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gp02mk2 (Tranagant)
標題 Re: [問卦] 曹操到底被抹黑的多嚴重的八卦???
時間 2016-09-30 Fri. 17:50:35


※ 引述《MerinoSheep.》之銘言:
: ※ 引述《KyrieIrving1 (騎士少主)》之銘言:
: : 想以前玩三國的電玩  一定都玩劉備
: : 然後恨曹操恨得牙癢癢 看三國演義也是
: : 每每人家提到梟雄 就是講曹操
: : 阿梟雄又是奸詐的那種  就讓人覺得曹操很奸詐
: : 然後三國演義寫他奸詐狡猾 就算了
: : 連京劇也是把它當奸詐的臉譜
: : 如果沒真正考據過歷史
: : 大概還是有87%人認為曹操很廢或是他根本超級奸雄
: : 其實後來發現劉備
: : 沒諸葛亮整個就是個我也不忍說
: : 有沒有曹操到底被抹黑的有多嚴重
: : 有沒有八卦???
: : → Israfil: 一定是哪裡得罪貫中                                     09/28 23:3
: : 推 Sinreigensou: 問羅貫中                                          09/28 23:3
: : 噓 Celtic8879: 曹操才是匡正漢室 可惜羅貫中很愛劉備                 09/28 23:3
: : 推 tarantula610: 羅貫中元末明初?                                   09/29 18:1
: 以前在歷史版寫過,這裡簡單講一下。
: 真正醜化曹操的人不是羅貫中,是清初的毛宗崗,我們現在通行的三國演義版本是經過他
: 刪改過的,而他的中心思想是以朱熹的理論為主,採取了尊劉黜曹的觀念,他會如此修改
: 是因為明朝開始以朱熹的著作作為科舉的指定教材,三百年下來已經深入人心,所以目前
: 版本裡面很多肯定劉備而否定曹操的地方是經過毛動過手腳的。這點只要對照目前最古版
: 本的嘉靖本三國演義和現代通行本毛本三國演義就比較得出來。
: 嘉靖本三國演義
: http://www.guoxue123.com/xiaosuo/jd/sgzyy/index.htm
:
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 _国学导航
: 国学导航-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 ...


:  

: 嘉靖本三國演義曹操初登場時是這樣描寫的:
: 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  
: 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仿佛孫、吳,胸內熟諳韜略。官拜騎都尉,沛國譙  
: 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漢相曹參二十四代孫。
: 而毛本卻把所有讚美曹操的字句刪除,變成你看到的這樣:
: 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 一來一往曹操出場的氣勢就完全不一樣了,明顯被弱化了許多。
: 又嘉靖本在曹操逝世時還附加了許多人對曹操的評價:
: 後史官有詩曰:『雄哉魏太祖,天下掃狼煙。動靜皆存智,高低善用賢。長驅百萬眾,
: 親注《十三篇》。豪傑同時起,誰人敢贈鞭?
: 又史官擬《曹操行狀》云:『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    
: ,皆獲其用,與敵對陣,意思安閒,如不欲戰,然及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  
: 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  
: 儉,不好華麗,故能芟音山刈音易群雄,削平海內。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夜  
: 則思經,登高必賦,對景必詩,深明音樂。善能騎射,曾在南皮一日射雉六十三頭。及造  
: 宮室器械,無不曲盡其妙。是以遂成大業,開闡洪基也。
: 晉平陽侯陳壽評曹操曰:『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    
: 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音覽申、商之法術,講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  
: ;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為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  
: ,超世之傑矣。
: 宋賢贊曹操功德詩曰:『漢末挺生曹孟德,胸蟠星斗氣淩雲。智謀超越數員將,才德惟    
: 慳萬乘君。雖秉權衡欺弱主,尚存禮義效周文。當時若使無公在,未必山河幾處分。
: 前賢又貶曹操詩曰:『殺人虛墮淚,對客強追歡。遇酒時時飲,兵書夜夜觀。秉圭升玉    
: 輦,帶劍上金鑾。歷數奸雄者,誰如曹阿瞞?
: 唐太宗祭魏武帝曰:『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 宋鄴郡太守晁堯臣登銅雀台,有詩歎曰:『堪歎當時曹孟德,欺君罔上忌多才。昆吾直    
: 上金鑾殿,蔓草空餘銅雀台。鄴土應難遮醜惡,漳河常是助悲哀。臨風感慨還嗟歎,向日  
: 奸雄安在哉?
: 這些詩句大部分都是稱頌曹操的,而毛宗崗一律刪除了。


這邊提的是為什麼曹操黑暗面形象由來
跟以上才能評價上是另外一回事
道德品格與能力本來就不能放在同一個天秤上
曹操在歷史上的負面形象
都是在道德行為上太過火才會流傳下來

譬如

>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初三輔遭李傕亂,百姓流移依謙者皆殲。
>興平二年(西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張邈,屠雍城
>建安三年(西元一九八年),敗呂布,屠彭城
>官渡之戰,坑殺袁紹降兵七萬
>《後漢書· 袁紹列傳》記載:“余眾偽降,曹操盡坑之,前後所殺八萬人
>建安九年(西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鄴城
>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徵烏丸,屠柳城

非必要的數起屠城
如徐州部分就寫的非常聳動恐怖

>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多。

>孫盛曰: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軌;罪謙之由,而殘其屬部,過矣。


殺到屍體堵住河水 雞狗畜生也都不放過
為此孫盛還因此大罵曹操行為做的太過了


甚至還有不少冤殺惡整紀錄
有些甚至還滿莫名其妙


1.周不疑 拒官拒婚 不上道 殺
2.華陀 拒官+逃官 不上道 殺
3.婁圭 講話太直 騎馬超前 不爽 殺
4.許攸 叫他小名 不爽 殺
5.邊讓 兩人私下有過節 挾嫌殺人
6.桓邵 邊讓事件掃到颱風尾 殺
7.崔琰 暗示曹操遠離小人曹操認為她再諷刺殺
8.毛玠 不滿崔琰被殺因而不滿被惡整
9.呂伯奢 曹操疑心病殺他全家
10.楊修 這個爭議點牽扯範圍非常大
11.荀彧 反對曹操稱魏公
12.孔融
13.董承


我們去掉有政治上的目的而殺的人
如牽扯立嗣之爭的楊修 崔琰兩人
以及政治對立立場如忠漢派系董承 荀彧兩人
還有嘴巴太過於白目基掰的孔融外

大多幾乎都是莫名其妙的小事而殺人
好比周不疑 華陀就是再違反自身意願的前提下
不願出仕甚至被逼出仕而做出抗拒就被殺

>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

>遂將後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鴆殺之。

做為人臣他還殺了有孕再身的董貴人
甚至還廢殺皇后+毒殺兩位小皇子
這真的已經不是做為一個人臣該有的舉動了

>是時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逃亡。

>時太子在鄴,鄢陵侯未到,士民頗苦勞役,又有疾癘,於是軍中騷動。

>明年使于譙,太祖問濟曰:「昔孤與袁本初對官渡,徙燕、白馬民,民不得走,賊亦不敢抄。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濟對曰:「是時兵弱賊強,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紹,北拔柳城,南向江、漢,荊州交臂,威露天下,民無他志。然百姓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太祖不從,而江、淮間十餘萬眾,皆驚走吳。

>屯田客呂並自稱將軍,聚黨據陳倉,儼複率署等攻之,賊即破滅。

>是時南陽閒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

治理人民部分也太過於壓榨勞役
把人民給大規模逼反
其中還曾為了遷移人民到南方屯田
不顧蔣濟的反對強行遷移
造成的結果就是人民受不了數十萬南逃江東
因而白白便宜了孫大帝

王彭嘗云:「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彭,愷之子,為武吏,頗知文章,餘嘗為作哀辭,字大年。(東坡志林)

這也為甚麼到宋代
會埋下邪惡曹操 善良劉備的傳統民間印象
因為曹操勞役人民 屠城記錄在當代真的太過輝煌
讓人民想到就怕怕的才會因此留下這些負面紀錄


>東晉裴松之:『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于操為甚。』
>西晉陸機:『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唐代李世民:『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
>唐代劉知幾:『罪百田常,禍千王莽。』
>唐代元稹:『曹瞞篡亂從此始。』
>五胡十六國石勒: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 如日月皎然, 終不能如曹孟德、 司馬仲達父子, 欺他孤兒寡婦, 狐媚以取天下也。


所以傳統曹操負面評價多數都是批判他的道德行為
不是對他的才能給予批判

>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梁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

如上面的李世民則是一邊批判他的道德行為
但對於他做為一個帝王的才能是給予正面評價
傳統羅本還是清代修編的毛氏父子本
對後來的演義曹操再道德形象已經明顯漂白了

1.史實數十起屠城剩徐州一起 (演義刪減殘暴惡行)
2.狡詐小人行為轉接到部下代替 (演義許攸 荀彧表示)
3.冤殺惡整底下的人(演義幾乎只剩楊脩 華陀)
4.過度勞役農民 造成農民起義反抗(再演義也沒了)
4.還追加刺董場面 (演義追加1)
5.更成為反董總號召等 (演義追加2)
6.站出來捍衛劉關張 不讓袁術轟他們出去 (演義追加3)
7.性格更高度浪漫化 如赤壁短歌行演唱會 (演義追加4)


論曹操 品格與能力分開評
曹操的人品道德這方面一直都是曹操的痛腳
但如果單論曹操的能力
那曹操絕對是一位能力非常出眾的帝王


--
※ 作者: gp02mk2 時間: 2016-09-30 17:50:35
※ 編輯: gp02mk2 時間: 2016-10-01 14:09:01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2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29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u9785878, mimiger 說讚!
1樓 時間: 2016-09-30 17:53:01 (台灣)
  09-30 17:53 TW
五樓是小喬 我是周瑜
2樓 時間: 2016-09-30 18:30:46 (台灣)
  09-30 18:30 TW
劉備就是明主啦!
3樓 時間: 2016-09-30 18:38:45 (台灣)
+3 09-30 18:38 TW
原PO未免太專業的黑曹操~
幹的好!
共匪這幾年的惡形惡狀 引發民怨又努力洗腦
鬼扯曹操 雍正等暴君 其實都是才華出眾 精明果敢的"狼性"君王
暗示共匪歷來的倒行逆施也是種傳承?
林北看了就火大!!!
狼心狗肺就是狼心狗肺!!
還美其名曰"狼性"
既然以民族性學習犬類畜牲為榮~
被當作下等人 自取其辱只是剛好而已!!
這沒有再黑曹操
只是強調才能與道德要分開來論
而且曹操早年也有直得肯定的紀錄
先是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誅閹官,反為所害。太祖上書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靈帝不能用。是後詔書敕三府:舉奏州縣政理無效,民為作謠言者免罷之。三公傾邪,皆希世見詔用,貨賂並行,強者為怨,不見舉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毀。太祖疾之。是歲以災異博問得失,因此複上書切諫,說三公所舉奏專回避貴戚之意。奏上,天子感悟,以示三府責讓之,諸以謠言徵者皆拜議郎。是後政教日亂,豪猾益熾,多所摧毀;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復獻言。
曹操年輕時 也曾有過滿腔熱血 正直光明的一面 陳蕃 竇武合計要誅滅宦官 結果失敗反被殺害
曹操就曾為此多次上奏朝廷 要為陳蕃 竇武等人平反 結果朝中腐敗 靈帝昏庸 曹操多次上奏都不被朝廷理會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06331&sn=127310
巴哈三國版有位網友也曾簡易整理過一篇文 描述曾經年輕的曹操以及後來的曹操為什麼會這樣
劉備與曹操會有這麼大的對比 也是因為身處環境成長不同才有這麼大的差別 更何況曹操早年還有被朋友背叛的紀錄 這也因而造成後來的曹操疑心病非常重 更何況曹操入朝得到權力比劉備還早 身心被政治染黑是滿正常的
跟劉備這種大半輩子都在逃難流浪根本是不同的 也因為這種環境才造成劉備被政治染黑的氣息非常淺 更何況當時劉備根本是沒有任何本錢給部下過好日子 部下還願意死命跟隨他 當然造就後來的劉備與部下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 這是患難與共的生死之情 這是不同的
4樓 時間: 2016-09-30 19:53:11 (台灣)
  09-30 19:53 TW
樓主,那個年代屠城很正常。
項羽也屠城,被罵的半死。 劉邦也屠城,就沒什麼事。 其實劉邦跟劉表屠城的人數更多...
曹操人品真的沒有太大問題,就是一個在錯誤中學習的普通人。他注重專業,給下屬絕對的放權,他只是很有膽識的一肩承擔了部下的行為,別把下屬幹的臭事賴他身上。
研究三國,不要只看演義跟三國志。還有魏史可以研究啊…
如果打天下用屠城合理化
那就更必須建立歷代每個帝王都是全程用屠城
所以我只要問
劉邦屠城有數十起之多嗎?
項羽也有屠城
但也有曹操數十起之多嗎?
別說劉邦 項羽連李世民自己也有
但也沒用數十起屠城來打天下
更別提以暴君聞名的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前
也鮮少大規模軍事遷連平民的紀錄
曹操會被批罵的就是屠城平率太過頻繁
才讓當代下層人民怕怕的
這也就是為甚麼諸葛亮 魯肅會反曹的最大主因 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徐州大屠殺的受災戶 從徐州那裡南逃過來的
而曹操屠城最大詬病問題是「圍城後降者不赦」 這做法別說荀彧反對提出這會引發甚麼問題 曹操第二次屠徐州的結果也被荀彧講重 大幅點燃徐州人抗曹的決心 讓戰爭膠著化給呂布偷襲大本營的機會
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連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將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之則引日久;今頓兵堅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太祖從之,城降。
這做法甚至後來曹操圍壺關時 也曾下令破城後屠城 結果曹仁自己也受不了跳出來反對 講明不留一條後路 勢必把敵人給逼到跟你死戰
而以上引用的有後漢書 魏書等 光是遷民勞役百姓就大多是魏書那邊的紀錄 而荊州反曹別說關羽傳記述的侯因之亂 這再魏書曹仁傳也直接紀錄侯因反亂的最大主因
5樓 時間: 2016-09-30 20:26:34 (台灣)
  09-30 20:26 TW
好吧,我先聲明,我不是在戰你。你說的大多我都同意,我只是在補充。對我來說,有屠城,不管一城還是百城,都一樣。
您的看法是殺的多,就不好,但對我來說,只有殺跟不殺的區別。
https://kknews.cc/history/vvqjka.html
你要強調戰爭造成的殺戮是戰爭在所難免的常態
這點我非常任同
但有些事情也是有個底線
超過這個底線就不能用常理的戰爭常態來看待此事
而且這些非必要的殺戮埋下的政治傷害都很大
更何況濫殺部分已經大到超過正常底限了
6樓 時間: 2016-10-01 04:33:55 (美國)
  10-01 04:33 US
看來"寧我負天下人"的故事雖是假造,應該也是揣想曹操的品格來寫的.可惜假的就是假的,被戳穿後卻反過來讓人以為曹操其實沒那麼壞.
依曹操的品格寫出來的故事被戳穿後反過來用以洗白曹操,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批評人事物務須有所本,胡扯一氣只會造成反效果.就算自以為是有根據的引申,假的還是假的.而且戲劇性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
呂伯奢事件這點不是捏造的
而且有三本再記錄此事
差別在於紀錄的內容上的差異罷了
>>魏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譬如魏書是說 呂伯奢的兒子想要搶曹操的財物 曹操為了自衛而殺人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世說新羽則是說曹操疑心病發作而殺人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甯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孫盛則是說曹操睡覺聽到食器聲 懷疑呂伯奢等人要殺他 為了保護自己"可能"受害而殺人 再嗆了經典的一句「甯我負人,毋人負我!」名言
而各本史書紀錄下的曹操性格 最有名的就是"太祖性忌"這一方面 也當然造成該事件可信度提高
7樓 時間: 2016-10-01 06:18:35 (美國)
  10-01 06:18 US
裴注三國志和世說新語我都看過,也就是說,上面三個故事其實我其實都看過(孫盛雜記在裴松之的注引中)但我印象中卻一直覺得個故事是假的,也無法隨手拈來這三個紀錄.敢問,他書不論,就這兩本書您讀過多少次才能這樣信中拈來呢?
我自己先招:三國志就看過一遍,再找比較熟的人物零零碎碎的看了幾次.世說新語是泡浴缸裡看了兩次,又跳著看了一次. 我本來想把四史看過一遍的,但看過三國志就投降了.
歷史向來“無證不立”“ 孤證不立 ”
都是以相同性直的紀錄來判斷
是否有該事件發生
呂伯奢事件是經由三本不同的史家來紀錄此事 魏書記載是由魏方那邊紀錄下來的 也就是有這件事 所以魏方承認殺呂伯奢一事是假的嗎?
而其他兩邊紀錄共通則是說 曹操疑心病發作殺起人來 至於哪邊可信度高 可以直接從史書上看出 我提出魏方紀錄的可疑點 "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
從這邊可以看出曹操不是一個人 他是帶著一群部下逃命 那帶著武裝部下逃命的曹操 正常來講一個家庭趕搶劫這些人?
而曹操性格有名的就是"太祖性忌" 又有兩邊相同的紀錄直接表明曹操猜忌心強 更大大提升曹操疑心病殺人的可能
8樓 時間: 2016-10-01 10:14:54 (台灣)
  10-01 10:14 TW
屠城.睡人老婆.挖別人族墓.比董卓還殘暴囂張.
曹操碰的是寡婦 離婚婦 婚姻關係還在的婦女他沒有碰
9樓 時間: 2016-10-02 02:10:05 (台灣)
  10-02 02:10 TW
把人家的老公殺了.就變寡婦睡了.這樣你能接受?
曹操目前紀錄的15個妻妾 有哪個前夫是被他殺後才變寡婦?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