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imnemi (Nemi)
標題 Re: [問題] 發射衛星的警報
時間 Tue Jan  9 20:25:28 2024


報導者的新聞
可以參考看看

https://reurl.cc/QeWppo


#即時【國防部首度以國家級警報通知全台民眾「中國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Missi
le用字惹議,國防部道歉;專家:台灣急需在軍事機密與軍民溝通間找出平衡】

今(9日)下午3點17分,國防部以國家級警報通知全台「中國於15:04發射衛星,已飛越
南部上空」。但該警報以「衛星」開頭,同一封訊息內的英文卻寫著Missile,引發各界
關注。隨後4點15分,國防部才對外發布聲明稿致歉:「簡訊英文用語,因疏忽未同步更
新原系統用字」,國防部承認,未精準表達該物體是衛星,而非飛彈。


國防部也在聲明中說明,搭載衛星的推進器來自中國四川省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路徑為
飛越台灣本島南部上空,高度則位於大氣層外,國軍已周密掌握相關動態、軌跡。

同一時間,中國中央電視台則刊出即時新聞。央視稱今日下午3點3分「長征二號」運載火
箭搭載「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升空,該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根據中國官媒新華
社資料,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用於天文觀測,捕捉宇宙中星體運動時產生的的X射線(X-Ray
,俗稱X光)。


■ 中國衛星飛行路徑多次影響台灣,曾有經過台灣上空紀錄

這是中國自去年(2023)11月起發射的第11顆太空衛星,過去國防部皆在事後發布新聞稿
,未曾用國家級警報通知。在前10次發射中,共有3顆衛星的飛行路徑恐影響台灣,包含1
1月9日經過台灣上空、12月10日經過西南空域,12月30日經過東北空域,其餘7次的路徑
皆未靠近台灣島。而今日則是國防部第一次用國家級警報,也是第一次在聲明中提及,衛
星是「非預警」飛越台灣島南部上空。


但在3點17分當下,由於警報資訊模糊,行政院長陳建仁在立法院備詢時脫口而出「中國
射飛彈」,隨後才改稱口誤。而總統蔡英文當時正在高雄市三民區長照據點視察,則第一
時間回應:「這是衛星,不是飛彈,免煩惱。」


適逢選舉期間,本事件引發在野黨輪番砲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隨即透過競選辦公
室發布聲明指出,陳建仁的口誤已凸顯極為嚴重的國安問題,國安單位應在24小時內調查
「發射衛星變成發射飛彈?」造成誤判的原因,並公布真相。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是受訪時表示,應是陳建仁幕僚未仔細釐清訊息,這象徵國防
部與行政院之間的溝通缺乏制度,台灣和中國必須建立國安熱線。

■ 國防部未回應本次發布警報的原因

一位國安幕僚也不解:「為何這次警報會發成這樣?」他認為,國防部或許想提升民眾的
警覺心,但選舉時機敏感,警報內的中英說明也非常模糊,國防部此舉未考量到社會觀感
,反而對軍民溝通有害。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發射的衛星在爬升階段並未「飛越南
部上空」,但距離很接近恆春半島。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分析,若國防部公布的資訊太過迅速、詳細,
恐讓中方藉此推敲台灣的雷達偵測能力、範圍、技術;但國防部若過度隱匿資訊,則可能
讓民眾反彈,「這是國防部的兩難」,台灣急需在軍事機密與軍民溝通間找出平衡。


至於前幾次掠過台灣空域的衛星發射未發布警報,今日卻有不同規格處理?林泰和表示,
有可能本次偵測的飛行高度比前幾次低,標準應是以位於海拔100公里高,區分太空與大
氣層的卡門線為主,但因國防部尚未公布資料,他無法研判。


截至晚間6點50分,國防部仍未回應本次特地發布警報的原因。

■ 裴洛西來台期間,軍方未發布中方發射飛彈訊息引發抨擊

與本次相對安全的「衛星」風波相比,上一次中國發射有可能搭載火藥的「飛彈」案例仍
不遠。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期間,中國解放軍發起
圍島軍演,更發射飛彈「飛越台灣上空」,當時國防部未在第一時間對外說明。


由於2022年解放軍試射的飛彈中,有5枚落入日本經濟海域,隨後日方公布此消息,並揭
露有4枚飛彈落在台灣東部外海,不少軍事專家都認為國防部粉飾太平,國防部才出面回
應,並稱「飛彈發射後之主要飛行路徑位於大氣層外,對飛越之廣闊地面區域並無危害」
,與日本相比差距之大,當時也引發社會輿論撻伐。


以日本常遭遇北韓發射衛星為例,日方會透過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提醒受影響
地區,該警報分為地震、海嘯、火山噴發、惡劣天氣與「國民保護」五種類型,國民保護
類包含了飛彈或恐怖攻擊等國安資訊。


去年11月21日,北韓衛星在升空階段行經沖繩外海,日本政府便發訊提醒民眾,因應有碎
片掉落的可能性,應盡快躲至建築物內。當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出面聲明,日方的防空
系統皆為此加強運作,應對任何「意外狀況」發生。


中國便曾發生衛星發射意外,1996年西昌中心發射「國際通信衛星708號」僅22秒後,該
衛星便墜落爆炸,造成鄰近村莊6人死亡、57人受傷,炸毀80餘間民房。2023年4月16日中
國發射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時,也有推進器殘骸墜落台灣北部外海,導致33架次民
航班機為此改道。


飛行器研究專家、《全球防衛雜誌》主任宋玉寧指出,衛星進入太空前,必須先搭載在「
推進器」上飛行,這段爬升過程的確有風險;而Missile一詞廣義上雖能代表有導引能力
的推進器,但「通常專指搭載火藥的軍事武器」,國防部未來應更審慎考慮用字,避免造
成民眾誤解。(文/許詩愷、嚴文廷;攝影/林彥廷、AFP)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s://bit.ly/2Ef3Xf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10.128 (臺灣)
※ 作者: hiimnemi 2024-01-09 20:25:28
※ 文章代碼(AID): #1bdJiwMp (Tainan)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704803130.A.5B3.html
※ 同主題文章:
01-09 15:19 Bignana
Re: [問題] 發射衛星的警報
01-09 20:25 hiimnemi
njunju: 應該要以卡門線為主來判斷是否發台灣警報 我意見也是這樣假如不是定義卡門線 那 200~800km處未來會有很多低軌衛星每天都在經過台灣
發射火箭和導彈技術其實是同源的 所以國防系統如果敏感到有偵測 其實是好事 但警報系統基本邏輯應該要檢討一下 並讓民眾了解避免恐慌1F 01/09 21:27
weed222: https://i.imgur.com/o5YNx8N.jpg
都大氣層外了,發屁發7F 01/09 22:22
[圖]
MONEY543: 國家級警報根本不包含衛星發射好嗎9F 01/09 22:24
hinajian: 防空警報的發送四原則那邊應該可以做修改更周全
把飛彈飛越和火箭飛越都明文規定成一件事10F 01/09 22:30
njunju: 看這篇是 沒公佈高度 不知道有沒有在卡門線內
導彈技術跟發射火箭其實相近 所以台灣才會被美國禁止發展發射火箭技術20幾年,直至中美關係緊繃,但台灣還是被限制跟承諾不發展軍用火箭才被美國同意發展火箭 現在連南北韓都有發射火箭技術了 台灣未來要追趕也是要很拼
國際共識 2034年就無法再自由發射中低軌衛星
其實也可以把衛星當成速度達到每秒7.5公尺以上 拋物線運動變成圓周運動 跟長程飛彈原理相近 但拋物線就變短中程飛彈我看1. 國防部還在確認軌道資料、比對其它衛星資料
2. 廠商設的國家警報的發射邏輯,其實跟颱風防災警報一樣常常軟體設定邏輯太過簡單 沒靠人卡管 誤發頻率會比一般人想像還高12F 01/09 22:34
smallreader: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7445/7445215.jpg都想太多 一張圖就說明為什麼要示警了
飛多高有沒有超過大氣層以外 跟會不會可能有殘骸掉落是兩回事 今天示警的是針對不可預測的殘骸墜落一事今天換成美國也一樣 starship的IFT2 從boca chica飛出去 爆掉碎片掉在巴哈馬還是更遠地方(debris field)所以盡量都是瞄準海峽去通過 他們是正正當當的航太計畫 又不是北韓那種整天刷存在感的傢伙
https://sattrackcam.blogspot.com/2023/11/where-did-starship-fragments-end-up.html24F 01/09 23:56
[圖]
hiimnemi: 那些其實講這麼多 那些人只想酸而已還是不會看34F 01/10 00:39
MONEY543: 說這麼多,那十天前怎不發??35F 01/10 00:44
njunju: 其實我不大信是s大說的原因 因為2022發展穿越那次就沒國家示警 但難道上次飛但就沒可能中途掉落嗎 我反而覺得可能因為上次發生沒示警事件 不知道當時的檢討對策會不會導致這次儀器的示警 我以前在台北協助防災時就大概看過2~3次誤發 系統bug比想像多
這種警報常常是時間太短不可能人員判讀過 邏輯沒卡到一下就出去了36F 01/10 00:45
smallreader: @@ 系統誤判讓我想起幾個月前地震誤發的事43F 01/10 00:48
njunju: 我是覺得這事件是有軟體邏輯問題 不大是誰誰誰的陰謀 政府高層軟體能力沒那麼強可以設計這個
其實經常光系統測試時 就是廠商最容易誤發一些簡訊時候44F 01/10 00:50
bbbing: 中國的飛彈製作精良,不會有不可預測的事情47F 01/10 09:30
hinajian: 推樓上的反串姿勢相當標準48F 01/10 12:32
anedo: 對面打火箭也有水準了,還不是金胖子國能比49F 01/10 13:36
hinajian: 這麼有水準 https://i.imgur.com/SlTdFUn.jpg50F 01/10 14:35
[圖]
smallreader: 砸民宅新聞好笑
但另一方面就蠻井蛙 (小粉紅常笑的)51F 01/10 14:53
bbbing: 所以啦,衛星危險,飛彈安全53F 01/10 15:41
anedo: 內陸打的助推本來就會掉盡人事,不然有看東南亞五國靠夭嗎54F 01/10 16:14

--
作者 hiimnemi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