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3-09-18 16:21:12
看板 PC_Shopping
作者 wolflsi (港都狼仔)
標題 [心得] 顯示卡安裝方向對溫度的影響
時間 Sun Sep 17 13:29:59 2023


顯示卡安裝方向對溫度的影響

前一陣子在測試顯卡採用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的機殼時,發現到顯示卡的溫度表現異常,
於是針對相同硬體配置,透過更改機殼擺放的方向來模擬顯示卡水平安裝、輸出埠朝下站
立安裝、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並觀察對GPU核心、Hot Spot(熱點)、記憶體溫度的影響

硬體配置: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Z790 HERO
處理器:INTEL CORE i9-13900K
處理器扣具:THERMALRIGHT LGA17XX-BCF改裝扣具
散熱器:NZXT KRAKEN ELITE 360 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記憶體:CORSAIR VENGEANCE DDR5-5600MHz CL36 32GB(2× 16GB)
顯示卡: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 24G
作業系統碟:WD SN850 1TB
電源供應器:MSI MEG Ai1300P PCIE5 1300W
機殼:Thermaltake CTE C750 TG ARGB(額外加裝CT140 ARGB White× 4)

機殼本身預裝3個CT140 ARGB White風扇,額外加裝4個CT140 ARGB White風扇,水冷排3
個120mm風扇自右側面進氣,機殼前方及後方共6個風扇為進氣,機殼上方1個風扇為排氣
,測試過程中機殼左/右側板、前/後蓋板會蓋上(拍照時會取下)。不過出線處位於頂部蓋
板,當機殼轉方向時為了接線方便會將其取下

測試時跑2分鐘FurMark,並透過GPU-Z記錄其GPU核心溫度、Hot Spot溫度、記憶體溫度

▼將機殼翻轉90度,模擬常見的顯示卡水平安裝,此時機殼底部/頂部風扇進氣,後方風
扇排氣

https://i.imgur.com/J60xlgr.jpg
[圖]
▼顯示卡水平安裝跑2分鐘FurMark的GPU-Z感測器資訊畫面
https://i.imgur.com/847PB4a.jpg
[圖]
▼將機殼翻轉180度,模擬顯示卡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此時機殼前方/後方風扇進氣,下
方風扇排氣
https://i.imgur.com/uZzS4zP.jpg
[圖]
▼顯示卡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跑2分鐘FurMark的GPU-Z感測器資訊畫面
https://i.imgur.com/VRzPQPs.jpg
[圖]
▼此款機殼正常擺放方式,為顯示卡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此時機殼前方/後方風扇進氣
,上方風扇排氣
https://i.imgur.com/9Mw0ar6.jpg
[圖]
▼顯示卡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跑2分鐘FurMark的GPU-Z感測器資訊畫面
https://i.imgur.com/V0Ia1Nx.jpg
[圖]
▼顯示卡水平安裝、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的GPU核心溫度曲線
https://i.imgur.com/8zFC5jm.jpg
[圖]
▼顯示卡水平安裝、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的Hot Spot(熱點)溫度曲

https://i.imgur.com/6ghko4K.jpg
[圖]
▼顯示卡水平安裝、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的記憶體溫度曲線
https://i.imgur.com/QPiRrbE.jpg
[圖]

心得:
顯示卡於水平安裝及輸出埠朝下站立安裝時,GPU核心/Hot Spot(熱點)/記憶體溫度表現
一致,但輸出埠朝上站立安裝時,GPU核心溫度高了超過10度,Hot Spot(熱點)溫度高了
超過15度,推測其散熱器的熱導管在站立位置且熱源在上方的狀況下會受到重力影響熱傳
導性能,若要採用顯示卡站立安裝的使用場合,最好要先注意顯示卡的熱導管是否會受到
重力及熱源位置影響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57.170 (臺灣)
※ 作者: wolflsi 2023-09-17 13:29:59
※ 文章代碼(AID): #1b1exPLs (PC_Shop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94928601.A.576.html
mrme945: 直接加10度以上,我以為顯卡安裝方向會影1F 111.71.212.177 台灣 09/17 13:33
mrme945: 響溫度只有特定型號會耶,狼大有機會測其
mrme945: 他款顯卡嗎
qpumaq: 感覺狼大測這張溫差那麼明顯跟這張熱管方4F 223.138.143.18 台灣 09/17 13:35
qpumaq: 向有關嗎?
LuckSK: 之前o11d evo GPU側裝看人測試也是溫度較6F 1.34.156.216 台灣 09/17 13:40
LuckSK: 高 機箱倒裝後IO朝下溫度就正常了
Fezico: 用上均熱版溫度還差那麼大啊?8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3:50
twosheep0603: 吊裝會變熱 倒裝IO口很難搞9F 42.73.70.233 台灣 09/17 13:54
wensety2007: 煙囪效應的殼就死熱一堆去了10F 1.175.173.160 台灣 09/17 13:54
Fezico: 煙囪跟顯卡吊裝應該是兩回事11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3:56
maplefoxs: rog 30系吊裝溫度高10度以上,40系好12F 150.116.67.58 台灣 09/17 13:57
maplefoxs: 像有改善
maplefoxs: 還是跟熱管技術有關
wolflsi: 魔龍4090只有熱導管+銅底板,沒均熱板15F 114.40.157.170 台灣 09/17 14:02
wolflsi: 手上有4070Ti,不過也是魔龍,沒其他家的
lazioliz: 都有關吧17F 116.89.143.146 台灣 09/17 14:02
Fezico: 魔龍沒均熱版啊...我以為都有惹...18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4:04
jjsts: 沒有逆重力熱管的顯卡 IO朝上是會這樣的19F 101.9.195.161 台灣 09/17 14:05
※ 編輯: wolflsi (114.40.157.170 臺灣), 09/17/2023 14:08:04
Fezico: 逆重力說破惹就是毛細現象,廣告詞而已。20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4:16
lazioliz: 基本上每家熱管都有用毛細吧21F 116.89.143.146 台灣 09/17 14:17
Fezico: 不過銅底直觸應該也不會輸均熱版(?)22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4:17
lazioliz: 均熱板跟熱管直觸有什麼不一樣?23F 116.89.143.146 台灣 09/17 14:18
god145145: 推 但是圖背景切掉太多 看了很久才看懂24F 114.26.15.246 台灣 09/17 14:21
wolflsi: 均熱板就是平面化熱導管,由熱點擴散至面25F 114.40.157.170 台灣 09/17 14:21
mayolane: 熱管直觸hot spot容易很高26F 223.137.90.103 台灣 09/17 14:21
wolflsi: 背景雜物太多所以沒拍進去(抓頭)27F 114.40.157.170 台灣 09/17 14:22
※ 編輯: wolflsi (114.40.157.170 臺灣), 09/17/2023 14:23:43
akiha: 會不會是因為朝下時,晶片相對偏下方,積28F 42.76.208.30 台灣 09/17 14:24
akiha: 熱比較不會影響
tsungg: 吊豬肉水氣在熱管底端流不上去吧?30F 114.36.211.103 台灣 09/17 14:26
god145145: 朝上的時候 機殼是直接放地上?31F 114.26.15.246 台灣 09/17 14:31
放機殼紙箱上,其他放置方向時用2個小凳子支撐,讓中間空氣可流通

取自TechPowerUp的MSI 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 24G散熱器背面照片
https://i.imgur.com/wWlmn0q.jpg
[圖]

銅底板兩組熱導管,左出8支直接往左側鰭片走,右出6支彎180度後到銅底板上方鰭片
https://i.imgur.com/rzUQwQ6.jpg
[圖]
※ 編輯: wolflsi (114.40.157.170 臺灣), 09/17/2023 14:40:01
god145145: 感覺風扇影響比較多 要請流力大師來解32F 114.26.15.246 台灣 09/17 14:31
LuckSK: https://youtu.be/1-JtIWdTJX0 這片也可以33F 101.10.110.224 台灣 09/17 14:44
LuckSK: 參考看看
bhmagic: 熱管垂直走尤其是熱源在上會比較難35F 76.82.233.154 美國 09/17 14:50
bhmagic: 冷水是用毛細爬回去熱源的
kenkuo1688: 推測試37F 42.77.167.143 台灣 09/17 14:53
bhmagic: 一些土共那邊的文章38F 76.82.233.154 美國 09/17 14:53
bhmagic: https://shorturl.at/DFG13
Fezico: 就我淺薄的見識,大銅底跟均熱板都是為了40F 118.231.138.104 台灣 09/17 14:54
Fezico: 提供一個相對平的接觸面用來導熱,熱管再
Fezico: 怎拋光平面都不會有有上面兩個來的平。
Fezico: 不過真的可能就跟對岸那篇講的一樣,冷凝
Fezico: 爬回去做熱交換太慢。水平安裝兩點距離一
Fezico: 定最短,故水平安裝溫度表現會是最佳解(?)
eu5566: 雖然在對岸論壇這已經是討論到爛了,不過46F 39.14.57.7 台灣 09/17 15:04
eu5566: 還是辛苦測試分享
jjsts: 抱歉先為剛剛草率的逆重力熱管推文道歉。吊48F 101.9.195.161 台灣 09/17 15:21
jjsts: 裝溫度較高的原因我理解的是:IO朝下時,
jjsts: 晶片熱源相對靠下,熱蒸氣順向向上,重力向
jjsts: 下,冷卻後液體流動也是順向向下;反之IO
jjsts: 朝上時,氣體蒸發不順,液體回流也不順。逆
jjsts: 重力熱管的毛細現象雖然不是決定性因素,
jjsts: 但優良的設計可以為後者較差的循環過程提
jjsts: 供助力。這是去年在組itx時做功課時看到過
jjsts: 的說法,並且告誡要「吊裝」建議一定要找
jjsts: 有「逆重力」熱管設計的顯示卡,印象中當
jjsts: 時符合條件的有包含但不限於EVGA。況且,
jjsts: 熱管不切開看看,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真的還在
jjsts: 用溝槽熱管。本人非專業人士,資訊都是網
jjsts: 路上學的,只是覺得能夠理解說法,如果有誤
jjsts: 也感謝指證教學。
Nyx591: 真的要垂直豎裝,IO務必朝下,散熱才會正63F 223.136.94.234 台灣 09/17 15:40
Nyx591: 常
a54732576: IO朝下,熱管液體容易往下跑到熱區吸65F 42.73.69.69 台灣 09/17 15:49
a54732576: 熱,反之熱區都是氣體,散熱效果就會
a54732576: 比較差
cylinptt: 中國那邊這塊評測蠻多的,好像只有少數68F 1.169.83.61 台灣 09/17 15:52
cylinptt: 顯卡可以IO朝上,例如七彩虹某個型號
a54732576: https://i.imgur.com/qlCx5XU.jpeg70F 42.73.69.69 台灣 09/17 15:52
[圖]
cylinptt: 說是有特別的技術可以不造成溫度上升71F 1.169.83.61 台灣 09/17 15:52
friedpig: O11D 帶起一波吊裝 然後就被發現一堆72F 125.228.96.10 台灣 09/17 16:05
friedpig: 顯卡IO向上有問題 現在CHH新卡幾乎都會
friedpig: 測一下吊裝狀況了
Windcws9Z: 推狼大75F 59.127.190.36 台灣 09/17 16:08
Windcws9Z: 銀欣烏鴉,底下是有3個18cm進氣
Windcws9Z: 狼大有想測試IO朝上,底下有風扇
Windcws9Z: 進氣的情況嗎
allancool500: 跟進氣關係超級小,不用測也知道結79F 126.78.35.240 日本 09/17 16:13
allancool500: 果
chadhsieh: https://i.imgur.com/AhZcs0a.jpg81F 122.116.169.39 台灣 09/17 16:15
chadhsieh: 我顯卡也是吊裝 上排氣 下進氣 沒有異
chadhsieh: 常的溫度
[圖]
kivx: 記得很久前就看過這類的分析文84F 114.33.151.131 台灣 09/17 16:25
kivx: 主要影響因子就是散熱器熱管的設計
friedpig: CHH吊裝都直接裸測架的86F 125.228.96.10 台灣 09/17 16:33
Aeryzephyr: 我的結論是 每人機殼與環境不同87F 36.236.240.137 台灣 09/17 16:41
Aeryzephyr: 不一定怎麼裝溫度會較低 自己試較穩
kivx: christopher有篇O11D EVO upright GPU的影片89F 114.33.151.131 台灣 09/17 16:53
kivx: 就有提到這個,有些卡IO朝上裝就會溫度較高
kivx: B站阿肯老師的O11D EVO評測文也有發現
laeva75: 有人測過CPU塔散倒立(CPU在上鰭片在下)92F 223.141.242.37 台灣 09/17 17:07
laeva75: 的影響有多大嗎?
comipa: 貓頭鷹原廠倒是有熱管方向的建議94F 220.133.98.140 台灣 09/17 17:23
blackway0226: 型號有差別 o11d官網有列出型號了95F 42.73.193.114 台灣 09/17 18:05
b325019: 簡單講就是熱管的毛細管壁結構會影響冷媒96F 223.137.187.229 台灣 09/17 18:11
b325019: 爬回熱點的效率,廠商預期你會用水平安裝
b325019: 自然就使用了比較簡單低成本的毛細設計
smallreader: 我媽問我為什麼要跪著看這篇推文99F 114.27.26.91 台灣 09/17 21:54
DkvupEX: 推100F 42.72.191.241 台灣 09/17 22:35
justicebb: 拆側蓋又會減10度101F 123.110.195.144 台灣 09/17 22:36
Fezico: 92f那個問題我個人猜測應該沒差,因為你鰭102F 118.168.52.55 台灣 09/17 22:40
Fezico: 片跟塔散風扇風流呈現的還是垂直面。真有
Fezico: 差可能就是風扇抽過鰭片的空氣溫度可能高
Fezico: 一點,如果抽風面下面剛好是顯示卡的話。
Fezico: 但實際還是要實機驗證就是
kaj1983: 看來以後上io的殼別買,買了也不要裝太好107F 36.238.117.109 台灣 09/17 23:09
kaj1983: 的顯卡
E7lijah: 也不是不能買 是買之前要先查好自己顯卡109F 27.247.10.28 台灣 09/17 23:33
E7lijah: 散熱偏好的方向
kaj1983: 那這要怎麼查?111F 36.238.117.109 台灣 09/17 23:34
kaj1983: 直接不買不是更省事?有這麼多正常的機殼
kaj1983: 可以用
Fezico: 會去找這種殼都有目的性,不能接受就不要114F 118.168.52.55 台灣 09/17 23:56
E7lijah: 你要這樣說 不是正常方向的機殼都不用買115F 27.247.10.28 台灣 09/17 23:56
E7lijah:  廠商也都不用創新了 舊的格式能用為何要
E7lijah: 改變
Fezico: 買就好。再不濟,改放水平就好118F 118.168.52.55 台灣 09/17 23:56
E7lijah: 要標新立異前做好功課不是基本嗎 然後去119F 27.247.10.28 台灣 09/17 23:57
E7lijah: 哪查 像聯力官網不就有相容性列表嗎
bjorn607: https://i.imgur.com/5KuEpa4.png121F 114.33.163.195 台灣 09/18 00:12
[圖]
as920909: 推 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觀念122F 36.225.159.161 台灣 09/18 00:51
kaj1983: 你創新你的,我買我的,不衝突啊123F 36.238.117.109 台灣 09/18 00:51
kaj1983: 況且機殼這種東西是能創新到哪去
Fezico: 幾年前FD內部五金架構才血洗機殼,這一兩125F 118.168.52.55 台灣 09/18 02:09
Fezico: 年換O11D一堆乾兒子,inwin這幾年再搞的組
Fezico: 合機殼,TT搞了個夾娃娃機,機殼沒法創新?
Fezico: 現在2.5/3.5槽位也不見得是必備,機殼未來
Fezico: 怎走還是看各廠能玩出什麼花來。Ridge那種
Fezico: 上下分層概念就很棒,但散熱就還要想方案
Fezico: 解決就是。
fanyuzeng: youtube看到一個加導風罩效果更顯著的132F 114.33.246.59 台灣 09/18 02:36
fanyuzeng: 影片
cat05joy: 上吊不是都要底下配強力噪音風扇嗎134F 220.136.227.59 台灣 09/18 03:53
Windcws9Z: 銀欣烏鴉 煙囪效應的機殼,底部都會135F 59.127.190.36 台灣 09/18 08:42
Windcws9Z: 配有進氣風扇
Windcws9Z: 有風流導熱就會有影響
Windcws9Z: 沒有啥不用測也知道結果,這種教授第一
Windcws9Z: 個當
jsbd215: 銀欣RV02E服役中,不過沒有用顯示卡,放140F 220.132.230.221 台灣 09/18 10:00
jsbd215: 公司當文書機,IO孔朝上真的不錯
daniel12447: 我自己是用REV300  還真的沒去特別142F 110.28.97.113 台灣 09/18 12:05
daniel12447: 注意溫度  跑遊戲目前是還沒遇到問
daniel12447: 題
damnedfish: 推測試145F 172.56.209.93 美國 09/18 12:14
wolflsi: 在另篇發4070Ti白龍搭Tower 200測試結果146F 27.51.81.153 台灣 09/18 12:16
LuckSK: 銀欣G1M IO朝上 底下一把18MM溫度依然很感147F 101.10.105.55 台灣 09/18 13:51
LuckSK: 人
sorrojvr: 推狼大測試149F 60.249.246.237 台灣 09/18 13:52
LuckSK: https://youtu.be/04WqSfCm7_0?si150F 101.10.105.55 台灣 09/18 13:53
kuroshizu21: 上面L大這個銀欣的殼感覺不錯151F 114.37.209.211 台灣 09/18 15:36

--
※ 看板: PC_Shop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48 
作者 wolflsi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