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sundaybaron (  NN￾ ￾N￾ﳿﰩ
標題 Re: [請益] 台灣受雇中位數 大輸美日韓星港?
時間 Sun Dec 10 23:46:23 2023



    不好意思,如果跟股版關係不大可以刪文。

    只是我想拋磚引玉討論一下一個邏輯問題。


    針對移工問題看到大家討論這麼多,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好像都沒有認真提過一個點。


    一個單純邏輯的問題而已,也許是做的工作不同有些人沒體會。

    不過我常看到一個說法就是針對本勞不願意做的工作,

    只要給予足夠的薪水就一定會有人做。

    姑且不論我認為會有些工作就是沒有人願意做這點,單就數字上來看邏輯就有點問題。

    我就想問,例如我們公司現在的作業員好了(切魚殺魚),

    目前我們公司作業員平均年齡應該有60歲,加班可以到四萬多不一定。

    大家認為要多少錢願意做? 5萬, 6萬, 10萬, 20萬?

    現在很缺人,所以10萬請本勞(沒有移工的情況下),會出現幾個問題。


    1. 唉唉,沒唸書的89切切魚就可以領十萬,我們大學生怎麼想?
       是不是沒個20萬我也不幹了,然後又沒有人要去切魚了(無限循環)

    2. 阿那這樣乾脆大家都不要念書,大家都當89就好(台灣會變怎樣子?)

    3. GG請不到人,整體台灣淪陷(然後再陷入無限循環)


    當然,事實上以上這些都不會發生,因為在發生前企業就會崩解。

    邏輯上這些就是沒有人幹,也沒道理薪水比白領高的工作。
    如果整個倒置過來,整個企業跟社會的邏輯會脫鉤,形成一個跟現在不同的氛圍。

    像我們這樣的傳產,本勞作業員平均年紀應該有快60。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這樣的公司五年之後會怎樣(反正我也不是老闆)

    兩百個員工,如果薪水往上+1萬/人,那就是營業成本+200萬。
    我是不覺得錢有這麼好賺啦...

    是說人力仲介好像沒有相關股票,如果不合版規可以刪掉。
    睡覺了,晚安。

    *因為工作的關係,今年去了日本跟加拿大。
    日本不要說超商了,基本上可以說服務業沒幾個本國人在做了。
    我看他們一個人要負責內場外場+點餐+結帳,感覺好可憐...

    加拿大服務業應該一半都是南亞移民,食品展滿滿的都是印度食品...


※ 引述《peggyfang (佩佩)》之銘言:
: : 每次這種比較
: : 感覺跟去澳洲當移工的吹捧者一樣
: : 倒不是覺得冥進洞執政多好
: : 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比的是什麼
: : 你一個月收入破百萬好了
: : 一個漢堡50萬
: : 你只能買2個
: : 你覺得這樣的月收入百萬有比較好?
: : 要把月收入弄漂亮
: : 靠外匯力量把物價、收入同乘2倍
: : 哇!台灣中位數馬上變9.2萬
: : 能買的東西一樣那麼少
: : 冥進洞一直在調高基本工資
: : 根本就是在幹這件事
: : 一個月的收入沒有辦法買的比外國多
: : 月收入破兆也只是個笑話
: : 至於去外國當移工
: : 然後吹捧外國清潔工年薪8萬鎂
: : 比台灣清潔隊笑死人的年薪好
: : 殊不知人家貧窮線是9萬鎂、10萬鎂
: : 買不起、用不起的、享受不起的東西
: : 跟台灣差沒多少
: : 這跟陳松勇捐區區200萬給照顧她的移工
: : 讓她在家鄉瞬間變成有錢人
: : 根本一模一樣
: : 平均購買力才是人民生活的感受啦
: : 年薪50萬十年就買的起房
: : 比年薪百萬一輩子也買不起房
: : 前者比後者幸福的多
: 要算購買力很簡單
: 購買力有兩個版本
: 一個是 資方+勞方 大集合的總購買力
: 一個是 單純勞方 的購買力
: 要算購買力之前 首先就要知道購買力的「公式」
: 講了PPP這麼久 連「公式」都不知道 那不就太可笑了
: PPP很簡單 就是IMF有個ICP計畫 他會調查全世界各國一籃子的物價
: 並把美國物價設為 1 而其他國家物價相對於美國是多少 比如說這個值是p
: 然後這時候IMF再把 人均GDP 除以 p 就得到一個值稱作「人均PPP」
: 因此 你會發現 美國的人均GDP 始終等於 他自己的人均PPP
: 廢話 因為美國的物價假設是1 而公式 人均PPP = 人均GDP/1 = 人均GDP
: 所以美國的人均GDP 和 人均PPP 永遠一模一樣
: 以上的知識有了 那要去哪裡查詢 IMF調查的物價相對指數?
: 根本不用查詢 因為聰明的你就會知道
: 當你有一國的 人均GDP 人均PPP數值 藉由上述公式 就能算出這個物價相對指數
: 人均PPP = 人均GDP / p
: 移項
: p = 人均GDP / 人均PPP
: 比方說
: 台灣
: 人均GDP = 32339 人均PPP = 72485  物價指數 = 32339 / 72485 =0.44 (US=1.0)
: 韓國
: 人均GDP = 33147 人均PPP = 56709  物價指數 = 33147 / 56709 =0.58 (US=1.0)
: 日本
: 人均GDP = 33950 人均PPP = 52120  物價指數 = 33950 / 52120 =0.65 (US=1.0)
: 香港
: 人均GDP = 51168 人均PPP = 72861  物價指數 = 51168 / 72861 =0.7  (US=1.0)
: 新加坡
: 人均GDP = 87884 人均PPP =133108  物價指數 = 87884 /133108 =0.66 (US=1.0)
: 美國
: 人均GDP = 80412 人均PPP = 80412  物價指數 = 80412 / 80412 =1.0  (US=1.0)
: 由上面可以知道:
: 物價: 美國(1.0) > 香港(0.7) > 新加坡(0.66) > 日本(0.65) >韓國(0.58)>台灣(0.44)
: 本系列薪資中位數數據:
: 美國(13萬) > 新加坡(12萬) > 香港(8萬) > 日本(6.5萬) > 韓國(6.2萬) > 台灣(4.6萬)
: 開始計算勞工PPP購買力
: 勞工薪資中位數PPP = 勞工薪資中位數 / 物價指數
: 美國勞工PPP   = 13萬 / 1.0  = 13萬
: 新加坡勞工PPP = 12萬 / 0.66 = 18萬
: 香港勞工PPP   =  8萬 / 0.7  = 11萬
: 日本勞工PPP   = 6.5萬/0.65  = 10萬
: 韓國勞工PPP   = 6.2萬/0.58  = 10.6萬
: 台灣勞工PPP   = 4.6萬/0.44  = 10.45萬
: 結論:
: 勞工購買力PPP排名
: 新加坡(18萬台幣)>美國(13萬台幣)>香港(11萬台幣)>韓國(10.6萬)>台灣(10.45萬)
: >日本(10萬)
: 資方+勞方 總購買力PPP排名(即IMF公布的PPP)
: 新加坡(13萬)>美國(8萬)>香港(7萬)>台灣(7萬)>韓國(5.6萬)>日本(5.2萬)
: 可以看到
: 「台灣勞工PPP」只贏日本
: 但是「台灣資方+勞工PPP」卻瞬間上升到屌打日韓 甚至快贏香港了
: 這要說什麼? 這就是說台灣資方比勞工強幾千倍
: 台灣這國家是靠資方往上拉的
: 一但沒有資方的幫助 讓勞方互相PK 台灣勞工購買力只能小贏失落30年的日本
: 我這裡的資方泛指「房東 股東 老闆 老闆二代 股東二代 房東二代...等」
: 各國人均PPP和GDP採用自以下數據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capita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nominal)_per_capit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6.78.134 (臺灣)
※ 作者: sundaybaron 2023-12-10 23:46:23
※ 文章代碼(AID): #1bTTrHWn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02223185.A.831.html
※ 編輯: sundaybaron (218.166.78.134 臺灣), 12/10/2023 23:48:21
pujos: 現實是薪資本來就跟缺工無關,但是這種政治不正確的事,會掉選票的,沒人會公開說
薪資多寡只是把人從A挖到B,該缺人的地方一個不少要解決就兩個方式,要供給面增加,要嘛就排隊撐,但是講出來誰能接受1F 12/10 23:49
KrisNYC: 日本是非常嚴重的結構問題 但台灣有類似的狀況
最終端能接受的價格因為收入的關係只有ooo
所以你說的便利店沒有辦法給出更高的價格去請人6F 12/10 23:51
pujos: 只想聽假話,那...就會有人講假話給你聽9F 12/10 23:51
KrisNYC: 基本其他國家就是我管你的我就漲價 你買不起你的事我營收不夠我就關店 這樣的搞法10F 12/10 23:52
acidrain: 本勞加薪/請外勞/外移 三種解 台灣1990年代喜歡外移12F 12/10 23:52
KrisNYC: 但日本有國土廣闊和類似台灣的那種我就是某些地方13F 12/10 23:53
acidrain: 但現在腳麻的喜歡請外勞 一的選項就不用想了14F 12/10 23:53
KrisNYC: 必須開著來維持我拿到的xxx補助資格和地方政府關係其結果就是政府開放你用底薪去請外籍勞工
裡面包含著一些保持偏遠地區的基本生活機能的意義在基本上台灣人去長住過外國的 都會很懷念711
你生活大小事便利店能幫你解決75% 這有社會福利意義15F 12/10 23:53
yoyun10121: 嘴砲的會喊白領加到二十萬就好, 反正錢不是他出的20F 12/10 23:56
no2muta: 所以餐飲 工地 房務基層都一樣沒人幹 雙手一攤全部都找外勞?21F 12/10 23:57
sdbb: 認真文23F 12/10 23:58
OEC100: 你公司賺的多就提高金額,賺的少就收起來24F 12/11 00:02
taruru: 參考澳洲阿,農場跟屠宰都海外打工仔25F 12/11 00:03
peggyfang: 開放外勞是好的 台灣外勞要繼續開放到幾千萬個才夠26F 12/11 00:03
cblade: 外勞看護改本勞就動搖國本了
用講的高薪請本勞都很簡單27F 12/11 00:08
fatdoghusky: 你搞錯一件事情 從來都沒有什麼"道理"表明白領薪水應該高於藍領,所以你預設的情境1~3都是自尋煩惱
從頭到尾都是市場供需問題,你們公司可以靠切魚賺取多少利潤才決定了薪水的上限,但以就業者的角度來看一份工作除了薪資之外工作環境、未來性等等也都是需要考慮的點,所以切魚這種低階勞動未來性發展不高的工作應該要在本薪上有更高的提升才會吸引勞工去做而外勞因為他們的未來性不在台灣,所以比較更願意接受這種低階勞力的工作29F 12/11 00:12
julianscorpi: 開放外勞會有另外的問題 不過台灣還不用操心 已開發國家中台灣外勞不算多
如果搞到英法那樣每個火車站都跟中壢火車站再來擔心38F 12/11 00:17
ATF91: 為什麼藍領薪水就不能超過白領?舉例棒球選手是現場第一線執行者是藍領,教練是主管發號師令的人,還不是薪水比選手低還低很多,看該職缺創造多少利潤決定薪水上限
為什麼藍領薪水就不能超過白領?舉例棒球選手是現場第一線執行者是藍領,教練是主管發號師令的人,另外,怎有人覺得提高薪水該領域還是缺人?你薪水夠高可以把人才從其他領域吸過來啊,不然半導體怎吸引一堆材料,化工,土木等等科系的人來呢?41F 12/11 00:22
sanfan: 白領薪水的確沒有規定要高於藍領 但是是有原因的
以全世界的人口來說 能做勞力工作的比白領工作遠多說到底還是供需問題50F 12/11 00:25
good5755: 澳洲農場 殺羊牛的確薪水是10萬起跳...
澳洲有因此沒有發展高科技嗎? 墨爾本大學排名比
台大還前面 澳洲也是一堆新創公司53F 12/11 00:26
sanfan: 提高薪水本來就不解決整體環境缺工問題56F 12/11 00:29
peggyfang: https://reurl.cc/z60oep 這篇好文不能亡57F 12/11 00:29
Re: [請益] 台灣受雇中位數 大輸美日韓星港? - 看板Stock - PTT網頁版 低薪這現象在銀行服務的我每個月5號感受最深. 很多規模中小型的企業都是5號發薪,那天我會. 看到很多公司的薪轉資料,大都28k-45k之間. 我們分行有好幾家往來很久的忠實客戶,裡面. 服務10多年的員工雖然已經升到主管級了,但. 薪資還比不上我們公司八職等的行員,像公股. 銀行,中鋼台電,北捷,這 ...

 
sanfan: 會有那種論調的人只是從個體經驗出發 沒有考慮總體58F 12/11 00:30
mynumber55: 只會供給需求模型的咖要噴你了59F 12/11 00:32
IBIZA: fatdoghusky搞錯的是你 一份工作不是只有缺工就提升薪水  工作有它能創造多少價值  薪水不可能超過價值60F 12/11 00:33
mynumber55: 有種東西叫偏好,寧願三萬塊做產線,也不要公司出錢去學技術62F 12/11 00:34
IBIZA: 為什麼白領薪水高  因為他管幾十個藍領64F 12/11 00:35
ATF91: 你不是政府高官幹嘛管整體缺工問題?原po命題是解決殺魚作業員缺工,我認為增加薪資是可以解決該職缺缺工問題(年輕人看到未來薪水高就比較會進去該領域,其他相對低薪領域人被吸走就缺工,但能提高多少薪資還是看公司營運利潤)65F 12/11 00:35
fatdoghusky: 我推文不是講了公司可以靠切於賺取多少利潤才決定了薪水上限嗎...?70F 12/11 00:35
mynumber55: 不是哦,那這樣裝潢,土木一個月56萬,底薪服務業幹嘛不去做72F 12/11 00:37
IBIZA: 不只是利潤 而是這份工作的價值74F 12/11 00:37
mynumber55: 日落就休息,缺工業主也不敢吼你75F 12/11 00:37
fatdoghusky: 價值包含利潤 改用這個詞是比較正確 okok76F 12/11 00:40
sanfan: 原po問題本來就是總體啊 他是說所有缺工的行業77F 12/11 00:40
Brioni: 欸,所以文中這種勞力密集又利潤微薄的公司為何還在台灣?難道股版的人連淘汰低端產業釋放生產資源這種基本概念都沒有?78F 12/11 00:40
IBIZA: 產線可以外移  但很多服務業是沒辦法81F 12/11 00:42
Brioni: 「淘汰低端工廠,釋放生產資源」82F 12/11 00:42
IBIZA: 甚至一些食品產業鏈也沒辦法83F 12/11 00:43
bj45566: @good5755:拜託,澳洲的高等教育和學術水準本來就是狠甩台灣 N 條街好嗎... 澳洲有十幾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幾乎都是本土培育的),澳洲 Go8 聯盟的八所大學最好的幾家的是世界 top 30-50 水準,最最爛的一家 U Adelaide 也是輕鬆在所有的世界評比贏過台大(let alone 清交成,...)84F 12/11 00:43
sanfan: 問題因為不是所有產業都能外移吧 像是看護 旅遊業90F 12/11 00:43
Brioni: 服務業、建築業這種無法移轉的我認同引入他國勞動力,男前提是先把那堆低端工廠淘汰吧?
淘汰劣質工廠後讓市場重新分配勞動力,再來討論勞力缺口問題
做事總有先後關係91F 12/11 00:43
bj45566: 為什麼很多台灣人會有澳洲科學發展、高教水準不是很好(會拿來和台灣相比)的錯誤印象?96F 12/11 00:46
IBIZA: 問題就是產業沒有那麼簡單
大立光產線就有很多移工
其實台灣製造業開放移工的, 大概有兩種98F 12/11 00:46
Brioni: 關於農牧漁業能開到多高,參考澳洲打工人的回饋,再看看澳洲農牧產品的價格
GG確實血汗,但毛利高,對於多付點薪水毛利就變負的廠家,留著是要做啥呢1125F 12/11 18:00
h760108: 有葉味1129F 12/11 20:28

--
作者 sundaybaron 的最新發文:
  • +110 Re: [請益] 台灣受雇中位數 大輸美日韓星港? - Stock 板
    作者: 218.166.78.134 (台灣) 2023-12-10 23:46:23
    不好意思,如果跟股版關係不大可以刪文。 只是我想拋磚引玉討論一下一個邏輯問題。 針對移工問題看到大家討論這麼多,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好像都沒有認真提過一個點。 一個單純邏輯的問題而已,也許是做的工作不同 …
    1129F 138推 28噓
  • +8 Re: [新聞] 65歲還不能退休?柯文哲提「壯世代計畫」 - Gossiping 板
    作者: 59.125.143.10 (台灣) 2023-11-30 08:36:35
    50F 9推 1噓
  • +15 [新聞] 日本分析具影響力論文數 中國首度超車美國居冠 - Gossiping 板
    作者: 59.125.143.10 (台灣) 2021-08-11 16:12:07
    日本分析全世界2017 年到2019年發表的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其中前10%最常被引用、具 有較大影響力的論文數量,中國首度超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多。 日本放送協會(NHK)、 每日新聞報導,文部科學 …
    55F 20推 5噓
  • +6 Re: [問卦] 有沒有台語會在我們這代滅絕的八卦? - Gossiping 板
    作者: 120.128.7.38 (中國) 2013-07-12 22:00:26
    看到相當感興趣的議題 小弟也想參與一下討論 首先 語言本來就關乎著一個地區的人文發展及文化 關懷語言本身也是對人文的關懷 也因為愛鄉土 對於想用統一語言消滅當地人文特色的行為相當不以為然 關於閩南語的 …
    25F 6推
  • +148 Re: [新聞] 南韓 躋身已開發國 - Gossiping 板
    作者: 203.229.121.56 (南韓) 2012-05-29 12:03:36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頭條新聞及最新動態。尋找相關新聞報導、影音、照片和分析意見。 ... 思考了很久要不要發文,因為總覺得在這裡發文往往淪為口水戰。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 …
    223F 153推 5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