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dawa (jodaway)
標題 Re: [討論] 基本工資與勞健保福利
時間 Wed Jul 19 19:21:13 2023


※ 引述《dcarder (笛卡爾)》之銘言:
: 漲基本工資跟勞健保好像是現在的普遍共識
: 但這幾年連續技下來
: 好像薪資漲得有限  保費負擔越來越大
: 物價漲的亂七八糟
: 以前領兩萬五 一餐可能七十塊
: 現在領三萬五 一餐可能八十塊
: 當然薪水板平均財富還是要站在勞工這邊
: 可是捫心自問
: 這些政策與方向大家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比較偏回歸正常。

以前基本薪資低廉的時候,

低階勞工的收入比較慘淡,很多陷入一種窮忙的狀態。

當然也因為有低階勞力,許多的中小微企業可以在技術不高、營收不高、

附加價值不高的情形下繼續存活。



現在人力成本上升,確實可以看到蠻多店家經營不下去收店。

在供給減少的情況下,物價開始些微上漲,

也有不少自營店家開始撙節人力,自己跳下來做。


對消費者來說,可能覺得價格增加,但是這其實也是享受服務應負的代價。

對業者來說,汰弱留強的壓力增加了,

雖然較弱的業者開始退出,但還是有較好的業者存活下來,

甚至可能有供不應求的經營潛力。



個人是覺得,長期而言,還是有利大於弊的效益,

因為長期而言它會刺激人力往高附加價值的勞動去走。

(除非你選擇做自營商,自己當老闆可是連底薪都沒有的)


台灣過去幾十年,有充沛的相對便宜勞力,

換來的是經濟的繁榮成長,以及長年平易的物價。

可是負面的代價是,企業進步、轉型的動力不夠,


許多勞工仍用低生產力、低效率、高工時的模式在運作。


競爭相對不足的業者持續運作。

(但是因為物價低所以堪忍)



現在人力漲價了,

最低階的工作消失(產出價值不足最低時薪),

所以更多的人才會往高處走,

刺激人才去完成更高附加價值的工作。


過往就有人將印度產業轉型動力不足的原因歸因到大量的廉價人力,

當你可以花錢買到一批人做很機械性低產出的工作時,

就連自動化的機器都不用引入。



每一項政策都有它的好與壞,端看受益者和目標取捨的不同。

台灣目前最低薪資跟國際比應該還是相對低蠻多的,

所以感覺應該是剛好而已。

不覺得現在蠻多商業場域都朝向精簡化和數位化的方向在進步嗎?

也許這就是人力成本提高後帶來的刺激之一。



--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https://philog8sophi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152.25 (臺灣)
※ 作者: jodawa 2023-07-19 19:21:13
※ 文章代碼(AID): #1ajySj5b (Sal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89765677.A.165.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基本工資與勞健保福利
07-19 19:21 jodawa
Arnol: 基本薪資上升低階也是在窮忙而已XDDD
基本薪資拉高,低階就能變台積工程師? 是不是邏輯太怪了1F 07/19 20:38
snowbanana: 樓上不要自己加戲,哪一句說到低階人力媲美台積電工程師…3F 07/19 20:55
Arnol: 原文自己寫 低階工作消失 人才往高處走 完成高附加價值
3F你不要自己戲沒看就說別人加戲XD5F 07/19 21:27
jodawa: 人才的流動和改變不是瞬變的 是漸變的7F 07/19 22:00
yylane: 文章在講人力結構的改變,一樓直接當成整批人挪往高處,還好意思說人家邏輯怪,自己理解能力才太差吧8F 07/20 00:17
FXW11314: 其實低階產業也未必會完全消失,而是會漲價到足以支撐基本薪資。所以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都靠北貴,因為人家已經產業升級完成了,但是這種服務業又是剛性需求而且很難被外國進口替代。所以同樣端盤子,他們的服務生賺得就是比開發中國家多10F 07/20 00:36
wayne071510: 少子化工資不提高 誰要來做15F 07/20 04:54
Arnol: 高低附加價值都是相對的,所以永遠都有低端工作,經濟學101這個..你們真的要好好想想經濟學與貨幣的本質是什麼
人要過得爽,唯一辦法就是讓相較你低產值的人做事情服務你如果大家產值一樣高,代表你的工作不足以支撐更多服務
意味著你只好事事都自己來因為完全叫不動別人
這種基本東西不需要講吧
唯一讓全體人類都受益的只有效率與科技的進步16F 07/20 10:45

--
作者 jodaw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