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enderrb ()
標題 Re: [心得] 老車很高的比例不貼隔熱紙
時間 Fri Jul 14 11:06:11 2023


黑紙的風潮,來自於照明科技進步。

因為因為只有鹵素燈,紙貼黑一點,

夜雨無燈,跟瞎子一樣非常可怕。

誇張一點來說,燈具科技還沒進到LED時,連國際拉力賽事都只能裝整排大顆聚光罩的鹵
素燈。

https://i.imgur.com/JRtPoyl.jpg
[圖]

即便是保時捷,也是跟其他每一間車廠一樣,夜間賽事都在車頭插滿整排鹵素燈。

那個年代越野車最好的燈組就是HELLA越野燈。

接著燈具科技進步,HID氙氣燈出現,開始什麼車都改裝爆幹亮HID,什麼驗車切換燈泡、
快拆轉接座各種都出來了。

土炮改裝燈具又沒有原廠設計角度,就開始大打鳥燈時代。

這時,一般還只有8+9改裝車,才改HID貼超黑隔熱紙。有水準的改善照明,會選擇魚眼大
燈,相對來說就不刺眼多了。

接下來就逐漸進入LED燈具時代,一開始LED高熱且昂貴,會造成塑膠燈殼快速霧化,隨著
科技普及,後來就進入大LED時代。

原廠開始用整組整組陣列式LED頭燈。

照明亮度超級無敵亮,有集中光束燈組、發散光線燈組,大燈、小燈、日行燈、霧燈全部
整合在高級的自動角度陣列式LED燈組裡。

照明科技大幅度提升,於是車主不擔心看不見,就大量使用黑到近乎眼瞎的隔熱紙。

但超黑隔熱紙不管燈具多強大,無路燈暴雨夜,視覺其實還是很慘烈。


超黑紙說實在話,開在馬路上的交通載車在那隱私、隱私好像自己是偶像明星似的。  騎
車、搭車也沒人在那隱私,治安人口需要超黑紙才是真的。

所以你說警察路檢看到超黑紙改裝車,會不會非常有警覺,為了保護自己想特別確認一下
呢?

至於不在馬路上使用的改裝獨立開關工作燈,在今年也開放了!

https://i.imgur.com/iH0UrGz.jpg
[圖]

像我這樣開著老舊車輛、老舊燈具,搭配超透前檔隔熱紙,是覺得公路上一般情況,古代
鹵素燈已經很夠用了。

像我這種普通人,也沒有甚麼馬路上的隱私需求。 離開馬路越野才需要開啟工作燈。霧
燈也是為了超級大濃霧山路安裝。

照明效果是這樣

https://reurl.cc/gDxx04

透紙老人臭如我覺得一般道路上,原廠鹵素燈照明就夠了。

陣列式頭燈昭明亮度,幾乎跟我的越野用工作燈昭明亮度相當,差別在角度。

開車超級亮,當然使用體驗很爽,原廠角度又好,科技就是爽啊。

黑紙隔熱真的有差,我現在前檔超級透,夏天中午陽光曬到腿,真的會刺痛。

還好老婆喜歡玩戶外,根本不怕曬沒意見。

如果可以超級防曬又很透多好。

透紙真的很曬,台灣夏天真的太陽超級大。

雖然我的紙超級透,但是真的曬。

簡單說,燈具進步所以隔熱紙不怕黑。

隔熱紙超級透,大太陽曬超痛,無解。

後座撐傘特斯拉.jpg

老車不改燈,鹵素燈貼黑紙晚上跟瞎子一樣,當然透啊。

https://i.imgur.com/BN00EvN.jpg
[圖]

我的隔熱紙就是防正上方太陽反射眩光打鳥燈,上面隔熱紙貼一段黑的。主要部分都跟接
近沒貼那麼透。這樣視覺安全上就還挺好的。

不過,在沒違法可以驗車的事實上,原廠燈組就已經這麼亮了,騎個勁戰開irent嗆人家
隔熱紙,是在跩什麼的。

沒有違法就是可以貼。

如果修法完成,驗車都要測的話,也不用在網路上跟瘋狗一樣叫囂,驗車時間到就是要花
錢把隔熱紙換透,這有什麼好嗆來嗆去的。

騎個機車一直在意別人車多少錢多少馬力什麼變速箱隔熱紙多黑,真的是很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3.90 (臺灣)
※ 作者: fenderrb 2023-07-14 11:06:11
※ 文章代碼(AID): #1aiBkbEN (ca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9303973.A.397.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心得] 老車很高的比例不貼隔熱紙
07-14 11:06 fenderrb
sjerrysss: https://i.imgur.com/QH6Cc4A.jpg
透紙推推1F 07/14 11:09
[圖]
XBUCKXMR: 嗆隔熱紙還要你同意喔?3F 07/14 11:16

很閒也可以去看著火車一直咆哮啊,你高興都好。
※ 編輯: fenderrb (49.216.223.90 臺灣), 07/14/2023 11:21:55
issac: 無路燈路段 前方一百公尺沒有車 就開遠光燈
就算是白天遇到暴雨 大家也是會慢下來4F 07/14 11:23
lll156k1529: 車燈我覺得還好,傍晚雨稍微大一點就開始龜的都是新車黑紙仔,我沒貼視線還很清楚6F 07/14 11:30

因為眼睛視角比車燈照照明角度還廣。

夜雨貼很黒,車燈沒照到的地方,眼睛都看不太到。 變成完全靠車燈,讓轉頭注意效果
變得非常差。

這就是貼黑紙的人,邏輯上的盲點。
會忽略燈沒照到,從兩旁進入正前方的人車也是需要看見的。


Federer4ever: 燈是真的有差 以前開15年老車前檔沒貼8F 07/14 11:30
lll156k1529: 而且現在白光LED,貼黑後光型不明顯9F 07/14 11:30
Federer4ever: 換新車貼MB45 下雨天晚上體感新車還比較清楚10F 07/14 11:30
※ 編輯: fenderrb (49.216.223.90 臺灣), 07/14/2023 11:38:18
bigbaixiong: 說好的眼神交流呢?11F 07/14 11:37

什麼眼神交流,我紙這麼透,都直接用手勢比 「 請過 」拜託行人趕快過不要怕。 貼很
黑,停下來讓人,人家都還看不到你比手畫腳要走不走的。

bigbaixiong: 不支持很黑的紙 但我是覺得沒有管的必要12F 07/14 11:39
b18902040: 明明貼黑主要是為了隱私,不是因為燈具進步大家才改貼黑色13F 07/14 11:40
bigbaixiong: 人眼看到的東西真的很主觀 有人還能看到鬼ㄏㄏ15F 07/14 11:41
※ 編輯: fenderrb (49.216.223.90 臺灣), 07/14/2023 11:43:24
b18902040: 當然你可以說因為燈有進步所以貼黑也還看的到,但這是兩回事16F 07/14 11:41
bigbaixiong: 我是沒貼很黑  但我讓人都打雙黃燈 後車也會減速
不管貼幾%都不該先入為主認為我這樣做外面看得到
不然以後要轉彎比手勢別打燈了對嗎18F 07/14 11:42

打故障燈警示後車真的很實際

bigbaixiong: 眼神交流的梗是每篇都有人說眼神交流能增加安全
實際在路上移動中的真的看不到眼睛再透都一樣21F 07/14 11:51

原來是梗,我還想說什麼眼神 開車眼什麼神 我老婆眼神我都看不懂了
※ 編輯: fenderrb (49.216.223.90 臺灣), 07/14/2023 11:57:51
TurtleGods: 老婆的眼神只有下跪這個選項吧23F 07/14 12:00
andy2006888: 能在高速公路上解決駕駛的性需求也是人權XD24F 07/14 12:01
gtr2000: 前檔M40改了M70 真的很曬 太陽真的毒 但夜間差易又沒想像中大XD25F 07/14 12:40
ETJohn: 其實超黑紙說好聽是隱私,實際就違規時的遮羞布27F 07/14 13:13
snailking: 確認過眼神,是個貼黑紙的人28F 07/14 13:14
dader: 開車要隱私,然後違停下車瞬間就不用隱私了?我隱你去死啦29F 07/14 13:18

呵呵呵呵 我也覺得開個車隱什麼屁私
講得好像騎車、搭車的人都裸體似的

frost7321: 除了燈具外 應該規定視力不佳有閃光的也不能開車31F 07/14 13:29

你知道有一種掛在耳朵上,矯正眼睛視力的產品,一般叫做眼鏡嗎?
而且有多層膜鏡片可以抗耀光。
※ 編輯: fenderrb (49.216.223.90 臺灣), 07/14/2023 13:32:31
MidnightHui: 剛買的馬三 我前擋貼78%難道我是異類?32F 07/14 14:42
justin332805: 有散光 不是閃光
然後有兩種東西叫做眼鏡跟隱形眼鏡
你就算從來沒用過也看過吧??33F 07/14 15:13
whizz: 聽你放屁 國外怎沒黑紙仔36F 07/14 16:16
BM2LVH: 隱眼不就眼鏡貼眼球上 怎能算第二種東西勒37F 07/14 17:26
pal42204: 因為人類國家有法律規範啊38F 07/14 18:47
godchildtw: 我的車完全沒貼隔熱紙,曬大腿的問題,我放一條濕毛巾蓋大腿。
我連冷氣都很少開,長隧道空氣品質差,才會關窗開冷氣,前幾天38度,白天從台東回台北也沒開冷氣。39F 07/14 18:57
s39602104: 在路上全車70根本異類 自己不敢承認自己是少數的一43F 07/14 19:21
john09935087: 目前在加州呆了幾天,只能說台灣人問題真他媽的多這幾天光是路上和行人以及其他車輛對眼就不知道幾次了
加州天氣好的時候,路上陽光折射強度比台灣還誇張,每個人走在路上/開車一堆太陽眼鏡,怎麼台灣黑紙仔問題那麼多?要談隱私歐美比台灣更重視,台灣黑紙仔不要只到車上才在談隱私44F 07/14 21:51
vigorhsieh: 推,透明隔熱紙的確鹵素燈就夠51F 07/14 22:42

--
作者 fenderrb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