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tpiknow (H)
標題 [新聞] 中國電動車的崛起,可能引發下一個貿易戰
時間 Fri Jun 16 16:42:13 2023


中國電動車的崛起,可能引發下一個貿易戰

原文連結:https://bit.ly/43Jv1gq

 

原文內容:

當歐美日韓都將電動車當成該國未來重要產業之際,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崛起,讓中國成為
歷史上首次汽車淨出口國。這一趨勢如果持續擴大,勢必會成為新的貿易戰開端。

根據歐盟統計機構歐盟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汽車貿易數據,中國現在佔歐洲電動車進口的
近50%。由於歐洲人在2022年購買了約900萬輛汽車,其中12%或100萬輛汽車是電動車,這
表示約有50萬輛電動車是來自中國。進一步分析顯示,其中約一半是中國製造的特斯拉,
其餘則是其他中國品牌。


這一發展導致了歐洲和中國之間貿易的重大轉變。多年來,中國是歐洲汽車製造商的重要
市場。為了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歐洲汽車廠商在中國以合資方式生產中低價位汽車,至於
豪華車都是直接從歐洲進口。此前貿易差額約為30億至50億美元,對歐洲有利。


然而,在過去兩年中,這一平衡發生了變化,逐步降至20億美元。幾乎所有這些轉變都歸
因於歐洲開始進口中國電動車。中國顯然正在崛起,不僅在電動車生產方面,而且作為全
球出口舞台上的主要參與者。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種轉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亦可能升高貿易緊張局勢。如今中
美貿易戰已持續數年,分析師認為最新數據顯著增加了歐盟介入的可能性。

其次,本世紀中國在製造業崛起過程中的主要弱點之一是其公司無法樹立品牌。 許多消
費者購買了無數中國製造的產品,但我們能說出為海外消費者所熟知的中國品牌的不下十
幾個。可是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開始出現轉變,例如:Oppo、Vivo、One Plus、小米和

Transsion等品牌。

從學理上,品牌擁有者可以獲得更大的價值成分,獲得全球認可的品牌代表著經濟發展的
重要一步。中國汽車製造商現在似乎正在最富有的產業之一,且開始實現這一目標。

如果將電動車與半導體產業聯繫起來,那麼這一貿易數據具有兩個重要意義。 首先,電
動車需要大量的半導體晶片。由於電動車需要較多半導體晶片,且中國電動車價格通常比
較低,一旦販售不斷提高,勢必也將拉抬半導體晶片銷售


其次,從貿易角度來看,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的主要擔憂之一是盟國的參與意願。 為使
美國的制裁生效,美國政府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持,尤其是日本、韓國和歐洲。由於歐日韓
都是汽車工業所在地,所以一旦中國電動車威脅到這些國家的電動車產業, 這很可能會
鼓勵這些國家注意並更多地站在美國制裁的行列下。


總之,中國電動車甚至電池產業的崛起,有可能演變成下一個貿易戰的戰場,畢竟,各國
都不想成為汽車走入電動車之後,成為失落的王國啊!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電動車電池採購指南於4月18日新規生效後,美國電動車消費者買車
時,若要取得3750美元的稅額減免,電動車40%的電池零組件和關鍵原物料,必須在美國

或是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開採或加工。這會影響中國電動車進口,美國對汽車有嚴格的安全規範,而中國車必須要能符合。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作者: stpiknow 2023-06-16 16:42:13
※ 文章代碼(AID): #1aZ21dB3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6904935.A.2C3.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中國電動車的崛起,可能引發下一個貿易戰
06-16 16:42 stpiknow
segio: 不就因為老車廠抗拒轉變才被中國超越?1F 06/16 16:46
aggressorX: 早就引發了吧2F 06/16 16:46
segio: 後來發現趨勢不可逆才在那邊慢慢的做..
除了內燃機優勢外.老車廠能拿捏得很有限吧...3F 06/16 16:46
fit: 便宜倒貨是有可能被課傾銷,不過汽車業常在主要市場在地生產,這就可能避免了貿易戰5F 06/16 16:47
segio: 就像電腦如果邁入量子化.intel馬上就昨日黃花了..7F 06/16 16:47
charles0939: 中國有車用晶片嗎?8F 06/16 16:48
segio: 車用晶片不需要先進製程阿..9F 06/16 16:55
good5755: 特斯拉德國工廠啟用了 這數據未來會下降一半10F 06/16 16:58
jior: 早就開啟囉,中國電動車發展就像他們當初做手機一樣,而且電動車也把中國跟傳統德日韓車廠的起跑點拉近很多11F 06/16 17:25
chi17: 世界是不是怕了14F 06/16 17:26
jior: 不過中國電動車自己也是很卷,到最後誰會存活也不好說15F 06/16 17:34
deepdish: 冷飯熱炒 多久前就這樣說 然後呢17F 06/16 17:37
airnoon: 怕.jpg18F 06/16 17:37
elvis30901: 啊不是自由貿易?19F 06/16 17:38
ilovedirk41: 對台灣來說都是他國事務20F 06/16 17:40
godog: 中國車賣的好 就會引發貿易戰? 這個想法很阿Q
車賣不贏你 就不讓你賣 標準魯蛇一個21F 06/16 17:40
lfk: 取消2035禁售燃油車規定、取消電動車的補貼並比照燃油車開始徵稅,電動車就很難賣了23F 06/16 17:44
Sciarra: 不就歐洲車廠一堆要去大陸市場 技術被偷光光現在來不及了 自作自受25F 06/16 17:57
DYE: 5G賣不贏你 就不讓你賣 無誤 真魯蛇27F 06/16 18:02
ilovedirk41: 有啥技術被偷? y28F 06/16 18:03
DYE: 日本dram市占80%,賣不過就不讓你賣 真魯蛇29F 06/16 18:09
dai26: 歐洲車廠在還沒倒之前,隔壁日本可能先躺在地上了30F 06/16 18:31
sted0101: 偷什麼? 電動車技術?31F 06/16 18:35
deepdish: 這個網站就是廢文製造機
就問 美國 外國車 關稅收多少?笑死32F 06/16 18:36
skyangler: 品牌是影響購買意願的主要考量,不然特斯拉在中國早就玩沙了34F 06/16 18:56
JOHNJJ: 笑死,到時候政策轉彎,油車繼續爽賣。36F 06/16 19:00
SALEENS7LM: 喔37F 06/16 19:13
airnoon: 補噓,推自己家的文章不用註明的喔38F 06/16 19:18
hanchueh: 很明顯中國當初給特斯拉很多優渥條件就是為了出超39F 06/16 19:21
vovoson: 中國很聰明啊 幹嘛要傻傻的跟日本歐美拼油車? 人家技術高到沒邊 直接轉戰下個時代的市場40F 06/16 19:28
Brioni: 對消費者來說多一個競爭者是好事42F 06/16 20:09
ASKA: 中國最厲害的就是內卷。感覺會自己人殺自己人還拖一堆車廠下水。43F 06/16 20:16
pf775: 中共電動車跟手機一樣以量取勝
有錢人還是只會買特斯拉45F 06/16 20:17
DYE: 2023 Q1 Taycan 銷量9152,ModelS+X 1069547F 06/16 20:41
annzheng81: Byd 的混動車後輪軸斷的問題不知道解決了沒啊48F 06/16 21:05
sazabik: 台灣還在因為既得利益的車廠在那邊擋中國車49F 06/16 21:28
TRYING: 便宜的黃猴子不找 要找會罷工的黑猩猩 我再看看美國有多少白猿企業主承受得起50F 06/16 21:29
hanchueh: Taycan 是包括 CT 嗎52F 06/16 21:31
lovelva00: 不就他們歐盟自己在那邊愛搞碳排放環保XD 結果死自己家產業XD
慢慢轉型搞不好還不會怎樣53F 06/16 21:37
leaveleft: 中國偷誰的電動車技術??56F 06/16 21:46
hanchueh: 當然是特斯拉啊57F 06/16 23:08
DYE: 中國車廠沒有哪家大的用圓柱電池,中國車廠也沒有58F 06/16 23:17
ohlong: 有點常識的就知道電池專利對岸綁一堆好嗎59F 06/16 23:17
DYE: 用全視覺方案。還有什麼是特斯拉特色?60F 06/16 23:17
ohlong: Sic也是八吋量產了 tesla才改口用igbt61F 06/16 23:18
DYE: 副教的底層想法應該就是只要做電動車就是學特斯拉。才會說出別人幹嘛跟特斯拉搶電池資源。62F 06/16 23:21
ohlong: 最近看福特GM都投誠就知道elon用親中這招逼拜登投降了 不然本來資源跟退稅都偏傳統車廠 elon會回頭顧自家人的64F 06/16 23:22
DYE: 不過話說回來,BYD在07年就公開說要做全電動車,特斯拉最早的車在08年才上。說BYD學特斯拉做電動車也說不過去。67F 06/16 23:26
stkoso: 憑中國人的德行 說沒學是騙小孩子吧
以中國政府的能力 上海工廠裡有什麼東西他不知道?70F 06/16 23:34
DYE: 你要看特斯拉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然後看其他車廠有沒有複製一樣的東西去。不然學怎麼裝螺絲車輪才不會掉嗎?
如果說特斯拉的價值是在一塊大平板,那的確很多車廠學去。72F 06/16 23:45
elvis30901: 中國電動車到底哪裡偷特斯拉了
電池電機電控到車身,甚至智駕方案都不一樣77F 06/16 23:52
DYE: 這樣說得好像中國只有一間車廠,事實上當然不是。以前如果說中國電動車,那可能會拿蔚小理來做例子,但現在是BYD是主流。比亞迪以前是電子公司,可能更接近鴻海那樣,但是他有做電池,他就是為了做電動車才先做汽油車。他一開始做的車很爛也很多鳥事,那時也沒人相信20年後能一年賣200萬台。比亞迪的想法完全就是把車子裝上電池,而特斯拉是把電腦裝上輪子,所以是根本上不同的。
再說蔚小理,理想的核心是增程式,這當然跟特斯拉不同。蔚來的核心是換電,以及服務上,這跟特斯拉也是完全不同。小鵬是最接近特斯拉的,小鵬主力就是放在自動駕駛上。
先不說純視覺與光達加地圖等的不同,特斯拉的核心是在利用人類的駕駛行為上傳去訓練AI。這件事小鵬明顯是學不了的。79F 06/17 00:53
CORSA: BYD電動車之前是把主力放在營業車 跟特斯拉一開始是放在有錢人專屬轎跑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營銷
所以BYD一開始的品牌價值是走親民路線 但因為營業車輛是很注重妥善率的 只要一故障就是讓業主損失營業收入 所以對妥善率的要求就會被更加嚴苛對待
而特斯拉一開始試放在有錢人的專屬轎跑 但有錢人的車不會只有一台 這台壞了就換另一台開 對妥善的要求自然就沒有像營業車輛那樣的嚴苛了
這也導致現在中國市場對BYD的信任反而比特斯拉還高94F 06/17 02:30
coox: 說個笑話:中國市場對BYD的信任比特斯拉還高103F 06/17 08:28
syterol: 電動車本來就不太會壞啊,只要維修量能做出來就贏特斯拉了104F 06/17 08:46
SkyIsMyLimit: 捲啥小 說競爭很難?106F 06/17 11:39
gostt: 台灣塔綠班又不進  沒有幫助107F 06/17 12:50

--
作者 stpiknow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