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5-03 19:45:00
看板 Warfare
作者 jimmy5680 (會飛的企鵝)
標題 [討論] 波蘭翼騎兵的輝煌戰績[2]
時間 Fri May  3 09:15:22 2013


[2] 貝奇納戰役

戰爭起因

1587年,史上最偉大的波蘭國王斯特凡˙巴托里去世。波蘭王位再次陷入搖擺不定的情況
,國會所選定的候選人有兩位,出生於瑞典的野心家齊格蒙特三世˙瓦薩(瑞典王子),以
及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天主教徒馬克西米連三世(家中三弟,條頓騎士團團長)。


經過混亂的選舉,齊格蒙特三世終於當選國王,但是反對派並不打算承認選舉結果,反而
向奧地利提議發動王位繼承戰爭。幾個月後,奧地利發兵北伐,由馬克米西連三世親自領
兵,希望能透過武力,把勢力範圍拓展到波蘭和立陶宛。


儘管奧地利看似勢在必得,擁有皇帝頭銜的哈布斯堡家主魯道夫二世庸碌無能,實際上並
未盡力幫助三弟,所以北伐軍只是馬克米西連三世自己的旗下部眾,而非全家族龐大的中
歐大軍。


奧地利軍隊首先攻下了柳博夫尼亞,在把這座小鎮當座橋頭堡之後,再向波蘭當時的首都
克拉科夫發動突襲。由於途中加入的反對派兵力不如預期,馬克米西連三世感到相當失望
。經過十月14日到十一月29日的對克拉科夫的失敗圍攻,馬克米西連三世退回奧地利邊境
,以等待更多的增援。


戰前情勢

波蘭王國的大指揮官約翰˙札莫厄斯基在1587年年底帶著大批波蘭軍隊從克拉科夫出發,
追擊撤退中的奧軍,國王和國會特別授予他跨過奧地利邊界、攻打西利西亞地區的許可。

札莫厄斯基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當時最有權勢的貴族,十年前打過利沃尼亞戰爭,其後成
為少數前任大指揮官還在世時就被提名的候選人,以擅長西歐攻城技術著稱。一個月前聯
邦能守住克拉科夫,正是因為他親自指揮。


札莫厄斯基原本認為己方軍力不夠充分,但是當他計算出奧軍的援兵會較早到達前線之後
,立刻下令把軍隊分成幾個縱隊全速進軍,每天前進大約24公里。一個星期之後,他在波
蘭南部的城鎮琴斯托霍瓦停下,重整各部隊,探查情況。


另一方面,奧軍在一月22日跨過邊界,回到奧地利境內。他們缺乏戒心,行動緩慢,自認
為已經脫離前線,在一處叫作貝奇納的小鎮東面紮營。

24日,在貝奇納的北方,波蘭軍隊從深夜的迷霧之中現身,化為惡鬼。

雙方軍隊

奧地利:步兵3290人(主要是西利西亞人、匈牙利人、摩拉維亞人),大約3200名騎兵,共
約6500人,加上四門重炮和一打以上的輕火炮。

奧軍之中包含了波蘭軍閥”惡魔”斯坦尼斯勞˙斯塔特尼斯基(率領600騎兵)和波蘭詩人
亞當˙札羅斯基。奧軍在步兵方面擁有優勢。

波蘭:騎兵3700騎、步兵2300人,火炮數不明,共計6000人。波蘭向來太依靠騎兵,步兵
稍顯貧弱,但是騎兵方面擁有優勢。

戰鬥過程

波蘭軍隊在黑夜裡接近奧軍之前都未被發現,因此能夠提早展開成三列戰鬥隊型,並且在
開戰時就已經延展右翼,包圍了奧軍的左翼,威脅奧軍撤退的路線。

迷霧散開之後,奧軍匆促列陣,深知不妙的馬克米西連三世下令進攻,混亂的通訊卻導致
匈牙利兵團的誤解和撤退,讓奧軍陣型大亂。統領波蘭左翼的將領乃是日後名揚東歐的斯
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他趁機揮兵進攻奧軍右翼,意圖驅散那些失去鬥志的士兵。

衝動的波蘭騎兵隊長們很像中世紀的騎士,先一步衝入奧軍之中和敵人一對一決鬥,他們
手下的翼騎兵隨後匆匆趕上,加入戰局。奧軍的中央(包括原本的右翼)和左翼抵擋了很久
,甚至好幾次幾乎要在肉搏戰中取得上風,但是札莫厄斯基巧妙的增援維持了波蘭軍的優
勢。


儘管平常被當作輔助兵員的波蘭步兵在這場夜戰中被賦予了較多的任務,決定勝利的仍是
翼騎兵,這些令人恐懼的騎士打垮了奧軍右翼的匈牙利騎兵,導致奧軍的全面撤退。一如
往常,波蘭騎兵的追擊造成了嚴重的死傷,許多撤退中的士兵開始無組織的潰逃。


結局與後續

經過一到兩小時的戰鬥,馬克米西連三世和他的殘兵敗將退入貝奇納小鎮。奪走奧軍火炮
的波蘭人把所有炮口對準了鎮上的建築物,但是在強攻開始之前,奧軍就宣布投降,結束
了王位繼承戰爭。


在這場翼騎兵與奧地利唯一的大決戰中,奧軍的損失約為兩千人,主動進攻的波蘭、瑞典
陣營則失去一千人左右。

馬克米西連三世在波蘭當了十三個月的客(俘)人(虜),最後在教宗和家人的斡旋下被高價
贖回,放棄爭取波蘭王位的他自此在奧地利當了多年的地方總督。他的保守思想對家人和
政策影響頗大,是引發三十年戰爭的原因之一。


齊格蒙特三世數年之後當上了瑞典國王,但是在內戰中失敗,被叔叔卡爾九世逐出瑞典。
瑞典和波蘭的友誼至此結束,成為此後數十年的仇敵。輝煌的翼騎兵即將面對曾經是友盟
的北歐民族,其未來至此仍是未定之數。


附註與預告

我正在思考這個系列文要寫哪幾場戰役,標準又是甚麼。
要有影響力?要有名將?還是要誇張的兵力劣勢?
前兩篇之所以選入是因為還沒想好,就先選時間最早,又已經可以寫的。接下來就要好好
挑選了。有想法的話請不吝賜教。

另外,大家可以說一下想要多看北歐雄獅一家人被打臉、戰鬥民族吃敗仗,還是異教徒遭
天譴,幫助我思考要多描述哪一條戰線。謝謝。

名詞對照與資料

齊格蒙特三世˙瓦薩 Sigismund III Vasa
馬克西米連三世 Maximillian III of Austria
魯道夫二世 Rudolf II, Holy Roman Emperor
柳博夫尼亞 Lobowla                              克拉科夫 Krakow
約翰˙札莫厄斯基 Jan Zamoyski                   利沃尼亞戰爭 Livonian War
琴斯托霍瓦 Czestochowa                          貝奇納 Byczyna
斯坦尼斯勞˙斯塔特尼斯基 Stanislaw Stadnicki
亞當˙札羅斯基 Adam Czahrowski
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 Stanislaw Zolkiewski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587-1588)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r_of_the_Polish_Succession_(1587-1588)
War of the Polish Succession (1587–88)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
The War of the Polish Succession or the Habsburg-Polish War[1] took place from 1587 to 1588 over the election of monarch after the death of King of Poland and Grand Duke of Lithuania Stephen Báthory. The war was fought between factions of Sigismund III Vasa and Maximilian III, with Sigismund eventua ...
 

貝奇納戰役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Byczyna
Battle of Byczyna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
Coordinates: 51° 6′48″N 18° 15′45″E / 51.11333° N 18.26250° E / 51.11333; 18.26250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26.205
Hartmann:大推,想看北歐雄獅被打臉的內容...1F 05/03 12:48
iamhm:馬克西米連三世這個名字好像世紀地國二的AI常常出現..條頓人2F 05/03 19:01
sayuki:推3F 05/03 19:24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4 
作者 jimmy5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