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css410074 (dcss)
標題 [閒聊]全面分析選角爭議,小美人魚、白雪公主、
時間 Tue Apr 11 00:32:37 2023



迪士尼「政確」風暴:全面分析選角爭議,小美人魚、白雪公主、仙子叮噹惹怒了誰?

https://tinyurl.com/27admg68


2010 年源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魔境夢遊》,創下 10 億美元全球票房後,經典動
畫改編為真人電影的風潮蔚為流行,而後《黑魔女》、《仙履奇緣》、《美女與野獸》等
片也屢創佳績。2019 年疫前的《獅子王》、《阿拉丁》更在當年登上全球票房第二、七
名,儼然與漫威、星戰、動畫系列,並列成為迪士尼的「金雞母」。


然而,如今主張多元包容的迪士尼,近年卻常因動畫改編真人電影選角踢到鐵板。即將於
 2023 年 5 月上映的《小美人魚》、明年公映的《白雪公主》,分別找來非裔歌手海莉
貝莉及拉丁血統的瑞秋曾格勒出演,由於與動畫原作面容「白皙」的角色設定相違,令國
內外網友指出「童年崩毀」,更質疑此選角是「政治正確」、矯枉過正。


此外,串流的《木偶奇遇記》、《小飛俠與溫蒂》,也因藍仙女、小叮噹仙子由非裔演員
飾演引發反彈,近年新版《美女與野獸》、眾多漫威及動畫作品加入酷兒元素,也屢屢遭
保守派抗議。


同時,迪士尼亦因反對佛州暱稱為「Don't Say Gay」的歧視法案簽署,而疑遭支援法案
的共和黨州長迪尚特反撲,失掉當地迪士尼樂園自治權,取消近 50 年租稅優惠。面對如
此爭議、甚至遭受影響收益的抵制,迪士尼會否挺過風暴,依然堅守其「覺醒文化」立場
呢?



從「政治不正確」到「政治正確」的迪士尼

長年經營家庭市場的迪士尼,早年以創辦人華特迪士尼領軍製作的動畫電影,站穩其在好
萊塢的不敗地位,而後拓展電視、實體樂園、副牌事業,直到如今發展 Disney+ 串流的
成功,皆與迪士尼經典動畫 IP 脫離不了關係。


有趣的是,本次引發爭議的《白雪公主》與《小美人魚》,前者是史上首部動畫長片,後
者則在 80 年代末重新帶回百老匯式歌舞風,重振發展頹靡的動畫作品,更是「迪士尼文
藝復興」(Disney Renaissance)的起點,皆是迪士尼影史的重要 IP。


然而,好萊塢「#OscarsSoWhite」(奧斯卡太白)的標籤,幾乎能直接改成「
#DisneySoWhite」,貼在迪士尼早期動畫上——自 1995 年呈現美洲原住民文化的《風中
奇緣》推出以前,長達 58 年的時間內,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僅有 4 部電影主角為有色人
種;而近年,從《阿拉丁》、《風中奇緣》、《花木蘭》錯誤描繪少數族裔文化,到較為
近代的《公主與青蛙》因呈現美國南方黑人刻板印象,或《大英雄天團》起初未明確定位
「哈妮蕾夢」是否為拉丁裔,皆屢次遭受惡評。



根據媒體監測組織 GLAAD 的報告,迪士尼在作品中呈現 LGBTQ+ 族群的數量及方式,自
 2012 年以來僅有一年曾被評比為「足夠」(Adequate),其餘年份皆為不及格。而合格
的 2013 年,即是被普遍認定具酷兒隱喻的《冰雪奇緣》推出之時,片中更曾出現疑似有
同志伴侶的雜貨店老闆 Oaken,但主創始終未正面承認;類似情形也發生在《海底總動員
2》,片中曾出現一對推著嬰兒車的女女路人,引發網路社群廣傳,但導演安德魯史坦頓
也僅含糊表示:


「他們可以是任何你想要樣子,沒有絕對標準答案。」

迪士尼儼然在近 6、7 年內致力於改善此情況,光是動畫方面即有《海洋奇緣》、《可可
夜總會》、《尋龍使者:拉雅》、《魔法滿屋》、《青春養成記》,皆闡述玻利尼西亞裔
、拉美裔、亞裔等少數族裔的故事;《½的魔法》、《巴斯光年》更是出現酷兒角色,去
年的《奇異冒險》更是首度將少年主角定位為男同志。


真人電影部分,2017 年版《美女與野獸》出現跟班來福渴望親吻反派加斯頓的情節;《
星際大戰9》更首度出現女女接吻橋段;漫威系列中《永恆族》更也出現英雄費斯托斯親
吻男性伴侶,洛基、女武神則接連在《洛基》、《雷神索爾4》出櫃。加入酷兒元素,也
讓部分電影如《美女與野獸》、《永恆族》、《巴斯光年》,遭中東、俄國或中國等保守
國家禁演或抵制,連帶影響迪士尼收益。


然而,迪士尼卻也因此在連年被 GLAAD 評比為「差勁」(Poor)、「失敗」(Failing)
後,首度於 2021 年獲得較好的「不足」(Insufficient)級別, 出現 LGBTQ+ 族群的
作品已達 42%,遠勝過環球、索尼、華納,位居傳統片廠第二,比過往進步許多。


GLAAD 也在報告中鼓勵迪士尼的變化:「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片廠,勇敢支援 LGBTQ+ 族
群的故事和創作者,即使這可能意味他們恐在某些地方損失利潤。」

政治風向轉變,保守力量反撲迪士尼

同時,迪士尼亦得面對政治風向的轉變。自川普於 2016 年上任、全球極右派崛起,從美
國國會大廈襲擊、「白人的命也是命」示威集會、大法官推翻女性墮胎法案,皆可見保守
勢力對「覺醒文化」反撲。


這也影響至迪士尼電影,《永恆族》便曾因將全白人角色漫畫,將多位角色改為女性,並
由非裔、亞裔演員飾演,且加入前述酷兒元素,導致未演先遭惡評,上映前 IMDb 即有
 450 則一星評價,其中一則已遭刪除的評論惡意寫道:「如果政治覺醒與平庸的作品就
能獲得金獎,那《永恆族》鐵定能奪獎。」

類似情形亦發生在即將上映的《小美人魚》。自從官方宣佈非裔歌手海莉貝莉,出演主角
愛麗兒——原作動畫將她設定為紅髮白膚的美人魚,便屢遭網友冷嘲熱諷,質疑迪士尼為
追求政治正確而「崩毀觀眾童年」。去年 9 月推出前導預告時,首兩天即得到 150 萬個
「不喜歡」(Dislike);3 月發布的最新預告,也在一週內累積超過 80 萬個「不喜歡
」,「#NotMyAriel」(這不是我的愛麗兒)更成為社群上熱門標籤。



《木偶奇遇記》、《小飛俠與溫蒂》則由辛西婭艾利沃、亞拉沙希迪兩位非裔女星,同樣
飾演動畫中曾被繪為金髮白膚的仙子,也遭逢網友反彈。實際上,美人魚、仙女本非真實
存在的生物,改變其膚色無傷大雅,《小美人魚》導演勞勃馬歇爾也數度指出,選擇海莉
貝莉是因其歌聲打動人心,適合出演純真善良的愛麗兒,並非因她「膚色正確」。首當其
衝的貝莉也回應到歧視性負評,並不令她意外:「作為一位黑人,妳早就已經料到,並不
再真正感到震驚。」


兩年前,迪士尼宣佈由《沙贊2》女星瑞秋曾格勒出演《白雪公主》時,更遭酸民質疑膚
色較深的拉丁裔演員,何能演繹原作「肌膚白如雪」的公主。導演馬克偉柏也曾指出,他
信任早在《西城故事》一展歌喉與演技的瑞秋曾格勒,足以勝任演出,曾格勒也表示電影
重塑出一位拉丁裔公主,正符合新版《白雪公主》欲翻轉童話刻板印象的企圖心:


「他們說我只是位『政確』公主,說得沒錯,這個故事就是需要政治正確。這是一部已有
 85 年歷史的動畫片,我們的版本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關於一位年輕女孩,而她的
功能不僅僅是高唱『有天我的王子會到來』而已。」


「保守以上、前衛未滿」,導致兩面不討好?

創辦人華特迪士尼以反工會、反共產主義的形象聞名,以致早年作品維持保守立場、重視
家庭價值並非意外,如今樂園內仍固定舉辦宗教性燭光遊行等。但如前述隨時代觀念改變
,迪士尼作品也隨之演進,尤以在自現任羅伯特艾格主政的 2005 年起,品牌更加重視多
元包容精神,致力於在作品間呈現多樣性,一如他曾於 2017 年股東大會所說:「我們採
用那些我們認為對社會重要的價值觀,確實能改變人們的行為——令他們更接受文化、種
族的多元差異。」


2019 年,迪士尼尚在規劃籌備推出 Disney+ 前,審查公司過往影音內容,為確認上架作
品放至今日時代氛圍,是否對少數族群產生歧視、冒犯,被稱為「Stories Matter」計畫
。如今遭審查作品包含:影射並錯誤描繪美國黑奴的《小飛象》、以歧視詞彙稱呼美國原
住民的《小飛俠》、深化亞洲刻板印象、嘲弄華人文化的《貓兒歷險記》,皆已於作品中
加上警語:


「這些刻板印象當時是錯誤的,現在也是錯誤的。比起刪除這些內容,我們更希望承認它
的有害影響,並從中學習且激發對話,共同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未來。」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兩位高層透露「Stories Matter」團隊也曾「註記」以下內容:
《小美人魚》反派烏蘇拉因深色皮膚,加上外型與聲線曾參考變裝皇后,恐被視為有醜化
非白人、酷兒族群的意圖;《小飛俠》則因具有鐵鉤手的虎克船長欺侮孩童主角,疑有侮
辱及歧視殘疾人士的可能性。這些「註記」會否列入真人電影的改編,也值得後續關注。

另外也有高層指出,過度政治正確的自我審查,恐會扼殺作品創意。2020 年《花木蘭》
真人版電影推出,將原版廣受觀眾喜愛的李翔角色功能性一分為二,變成將軍與新兵兩角
,原因是擔心原版李翔與花木蘭擦出情愫的橋段,在「#Metoo」浪潮下會接近權勢性交。
此舉也引發觀眾反彈認為矯枉過正,抹去原版李翔因與花木蘭假扮的男兵「花平」產生情
愫,而引發影迷猜測他是否為雙性戀的曖昧性。


《Insider》評論直指以「#Metoo」為由刪去李翔一角,或許能更表現花木蘭的女性自主
,但未能推進原有的酷兒隱喻,藉此角展現多元性向的可能,是真人版《花木蘭》的缺失
:「這本該是個美好的時刻,賦予電影更豐沛的深度,明確擁抱潛台詞(Subtext)的酷
兒,顯然更適合出現在一部 2020 年的電影中,讓他更貼近現實,以及那些去看迪士尼作
品的人。」


迪士尼亦常因立場仍帶保守招致批評,例如:《洛基》影集開播時,因洛基一角稱自己「
有可能喜歡王子」,而被粉絲認定是漫威宇宙首位雙性戀角色,但《同志亦凡人》編劇
 Russell T Davies 批評,迪士尼探索角色性向的尺度太小;《巴斯光年》曾刪除巴斯的
女性搭檔霍松與她同性伴侶親吻畫面,《Variety》甚至採訪到內部消息來源指出,負責
該作的皮克斯長年以來致力將酷兒元素放入電影,卻屢屢遭「迪士尼總公司內部」阻撓。

最終《巴斯光年》這場吻戲仍保留於片中,安撫提出抗議的員工,背後原因卻恐與另個危
機有關——迪士尼與佛州州長迪尚特的政治角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9.191 (臺灣)
※ 作者: dcss410074 2023-04-11 00:32:37
※ 文章代碼(AID): #1aD3eev0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81144360.A.E40.html
hui000807: 反正就交給市場去決定啊 老鼠的本質是商人 而不是什麼社會正義人士
如果每搞一部政治正確垃圾就賠錢,我看這隻老鼠敢不敢頭鐵繼續做1F 04/11 00:36
Chocobox3244: 小美魚人5F 04/11 00:37
gremon131: 好了啦真要是那麼喜歡怎麽不三刷四刷更甚包場救票房6F 04/11 00:38
leeberty: 居然年年被評政確不及格,那個機構是有評過哪家及格嗎7F 04/11 00:39
ntupeter: 迪士尼最大的問題不是政確是偽善好嗎,強加政確題材就算了,一方面對中共是舔屌舔得很盡力才讓人感到噁心8F 04/11 00:43
fullcolor: 我覺得不是膚色關係 而是...為什麼不能選漂亮點的???10F 04/11 00:46
doomhammer: 誰說之前作品就是政治不正確!?莫名其妙那是最近幾年的觀點
以前就沒這個問題前作好評你隨便魔改當然爆炸11F 04/11 00:55
exyu: 好啦 問就是因為找顏值太低的來演的問題啦14F 04/11 00:57
doomhammer: 你自己出政確新作別惡搞IP續作15F 04/11 00:57
Arbay1011: 反正要搞政治正確就拒看16F 04/11 01:10
charlietk3: 奇異冒險跟巴斯光年就是大便一坨17F 04/11 01:11
Fezico: 小鯰魚人吧,大概18F 04/11 01:48
Benson765421: 不是聽說小美人魚是因為她走後門才拿到的
然後用政治正確包裝19F 04/11 01:48
Fezico: 個人不反對LGBQT+,但不代表我就要給你們強奸阿幹
這些全部都有個通病就是要聽他們說教,不同意SJW的觀點就被抓起來吊路燈,到底?21F 04/11 01:49

--
作者 dcss410074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