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gxm (不想當備胎 >_<)
標題 [請益] 債券ETF V.S 債券型基金
時間 Sun Jul 30 19:11:17 2023



我一直在想債券到底有沒有必要買ETF?

ETF強調被動式管理

可是債券這種東西,不是都持有至到期居多?

債券型基金是要怎麼主動式管理?

像股票這樣殺進殺出?一想就覺得奇怪

這樣想就會覺得債券用ETF被動式管理有點多餘

大家覺得的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0TD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4.137.173 (臺灣)
※ 作者: cigxm 2023-07-30 19:11:17
※ 文章代碼(AID): #1anaLN4y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0715479.A.13C.html
※ 同主題文章:
[請益] 債券ETF V.S 債券型基金
07-30 19:11 cigxm
ej03xu3: 債券ETF不一定會持有成分債到到期吧1F 07/30 19:12
股票漲跌幅大,可以比較績效
債券主要的功能是避險,是否主動管理,有差別嗎?
※ 編輯: cigxm (203.204.137.173 臺灣), 07/30/2023 19:19:21
icecubes: etf就沒有保本的概念 主要就流通方便買賣2F 07/30 19:17
daze: 看你想談的是美國公債,或者是公司債。
公司債來說,如果想要買幾百家公司來分散風險,散戶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再者,幾百家公司裡面,難免會偶爾有幾家破產,遇到破產ETF自然就會去處理,散戶恐怕連法院的門在哪都不知道。3F 07/30 19:23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要散戶持有
我只是要比較債券ETF與債券型基金的差別
daze: 還有,機構買賣債券能拿到的報價,跟散戶一次買個幾千或幾萬美元,報價的差異有時可以高到好幾趴。8F 07/30 19:28
yamitis: 債券為什麼不能主動買賣?10F 07/30 19:30
債券可以主動買賣,但這樣對報酬率的影響似乎不大
daze: 至於美國公債,看你的需求,的確有些人是適合自組債11F 07/30 19:30
Noobungas: 陽明殺進殺出12F 07/30 19:31
daze: 券梯的。但如果你沒有特定的到期日需求,想要維持固定的duration,讓ETF管理duration還是會比較方便。13F 07/30 19:31
買債券型基金讓債券經理人去管理,會比較差嗎?
IanLi: 債券ETF不一定是持有至到期,要看策略15F 07/30 19:40
guteres: ETF就不一定持有到到期,或是只要到期再買新的16F 07/30 19:48
syuechih: 推D大17F 07/30 19:55
IBIZA: 別妄想了,除非你是突然暴富,或是突然想通,不然在財富累積過程大多數人難免會開始增加支出,為了保持這些支出,就很難什麼每個月有5萬8萬10萬就可以退休推錯篇18F 07/30 20:00
qoqocat: 不是買股票沒必要分到幾百家吧,投資級公司基本都夠穩定了22F 07/30 20:52
rosenzulu: ETF 股息扣稅好重 我還是買債基
況且贏BND的債基有好幾檔24F 07/30 20:52
※ 編輯: cigxm (203.204.137.173 臺灣), 07/30/2023 20:56:53
※ 編輯: cigxm (203.204.137.173 臺灣), 07/30/2023 21:00:41
yayaha: 債券etf沒扣稅啊 除非超過670萬26F 07/30 21:20
highken: 沒扣稅這就是債卷ETF優勢27F 07/30 22:06
ffaarr: 哪有大家都持有到期的,你知道全球債券交易量多的嗎哪可能對績效差異不大,一堆操盤手每天都在買賣
也是真的有像葛洛斯那種交易債券績效超好的經理人只是長期而言,大多數基金會因為費用輸給ETF就是
美國公債每天的成交量都幾千億美元的。
在法人,持有到期的才是少數。28F 07/30 22:11
daze: ETF就只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而已,也是有主動型ETF34F 07/30 22:20
ffaarr: 給個最新數字,上個月美國公債大約有25兆,日交易量35F 07/30 22:22
daze: DFA的債券部門說他們主動操作,大概有30bp的alpha,但他們要比指數基金多收15bp管理費,信不信就看你了36F 07/30 22:22
ffaarr: 是7500億,也就是說差不多33個交易日就全部交易一次38F 07/30 22:23
daze: 但我覺得你的敘述弄反了,如果你不打算在債券部位上賺alpha,指數基金不是正好嗎? 何必投入主動型基金?39F 07/30 22:32
dream1124: 不要想太多,就只是兩種模式略不同,作用相同的服務41F 07/30 22:34
daze: 如果你想像不出,債券基金可以怎麼主動操作,這也是另一個可能不該碰主動基金的理由啊
要說的話,LTCM其實也是做債券主動操作,只是槓桿玩很大,最後就炸掉了。42F 07/30 22:35
k85564: 債券明明很常買賣46F 07/30 22:40
daze: 舉例來說,也許LTCM的模型預測,30年期的美國公債跟29.5年期的相比,貴了0.1%。他們就做空30年期公債、做多29.5年期公債。
因為30年期公債跟29.5年期公債的各種表現會非常類似,槓桿可以開很大,價差雖然只有0.1%,乘上50倍槓桿就很可觀,當然炸掉時也很壯觀。
那你平常看到的主動債券基金如何? 基礎邏輯也是差不多,但少了槓桿只做long only,能有多少alpha就...47F 07/30 22:57

--
作者 cigxm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