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2-09 13:08:14
看板 Warfare
作者 jimmy5680 (未必會飛的企鵝)
標題 [心得] 英倫三國戰爭:近代英軍的濫觴[1]
時間 Sun Feb  8 11:32:06 2015



原本標題想打英國內戰,但是English Civil War其實只是整場戰爭的主軸而非全部,
War of the Three Kingdoms又找不太到習慣的譯名,只好自己翻譯成英倫三國戰爭XD,
如果有人知道更好更常見的譯名歡迎指正。

好像中文資料很少,所以稍微簡介一下。


前言

1630年代的英國陸軍早已不是曾經震撼西歐的陸軍強權,而是一個缺乏有力的常備陸軍、
本土也長期未遭戰火的和平島國。

當國內潛藏的種種矛盾終於在1639年開始陸續引爆時,英國本土幾無野戰軍可言,然而隨
著大批男丁被徵募動員進入軍隊,內戰很快就白熱化,雙方分別投入過萬兵馬的戰役時有
所聞。


英國本土在1639年以前或許已經多年沒有重要戰亂,但成千上萬的男子都曾服役並作戰於
歐陸,這些以各種身分在海外戰鬥過的軍官和士兵在內戰爆發後立刻提供了各陣營最直接
的軍事指導。


荷蘭之風

英軍在內戰前廣泛採用的是荷蘭式軍制,畢竟他們和尼德蘭是長年的盟友,很多英國新教
徒更曾以志願者或傭兵的身分前往低地國服役做戰。

荷蘭式軍制的特點是靈活和韌性,注重彈性防禦,以較小的戰術單位輪番交火阻擊,盡量
避免陣型遭到貫穿分割。

國會派─或稱圓顱黨─在這一系列戰爭中持續採用一些荷蘭風格的戰術,戰爭後期出現的
克倫威爾鐵騎軍和清教徒新模範軍就是代表。

德意志理論

某些學者將1630年代、特別是1631年以後崛起的中歐軍事體系稱之為德意志式,此一體系
延續自傳統的西班牙、天主教軍制,透過檢討1631年的布列滕費爾德戰役中所蒙受的挫敗
原因而建立,以華倫斯坦為首的天主教將領認定此一戰敗源自於蒂利伯爵過於自信而未曾
部署預備隊,且使用了過於龐大遲緩的步兵方陣,他們同時還檢視了其他新教徒的新戰術


經過改良,德式軍制雖然仍使用類似方陣的步兵戰術單位,其規模被限制到較小,布陣時
講究留存預備隊等要點,簡單來說是抄襲了新教軍事理論領頭羊的荷蘭和瑞典的許多特點
,應用到傳統的天主教戰陣上面。


其實西班牙早在此前就已對戰術和軍制有一系列的改良,但是到了1630年代反而不如說改
就改的皇家陸軍那麼前衛。

德式軍制很快就風靡全歐,就連皇家陸軍的死敵瑞典都在1634年改採相仿的軍制,1639年
英倫三國戰爭展開後也很快被引入,綜觀整場內戰中的步兵多半受到德式的影響。

古斯塔夫的遺產

1630年代屬於歐陸顯學的還有人稱瑞典式的軍制,但其全盛期太短,從1630年崛起到1634
年體系瓦解僅僅四年。

瑞典式軍制指的是古斯塔夫大帝創建的軍事體系,講究火力傾瀉、白刃突擊和迅速的機動
等特點,名震一時。

英倫三國戰爭時瑞典式軍制已經式微,但保王派騎士黨的年輕悍將魯珀特親王仍決心將他
的信仰復活,使得保王派軍隊出現了一些瑞典式戰術的嘗試;很多蘇格蘭人曾在瑞典服役
,因此蘇格蘭部隊似乎也有採用瑞典式的戰陣。


主教戰爭

英倫三國戰爭中最早爆發於1639年的蘇格蘭,被稱為誓約派的長老宗新教徒在蘇格蘭發起
大規模叛亂,倫敦政府也倉皇組織主力部隊相抗衡,雙方一度停火但戰爭隔年再起,至
1640年,缺乏軍費且內部政爭的倫敦政府根本無力與誓約派相抗,只好同意退讓,這場被
稱為主教戰爭的武裝衝突告一段落。

主教戰爭在政治上的影響很大,是英國內戰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但是其軍事意義不大,只
是給了英國和蘇格蘭的貴族們─特別是那些在海外當過軍官的人─在本土編練部隊和作戰
的經驗而已,戰役的規模普遍較小。


1641年愛爾蘭叛亂

1641年,因為政治議題而陷入恐慌的愛爾蘭天主教徒試圖向地方政府發動無血政變,結果
計畫失敗並使愛爾蘭大亂、各地爆發無數血腥衝突,英格蘭政府和蘇格蘭誓約派於是分別
向愛爾蘭的移民區投入兵力護僑和鎮壓叛亂。


經過一系列的混戰和派系協商,愛爾蘭的戰局逐漸形塑為傳統的本土愛爾蘭天主教徒和新
教移民的衝突,後者人數屈居劣勢但有來自英格蘭的奧援,和僅僅半個世紀之前英國試圖
徹底征服愛爾蘭時相仿。


1641年的愛爾蘭叛亂恰巧抽走了查理一世手邊僅有的少許正規軍,對英國內戰的爆發和初
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幾個月內的戰役也是沒什麼重要性。

經過上述兩場衝突,英格蘭的政治危機越來越大,終於使英倫三國戰爭的主軸也就是英國
內戰在1642年爆發。

軍事衝突年表(~1641)

1639/5~1639/6 第一次主教戰爭

1640/8~1640/10 第二次主教戰爭

        1640/8/28 Newburn戰役 誓約派20000 vs 英軍2000
        誓約派大軍強渡泰恩河,隨後包圍新堡
        主教戰爭唯一的激烈戰役,也是戰爭結束的主因

1641/10/23 愛爾蘭天主教徒在阿爾斯特率先發起叛亂

        1641/11/29 Julianstown戰役 叛軍5000 vs 英軍3500
        愛爾蘭叛軍大破地方政府倉促建立的防衛部隊
        此役導致王室政府將正規軍投入愛爾蘭平叛而本土無兵可用

--

The nation which forgets its defenders will be itself forgotten.

                        ~John Calvin Coolidge, J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5.189
※ 文章代碼(AID): #1KrjYw6P (Warfar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3366330.A.199.html
JosephChen: War of the Three Kingdoms -> 英倫三國演義?1F 02/08 11:37
blakespring: 不列顛三國志?2F 02/08 14:20
※ 編輯: jimmy5680 (1.171.165.189), 02/08/2015 16:52:12
roy0204758: push~3F 02/08 20:37
jonathan836: 推~!4F 02/08 23:27
agamonnon: 期待下一集5F 02/09 10:07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0 
作者 jimmy568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microken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