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SUJIA (jia)
標題 [分享]關於電磨入豆慢,有效提升風味
時間 Sat Feb 24 21:38:47 2024


在youtube看到蘭斯分享的入豆速度
(印象中James Hoffmann好像也有相關影片)

https://youtu.be/7_U8nwO4cy0?si=Bj4v7-AviCcBZoZd

他近期分享的義式製作方式,
這個應該是目前大家最容易測試的,
就是使用慢慢喂豆,
自己實測,使用一年前的探索者max,
使用慢慢入豆,
最大的差異,萃取速度整整快了一倍,
原本20秒變成了10秒左右,
所以又能調細三四大格,讓我有點意外
味道也有稍微的不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也測試看看,靜電也是減少了不少

他還有一篇是叮噹杯的,可惜我沒有可測萃取率的儀器,這部分不太好實測


我個人是在想,會不會就是因為手磨,研磨的速度慢,所以就造就了味道普遍比一般的電

磨好,清晰度也普遍較高,進而有了可調速的電磨,但還是沒辦法達到跟手磨一樣慢的速


一般普通的電磨也能靠慢慢入豆來提升味道,不知道高階的電磨差異性大不大,希望大家
能測試看看分享一下心得,或者是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和認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56.71 (臺灣)
※ 作者: HSUJIA 2024-02-24 21:38:47
※ 文章代碼(AID): #1bsV5f6s (Coffe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708781929.A.1B6.html
mmonkeyboyy: 平刀比較有差吧?1F 02/24 21:44
HSUJIA: 我的是錐刀,萃取速度就差了快一倍,味道稍微好點,所以有電磨的都可以試試,應該是都有差異2F 02/24 21:53
jimmyyang207: 我一樣用他實驗的DF83V 確實差很多
但你手動慢速入豆就是另一個變數惹4F 02/24 22:12
Icta: 跟轉速沒關係,slow feeding 目的是要達到 排粉速率 >= 入豆速率,避免顆粒在刀盤間塞車,如果考慮的是研磨均勻度,目前看到幾乎從98mm到低階刀盤都會有提升,之前barista hustle測zm跟ek43也都明確推高萃取率
問題是在espresso部分,slow feeding會讓很多刀盤的細粉少到無法用,所以怎麼最佳化,速率要多低,要看個別設定
之前我就覺得磨豆機廠商玩刀盤設計還不如好好重新思考進豆機制,對研磨均勻度會有巨大改變,還好Lance這影片反響頗大,未來幾年應該終於能看到更多廠商去嘗試這一塊
理論上錐刀效果會更明顯,因為只靠重力落粉的錐刀比平刀更易阻塞
我偏向認為最佳設定是高轉>1000rpm大平刀加<0.5g/sec進豆,會比什麼300rpm好很多,平刀甩粉推粉的效率優勢才會出來
錐刀快轉倒是沒什麼好處,效率天生就吃虧,但風味跟均勻度未必絕對相關就是
bh的實驗裡面誇張到m家的151b細粉量不足,被迫要換刀盤,也就是廠商不先從這邊改善,而去花精力微調刀紋根本毫無意義6F 02/24 22:18
[圖]
davidcty: LH 有在另一個影片提到Sanremo X1的蝸桿預碎和進豆的效率太好 轉速和入豆的速度對粒徑分佈基本沒有影響 可能蝸桿效率跟刀盤若能配合良好 可以避免塞車24F 02/25 01:58
mmonkeyboyy: 所以df83v才會吸引人啊 XD27F 02/25 02:00
davidcty: LH也有提到Niche的入豆擋片還是不夠慢 入豆速度還是有相當的影響28F 02/25 02:00
Icta: 像泰摩那種prebreaker可以說是沒用,才會出現全下豆跟慢下豆,甚至每次研磨,萃取效率都會浮動的狀況,就是進豆速率還是太快了。尤其是有人分享刀盤塞死的情況,只要會有這種狀況,就代表prebreaker或刀盤咬豆進豆速度過快,設計失衡30F 02/25 07:03
kira925: 類似Weber KEY那種進豆機制會有好處嗎?34F 02/25 10:56
mitchness: 也試過3 5顆豆子慢慢撥往豆槽的模式,研磨刻度是可以小很多,但是太耗時了,後來改成一次倒,但是減小壓粉
力道,與研磨刻度35F 02/25 11:24

--
作者 HSUJIA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