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warrenche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2-10-18 11:10:02
看板 book
作者 coffeeday (Keep Running)
標題 [心得] 隔離中再讀《憂鬱的種類》
時間 Sun Oct 16 14:19:48 2022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2/10/blog-post.html
(網誌無音樂版)


當每日確診人數總是在3萬、4萬、5萬之間來回擺盪,
一開始還疑惑,每天真那麼多人陽性?!
當至親好友逐一確診,
此時,若想維持既定的人生步調,
則快篩兩條線的存在,
不遠矣。


我就知道遲早有一天會確診。
這種見怪不怪的「我就知道」,正是《憂鬱的種類》想傳達的,
不是憤世嫉俗,也不是悲觀主義,
只是清楚明白,沒有甚麼天選之人那回事。



確診前,記得某天腦中曾一閃而過,「足不出戶的居家隔離日子,會不會很難熬?」
確診後,才明白想像與現實間的差距。
當困在發燒、全身無力、咳嗽、喉嚨痛、頭暈種種症狀的軀殼內,
當閉上眼一覺到天明成為奢望,
相信我,難熬的絕不會是數饅頭的日子......

於是,前四天,就是躺平、吃點東西、吃藥、繼續躺平,
反正陰雨天也調和了明亮與暗夜的色調,
錯過了日昇月移,但完整記住了身體的戰役。小結。


健忘也許是憂鬱的特質?!
第六日,當頭不再因大力擤鼻而暈、心開始能專注讀下幾行字,
當更有餘力注意陰鬱微涼的天空,
那心眼明亮的洞察力這才又冒出頭。
明明過去喜愛陰天勝過晴天、雨天,
怎麼現下這般陰沉,惹人不安。

這時候,再讀書中〈成就與憂鬱〉,好像有了答案。


三天連假後的上班日,我的居家第七日。
此時,

「大腦強烈反對平靜、放鬆的狀態,這威脅到它的生存。大腦最多只能應付一兩天的
休息,之後又會開始無盡的擔憂和質疑。大腦會再次要求我們為自己負責、追問我們
生命的目的、質疑我們是否有價值或足夠體面、質問我們有何存在的權利。」



儘管這篇是描述功成名就之後,無所事事的難熬,
但套用在隔離期間的靜默,周邊僅殘留鍵盤敲打的對話及輕爵士背景音樂,意外應景。

「當沒有早上八點半的會議、沒有修改建議或章節截稿期限能轉移注意力,於是我們不
禁開始思索自己無關緊要的存在。」



「工作存在的目的,是保護我們免受絕望與煩憂的殘忍摧殘。」
或許是有幾分道理。


若三不五時覺得人生不甚舒心,不確定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也許翻翻這本小書,能坦然自在些。


--
如果你是因愛我而愛我
我將會回報你永恆的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65.227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IwACod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5901196.A.CA7.html
warrenchen: 感謝(?)分享確診及再閱心得。想起之前在防疫旅館服1F 10/18 11:08
warrenchen: 務的經驗,工作、生活與自我存在的關係,或許是書外
warrenchen: 的第36種面向吧? :)

--
※ 看板: warrenchen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