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3-09 09:02:14
看板 Warfare
作者 Nomic ((Nomis))
標題 Re: [問題] 戰象製造重大戰果
時間 Sun Mar  9 00:08:43 2014


    Osprey的New Vanguard系列有出一本《War Elephants》,滿簡明扼要的,可參
看。

※ 引述《baelrog (貝爾羅格)》之銘言:
: 歷史上馬戰車活躍過,接著功能被騎兵取代。而靠騎兵製造重大戰果的戰役不計
: 其數,於是我很好奇,歷史上有沒有靠戰象取得重大戰果的例子?
: 大象數量有限,又貴難養,被嚇到抓狂後更是六親不認,但在有大象的地方,通
: 常都會有戰象,這代表戰象有一定程度的實用。
: 在戰場上,馬匹已經是巨大而令人害怕的動物,大象的噸位又是馬的好幾倍。一
: 排馬騎兵衝過來,訓練有素的步兵陣列可以堅守陣地,但一排大象衝過來,很難
: 想像有誰能不閃尿而死守在原地的。
: 就算毫不動搖,也八成會被直接輾過去吧。
: 成年的非洲象體重最多可達到7000kg,這重量大概是5台半Toyota Corolla空車

    不過作為戰象用的是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象不太一樣…亞洲就是用印度象了。實
際體型都比較小。(不過農業民族光靠穀物吸收卡洛里往往弄得營養不良,體格也好不
到哪去就是。)


: 的重量。大象跑起來時速大約30公里。被一頭大象撞到,大概跟被貨車撞到差不
: 多。
: 如果將戰象集中運用,幾十頭大象朝一個點衝過去……

    嗯…越南好像有單純戰象組成的單位。我看潘輝注的《歷朝憲章類誌》第39卷,
裡頭有一份18世紀後黎朝鄭阮南北分治時的部隊番號清單,其中就有「左右前後象等
奇,每奇三百人」、「四中象等隊,每隊一百人」、「四內象等隊,每隊六十人」、
「四一象等隊,每隊四十人」之類的編制。又參看下篇: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131636967.A.C40.html
[隨劄] 安南象操 - 看板 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下面這段資料摘自(清)大汕厂翁著《海外紀事》(臺北,廣文書局,民58,pp.62-
63),是康熙年間(1684年)作者到越南的遊記。下面這段記述的是他與越南王一同觀禮
演習的部分──戰象的演習。 ...
 

    從上文來看至少操演是也是把大象集中起來(不過也就十頭)。

    乾隆征安南時就碰上了西山朝阮文惠的象陣而大敗。《大南寔錄》〈偽西列傳〉
寫道,阮文惠得知清兵入境後,在乂安三丁抽一,「得勝兵十餘萬、戰象數百匹」,
又分五軍出擊,有「前軍」、「後軍」、「左軍,水師屬焉」、「右軍,象馬屬焉」
,還有一支獨立的「象軍」。這篇史料沒怎麼記錄「象軍」的作戰,但是魏源《聖武
記》卷六〈乾隆征撫安南記〉是這樣寫的:


    「…阮氏諜知虛實,於歲暮傾巢,再席舉國都;而我(清)師方信其來降之誑詞,
宴然不知也。明年正月朔,軍中置酒張樂,夜忽報阮兵大至,始倉皇禦敵。賊皆象載
大炮衝陣,我師眾寡不敵,黑夜自相蹂躪…」


    大象衝陣連環圖:http://danchua.eu/1897.0.html

: 歷史上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都有配置戰象來對抗羅馬,有沒有什麼戰象活躍的例子
: 呢?

    不過我覺得越南應該是特例,東南亞這一帶如泰緬等國用大象也用很兇,可是看
起來拿來單挑的比較多,緬甸的《琉璃宮史》裡頭就很多定孤支記錄。以下各種定孤
支:


    http://movie.mthai.com/wp-content/uploads/2011/09/mu02.jpg
[圖]
 

    http://ppt.cc/OCP7
[圖]
 

    http://ppt.cc/FIhk
[圖]
 

    http://i187.photobucket.com/albums/x238/yutthatok/DSC_5190.jpg
[圖]
 

    這和戰場生態有關:雨林的植被。真正從沒人打擾過的原始雨林地面是很空曠的
,因為樹冠層都把天空和陽光遮住了,地面很難長出植物;但是在進行游耕、刀耕火
種的地方,雨林中經常會有一塊塊各種空地,分別是焚燒開闢過後一年、三年、五七
年後的植被,視游耕的頻率而定(一般說來隔上十年才種回同一塊地也很正常)。


    這樣一來地面的能見度就會處於一種每年程度不同且處處補丁的狀態,這使得戰
時一方面很容易被奇襲,因此怎麼獲取視野很重要;二方面很難排大陣,更難指揮。

    因應於此,一方面戰象通常會安派四本柱來保護象腿,免於奇襲。以下各種四本
柱(實際上不一定要四個,一二三皆可,要有人看管一下就是):


    http://www.dailynews.co.th/imagecache/670x490/cover/185796.jpg
[圖]
 

    http://ppt.cc/BEHO
[圖]
 

    http://ppt.cc/d-yA

    二來大象本身就提供了較高的平台,一可以提供視野,二可以作為指揮中心,讓
許多人看到。像上圖在象轎中拿孔雀羽毛扇的,他的作用就類似一般的旗手,負責傳
達號令;相對來說,指揮官可以坐象轎中也可以坐象頭,不過象轎裡比較顯眼,很容
易成為眾矢之的。


    最後補一張史上最有名的戰象對決(電影劇照。泰國最近幾年把納黎宣的電影當連
續劇拍,我已經搞不清楚現在演到哪演哪齣了):

    http://movie.sanook.com/gallery/gallery/35977/153911/
    http://movie.sanook.com/gallery/gallery/35977/153910/
    納黎宣:http://movie.sanook.com/gallery/gallery/35977/153908/
    反派:http://movie.sanook.com/gallery/gallery/35977/153909/

--

    感謝hsujerry版友幫我找《歷朝憲章類誌》這份資料,很難找,國圖沒收全,只
有成大有整套的微縮膠片。hsujerry版友幫我掃瞄了其中軍事史相關的一部分,十分
感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46.104
hgt:推  竟然有單挑XD  可是好像是象與象之間的單挑1F 03/09 00:21
hgt:"奇"是什麼單位?

    奇就…單位,莫氏被打敗後黎朝在鄭阮扶持下「中興」,當時分全國兵力為五匡
軍營,營以下又分為奇、隊,隊三百人,奇四百人(實際上奇隊的編制還蠻亂的,每一
奇、隊幾十到上百都有)。至於為什麼叫奇,大概和奇正相生,以及兵法講究握機(或
作握奇)有關吧。當然這都我猜的,我也不知道為甚麼叫得那麼奇怪。

    (奇就是奇數的意思,又有不偶或者多出來的意思,兵法握機有掌握預備隊或直接
控制奇兵的意思)。

rockocean:先鋒將領坐戰象出陣單挑 有點像西方騎士拿槍互捅3F 03/09 00:54
Elendil0826:四本柱有種裝步協同的感覺4F 03/09 00:56
※ 編輯: Nomic           來自: 1.162.46.104         (03/09 01:30)
hsujerry:感謝Nomic大大的抬愛,當初小弟因為興趣所以主動請纓掃圖5F 03/09 01:36
hsujerry:,後來由於個人疏懶就太監了,但從此更加體認到歷史研究
hsujerry:的偉大,幫我們將史料轉換成有趣的文章。
hsujerry:目前國軍online中,帶軍事訓練役的新兵,也算稍微實際體
hsujerry:驗一下自己對軍事的興趣實務。
Bismarck:北非的戰象與現存中非雨林的森林象未必同種,體格可能更10F 03/09 02:03
Bismarck:接近印度與西亞的亞洲象。
killeryuan:象載大砲是...把大砲架在大象上面變自走砲?12F 03/09 02:17
jimmy5680:後膛的迴旋炮吧,中亞是放在駱駝上13F 03/09 03:48
tchavelier:好圖14F 03/09 04:40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2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