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idder (dider)
標題 [新聞]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
時間 Thu Mar 14 17:19:41 2024



原文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7/7826625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 商情 | 經濟日報
[圖]
台灣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但車價不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都包含了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有立委或民眾質疑車價過高,呼籲調降整車進口關稅,但其實,在進口車稅賦中,最重的是貨物稅、其次才是關稅。也因此,就短期稅制改革,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

 

原文內容:
2024/03/12 20:28:23
經濟日報 陳志光

台灣汽車價格居高不下,最近再度成為熱議焦點,但車價不論是國產車或進口車,都包含
了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有立委或民眾質疑車價過高,呼籲調降整車進口關稅,但其實
,在進口車稅賦中,最重的是貨物稅、其次才是關稅。也因此,就短期稅制改革,車輛公
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依目前稅制,進口整車關稅稅率17.5%、國產車的零件進口關稅平均也約10%~15%(引擎關
稅為17.5);至於貨物稅及營業稅,進口車和國產車都是依據引擎排氣量不同課徵
25%(2000 c.c.以下)及30%(2000 c.c.以上)貨物稅、及5%的營業稅,若300萬元以上的高
價車,則再課徵10%特種貨物稅(奢侈稅)。

以公會觀點,若調降進口關稅稅率,進口車的得利遠大於國產車,將進一步取代國產車,
在台灣汽車市場規模小的不利條件下,形同讓進口車挾其規模絕對優勢進入,對國產車整
車及零組件業者以及背後約三十萬家庭的生計帶來巨大衝擊,造成社會動盪;而且假使國
內不再有國產車,未來進口車價格無以制衡,民眾未必真能得利,政府須慎重權衡得失。

再從台灣整體產業利益來看,汽車工業為工業的火車頭,一輛汽車由眾多零組件構成,產
業鏈相當龐大,牽動相關產業非常廣,如鋼鐵、石化、橡膠、機械、電機電子等,汽車產
業的技術發展,可帶動其他眾多產業的轉型升級,以智慧電動車為例,其中包括許多科技
產業新技術與新產品的運用,汽車電子成為許多高科技廠商積極發展的新藍海,正可發揮
台灣ICT產業優勢。另外,在自動化設備、精密加工及新材料等重要產業領域,亦復如此


因此,保持台灣在地汽車工業的合理生存空間,對台灣整體產業將帶來重要貢獻反之,若
台灣汽車產業出現空洞化危機,便將為在地工業發展帶來影響深遠的不利發展。

車輛公會分析,再從消極面來看,台灣正申請準備加入CPTPP,未來加入CPTPP後,將依照
CPTPP談判的期程降税,如果台灣自願提早降低整車及零件關稅,政府不但將失去談判
CPTPP的協商籌碼、造成其他產業不利影響,以及額外減少稅收,甚至可能造成汽車產業
瞬間崩塌出現失業潮的社會問題。

據此,車輛公會建議就短期稅制來說,應以負擔更重、對產業影響較小的貨物稅改革為優
先,尤其淨零碳排是未來國家要走的方向,政府政策上應透過貨物稅條例的修正調整,引
導國內車輛業者朝向電動車或氫能車等新能源車發展,以實現運具電動化的政策目標。


長期來說,則由產業界與政府共同思考提出完整而前瞻的車輛產業發展政策,帶動國內車
輛產業與ICT電子產業優勢結合,建構出完整的智慧電動車產業供應鏈,並同步朝向國際
市場發展。


車輛公會強調,未來仍將持續積極配合政府共同推動未來車輛產業的各項政策,協助產業
轉型升級,在車輛電動化、智慧化等方面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提升整個產業的附加價值
,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下,走出一條創新的道路。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進口車稅就是這麼高

    各位盤子 不降稅是為了CPTPP談判

    30萬個家庭選票在這邊

    有哪個政府敢降稅

    請繼續保護國家汽車慘業  洩洩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75.25 (臺灣)
※ 作者: didder 2024-03-14 17:19:41
※ 文章代碼(AID): #1byi4mez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10407984.A.A3D.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短期稅制改革 車輛公會建議以貨物稅為優先
03-14 17:19 didder
riripon: 就是少數既得利益者在限制進口 缺乏競爭才會端一堆*1F 03/14 17:25
DSAndres: 大違停時代2.0啟動 讚讚讚2F 03/14 17:26
A80211ab: 降可以 買車要有停車位何時推動?3F 03/14 17:30
windlll: 算法要改,誰TMD用累乘的方式算4F 03/14 17:33
metroid0104: 連車廠也能拿CPTPP出來豪洨5F 03/14 17:33
godmanntut: 整天就30萬人工作機會,你們這些車廠有本事進口
料件少用一點啊6F 03/14 17:35
ilovedirk41: 蠻好奇三十萬是怎麼算的8F 03/14 17:35
atgo1207: 先稅制透明化好嗎 給消費者知道花的錢多少是繳給政府 不然降稅車廠一樣開芭樂價宰消費者9F 03/14 17:40
banbanzon: 先公布未稅價多少 這可以先做吧?11F 03/14 17:47
neolin08: 還要多久12F 03/14 17:47
banbanzon: 真要改革貨物稅 就按有無車位分開課  有車位減至5% 沒車位重課100% 電車因充電樁會吃掉原本停車格搶佔停車資源  所以沒車位買電車要重課150%13F 03/14 17:51
lakb24: 去你的三十萬怎麼算的?16F 03/14 18:05
GLUESTICK: 其實是政府要爽收那些稅 太好賺了 被質詢直接裝傻17F 03/14 18:09
luckystrike5: 因為政府不收廠商也不會吐出來 那我幹嘛不徵稅18F 03/14 18:14

--
作者 didder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