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plusplus426 (玻璃心安森)
標題 Re: [討論] 大職籃時代怎麼反而更慘
時間 Sun Oct  1 08:47:42 2023


P+
T1
SBL

台灣有那麼多人才庫嗎 ?當然沒有
職籃隊變多算是一種拋磚引玉的動作

但兩年多了顯然職籃水準是每況愈下

國際賽的表現是一代不如一代

還是回歸隊伍整併

建立完整的一二軍!

提高競技水準才有解

黃金世代老人到現在還在職籃橫行

就知道籃球斷層多大了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85.134 (臺灣)
※ 作者: cplusplus426 2023-10-01 08:47:42
※ 文章代碼(AID): #1b6C6mxt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96121264.A.EF7.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大職籃時代怎麼反而更慘
10-01 08:47 cplusplus426
outsi: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是基層上來的實力就很不夠了,職籃才三年你就想突飛猛進,按照行銷聯盟迷說的,養成哪有這麼快!!!1F 10/01 08:50
joejoe14758: 職籃三年總該有些進步吧 但也沒看到有進步阿 總不能是突然變強吧4F 10/01 08:53
outsi: 回歸隊伍整併就會強?這裏說可能又引戰啦,但是整個p只有富邦有戰力t講也只有中信海神,就算把剩下球隊本土濃縮成一隊還是不會贏這三隻啦
真正的問題在每一隊都是洋將做核心本土根本練折返跑的6F 10/01 08:58
joejoe14758: 所以職籃照舊這樣發展下去 本土就能變強?哪個點讓他們變強?11F 10/01 09:01
outsi: 進攻防守全都以洋將當核心,本土淪配角,我是很想想本土除了練折返跑還能練到什麼13F 10/01 09:03
cplusplus426: 整併就能減少洋將啊15F 10/01 09:03
outsi: 整併能減少洋將,但不會改變的是依舊洋將主宰戰局,想贏就是靠洋將,思維如果還是洋將競賽本土注定完蛋。但職業很現實沒成績就滾蛋
所以其實是無解,或是有個頭鐵的球團硬是要洋將配合本土16F 10/01 09:05
joejoe14758: 還有個很嚴重的問題 現在職業比賽真的太少了 有時候一週就一場比賽甚至沒比賽 先發好一點 板凳直接凍壞 再讓他們上場直接拉低強度一個檔次
完全是個惡性循環21F 10/01 09:11
outsi: 哦對,這確實。中信強虧強但其實能用就那幾個,板凳那些什麼也練不到久了上場一看整個廢到笑
這一點不得不稱讚海神老爹,板凳出來的不會讓你覺得這個人是在幹嘛,中信跟富邦的先發板凳落差太大25F 10/01 09:14
sunset02417: 搞清楚不是大職籃
細想大職籃時代之前 台灣的表現就已經下坡了
厲害的是所謂20年磨一劍應該要改成逢低買進30F 10/01 09:24
outsi: 因爲581後期開始就是誰的洋將請得好誰就是冠軍熱門33F 10/01 09:26
nvsr: 黑人說成了p+是為了提升台籃35F 10/01 09:26
seimo: 真的我看過太多說有洋將就能提升國際賽成績的理由。但是我綜觀沒有一個國家的職籃因洋將水準而能提升多少的….不然對岸中國cba能請的洋將基本上是最頂的。結果不也一樣? 哪有什麼成長。洋將就是一個幫助職籃賽事觀賞度提升的必要條件而已。36F 10/01 09:30
outsi: 說來諷刺,本土飛速成長的時代是581沒有洋將的時候(非反串),但觀眾嫌到流湯41F 10/01 09:32
acerttt: 沒錯,洋將(或是華裔外籍這種不能打國際賽的)使用程度與國家隊的強弱根本不是高度正相關,有影響但有好有壞,結果卻是拿這點來檢討
那個時代主因就不是沒有洋將啊,只是有點相關而已43F 10/01 09:34
outsi: 洋將使用程度跟國家隊有關聯啦,整個聯賽的洋將幾乎都拿著球,那請問本土要練什麼呢?47F 10/01 09:37
delhuang: 窄門才是精英聚集地 我們這種扭曲的隊伍數量 水準只會越來越低 反正球迷願意花錢進場看打鐵比賽 老子拿得到高薪 練什麼?49F 10/01 09:37
outsi: 不是不能找洋將還是該怎麽用洋將52F 10/01 09:38
acerttt: 當然有關聯啊,但不是沒有洋將就是本土拿球所以實力變強,而有洋將,本土變成配角所以實力差,這麼簡單粗暴的二分法啊...53F 10/01 09:38
outsi: 因為自從有了洋將,球團的持球分配更加粗暴56F 10/01 09:40
seimo: 說實在職籃場上洋將會給本土對到可以用擋拆走位換掉。真的要練也還好..然後洋將普遍打職籃都很聰明。為了成績要好一點。攻守上會有一個調整分配..盡量別犯規。這個跟國際賽差太多。職籃就是要讓個人技術跟體能提升最好場所。國際賽成績則是需要更多的選材組訓情蒐跟長期觀察配合才行。說完全沒關係也不是。但說國際賽要好就光憑職籃的發展&好洋將的競技水準。我認為真的沒辦法完全對上號。日本b聯賽也是一堆洋將霸榜。各隊球賽內容也不像日本隊。問題人家湊起來日本隊就是那個日本隊樣子啊。57F 10/01 09:40
outsi: 就能很簡單劃分了啊67F 10/01 09:40
acerttt: 而是像這篇寫的,職籃隊伍太多導致沒有競爭,替補都被吹成球星才是主因
洋將有選擇的...不是所有洋將都是霸球砍分型68F 10/01 09:40
JerrySloan: 請洋將是為了爭冠用的  不是來培養你年輕人71F 10/01 09:43
outsi: 沒錯,樓上的思維是對的72F 10/01 09:44
acerttt: 團隊型,苦工型洋將更能幫助本土球員成長,甚至連負重型(獅的太樂)都能讓球員自立自強73F 10/01 09:44
ZIDENS: 從你的說法看起來中信方向似乎是正解75F 10/01 09:45
acerttt: 請洋將是為了爭冠,但票房是靠本土,魔獸也就一時熱度76F 10/01 09:45
outsi: 就所以註定了台灣的本土要完蛋,因為根本都洋將在打,本土連插花都不算,甚至非關鍵時刻就是洋將守洋將了78F 10/01 09:45
acerttt: 所以中信的阿鼎阿巴西表現好啊81F 10/01 09:46
outsi: 我同意你的看法啊,但現實是在台灣這樣搞不是教練下台就是GM走人82F 10/01 09:46
acerttt: 那是短期啊...職籃本來就是長期事業84F 10/01 09:47
outsi: 那不該跟我說,我看到的是過去到現在台灣的球團甚至棒球那邊就是這樣玩的,只是籃球的影響比棒球更
中信若不是拿到金恩順利奪冠,這套打法最多再兩年就會被洗掉85F 10/01 09:48
ZIDENS: 反正結論上我不覺得"職籃"這種只是讓大家有球打的環境出現就會讓實力突飛猛進90F 10/01 09:50
acerttt: 籃球的洋將影響當然很重,但假使現在職籃規定,洋將不得超過兩萬鎂,那影響還會那麼大嗎?92F 10/01 09:50
ZIDENS: 實際還是要看下一批準備要進入這個職場的新血94F 10/01 09:50
acerttt: 職籃只是個環境,這個環境本來就是看要怎麼玩95F 10/01 09:51
ZIDENS: 任何產業剛出現的時候都是這樣 不是僅限籃球
所以我不懂抓著"有職籃了為什麼還沒變強"到底是什麼意思96F 10/01 09:51
seimo: 沒錯 有職籃本來就不等於變強。而且一陣子可能還是沒變強也是(如果你以國際賽來看)。整體還是要看球員基礎水準比較合理。而非國際賽99F 10/01 09:53
OforU: 職籃不必為國家隊服務 職籃本來就是一場秀102F 10/01 09:53
outsi: 大方向就是怎麼用洋將啦,你說的用薪資的關聯到找不是這麽有主宰性的洋將是其中一個半馬103F 10/01 09:53
seimo: 之前我也以為中華職棒很強。結果1998曼谷被日本業餘隊教訓。被韓國called 我才知道我們什麼都不行。自以為有職業(還已經9年了)就能變強。105F 10/01 09:54
acerttt: 假設球團老闆只想短期拿冠軍,那當然就會走成你說的樣子,但假設有球團老闆是為了國家隊選材養成,那就能提升國家隊實力了108F 10/01 09:54
seimo: 即便有老闆希望國際賽成績好也很難當作球團主旨。因為球員賺錢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啊。
除非老闆把籃協拿下來主導。才有機會。111F 10/01 09:56
acerttt: 職籃不用「完全」為國家隊服務,但也不可能完全跟國家隊切割,本來就是求取中間的平衡點
又是簡單粗暴二分法114F 10/01 09:57
outsi: 正解117F 10/01 09:57
acerttt: 棒協就是職業去拿啊,現在籃球就還沒到那一步118F 10/01 09:58
seimo: 組訓權等等都拿下。學隔壁辜董。但球員養成這個在籃球上個人認為以台灣目前選秀條件來說。是靠UBA在打底的。超過21歲以後的球員。三年內甚至兩年就能看到他未來的樣子了。
所以我現在就說2019後 基層棒球體能條件突飛猛進成長 作戰水準提升。這些是很清楚能看到跟2011-2018的基層前輩學長差距。中華職棒是得利於平鎮把野手的競技水準提升。所以很明顯投手都不行。進步不如投手。但是榖保現在在幫忙追上來。基層才是成長主119F 10/01 09:58
kentin: 竟然有人以為職籃三年就能飛天我真的笑了..美國隊今年世界杯表示:X129F 10/01 10:05
outsi: 我們拉回籃球,要做的就是兩個方向,但恰恰是最難的。1. 洋將使用方法要變。2. 學生籃球的養成不該是田徑隊的練法131F 10/01 10:06
ZIDENS: 位置不分是理想解
但到底要怎麼不分 籃協有辦法扛起官派教練嗎134F 10/01 10:08
seimo: 真的不能拿美國隊的例子啊。對方賭盤開出來多少?我們可是27.5 理論上沒贏25真的說不過去
主要是內容問題 這跟職籃沒有什麼相關問題。跟組訓教練問題比較有136F 10/01 10:10
acerttt: 我覺得要做的兩個方向是,1.把職籃減少到10隊,下一步減少到8隊並強化與SBL的合作.2就是換掉現在籃協那群人140F 10/01 10:16
crustancean: 本來就因為擴增,把一些要被淘汰的人找回來,是能進步多少?143F 10/01 10:24
Puffcute: 水準還是一樣低落 只能在國內搞的很厲害 難怪台籃讓人看不下去145F 10/01 10:28
outsi: 其實把那些人找回來也沒差別,球都在洋將手上147F 10/01 10:33
rl55586: 合併應該會比較強,競爭要起來,少沒實力的148F 10/01 10:36

--
作者 cplusplus426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