
[圖]

https://i.imgur.com/pUW59TO.jpg
[圖]

也因為比較小的走線空間,全漢自家出的850W金鋼彈SFX電供在這邊就有它的好處

除了全白的線材外,扁線在這邊也比較無壓力


https://i.imgur.com/JAcDVyW.jpg
[圖]

東南西北四大天王來搭配安裝,選用白色部件是一定要的啦


https://i.imgur.com/gywaReq.jpg
[圖]

先來看一下電供延長線安裝示意

因為空間不大,電供的選用在這邊要費點心思


https://i.imgur.com/Zqomc16.jpg
[圖]

安裝完成後,還沒蓋起遮羞板會看見電供走線

不蓋沒關係,反正這機殼側板是洞洞網看不到的

這邊也能看到顯卡支架在這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https://i.imgur.com/nagnSsz.jpg
[圖]

蓋上遮羞板後,一體感更好了


https://i.imgur.com/5k1viJ7.jpg
[圖]

初點燈,其實白色機殼搭配什麼燈效都很搭的


https://i.imgur.com/nWRA5P5.jpg
[圖]

但最經典的還是發白光囉!


https://i.imgur.com/Q78VWqQ.jpg
[圖]

蓋上洞洞板後,內部光線透出不會有突兀感

但可以的話麻煩之後出個側透配件供選購


https://i.imgur.com/eBF61Nj.jpg
[圖]

前方的電源指示燈也是白色的,搭配上內部透出的白光,一體感在此顯現


https://i.imgur.com/elKzSxm.jpg
[圖]

然後不管怎樣機殼旁邊放隻喜歡的角色就對了


https://i.imgur.com/0daSUnb.jpg
[圖]

https://i.imgur.com/GLmq6kM.jpg
[圖]

倒置後其實也滿好看的,就搭配自己工作習慣去做配置囉


https://i.imgur.com/nznawut.jpg
[圖]

4090其實也是可以裝得下的,但電供就不能挑太長的


最後總結:

組裝過程其實比較需要費心思的是背板走線空間

因為空間不算大,如果要塞很多線材必須多費點神

用包網線材的話可能會遭遇到不少難處

所以可以選用扁線或訂製線在此會比較好整線

另外像我安裝發光排線時就因為控制盒不太好放苦惱了一下

其餘安裝體驗都算良好,殼本身的板材也不割手

該收的倒角都有收


這機殼其實就主打幾個特點,如果有這些需求的人可以考慮入手

1.      背插MATX主板
2.      高透氣
3.      靈活搭配高階硬體,擴充性非常好
4.      有左手邊放電腦的需求

外加2000元左右的價格,算是滿值得入手的(白的比黑的貴一點點)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21.17 (臺灣)
※ 作者: hix020421680 2023-10-15 22:40:08
※ 文章代碼(AID): #1bA_dBhq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97380811.A.AF4.html
tim32142000: 大家好 他是裝機猿1F 59.115.171.230 台灣 10/15 22:43
裝機猿滿有喜感的老實說
spfy: 一直覺得這洞洞裝介於很好看和太多洞之間...2F 223.137.175.252 台灣 10/15 23:25
全都是洞通風很好啊
chanollili: 黑色正在用+1
右手邊建議顛倒裝3F 114.33.76.70 台灣 10/15 23:43
其實不是透側的話放哪邊都沒差
cycutoxin: 吸塵器 = =5F 220.137.90.81 台灣 10/16 00:04
通風跟灰塵是一體兩面的事
otosaka: 這咖還不能裝背插主板吧 記得背面要換成另一種凸板才能用背插主板
https://i.imgur.com/DdJXfOT.jpg6F 36.230.148.204 台灣 10/16 00:18
[圖]
側板部份全漢還沒有引進的樣子
裝背插以目前來說沒辦法蓋得起來
Wishmaster: 白色吸塵器 = =9F 1.34.239.178 台灣 10/16 00:53
讓你少吸一點灰塵你要感謝它好嗎!
pinghg: 我9月底這個跟201內心拉扯,201扯贏了QQ10F 125.229.155.20 台灣 10/16 01:17
選自己愛的就好
qwdb3433: 這幾殼每個開箱的都在說背插是優點,包含全漢自己也是,但TM根本就沒附背插側板也沒賣,要不要直接點叫買家自己去對岸淘,黑色使用中當初本來要買背插版自己去認真爬文完才知道根本不能用,要背插自己去對岸淘趣造2背插版本
 https://i.imgur.com/muZ1flo.jpg11F 27.53.104.31 台灣 10/16 01:42
[圖]
應該是說背插支援度目前來說不盡完善
還差那塊凸起的背板才算完整
IhateOGC: 前板io在前面喔?這個我喜歡
上面的超容易有灰塵
下面用哪款薄扇?18F 106.64.104.226 台灣 10/16 04:32
都可以用12*25標準扇哦
qwdb3433: 上下都可以裝25扇21F 27.53.104.31 台灣 10/16 08:05
phoque: 最近裝了350 已上塔&風扇裝滿還是待機60度 而且跳線折爆才裝得下風扇 想換352了22F 136.23.34.87 台灣 10/16 08:41
352通風是真滴好
※ 編輯: hix020421680 (220.135.221.17 臺灣), 10/16/2023 10:38:57
boren: 我也買了一咖,不過看上的是可以上置顯卡顯卡相容性極高,對背插一點興趣也沒有24F 114.34.254.164 台灣 10/16 10:44
qwdb3433: 是啊,所以就是一個目前不支援背插的機殼,都在誤導26F 27.53.104.31 台灣 10/16 11:44
chanollili: 建議裝濾網28F 114.33.76.70 台灣 10/16 18:52

--
作者 hix020421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