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ikk33 (vikk33)
標題 [轉錄] 蘇致亨
時間 Tue Jun  6 14:24:27 2023


1.轉錄網址︰
※ 請附上有效原文連結或短網址 ※
https://pse.is/4yt35y
2.轉錄來源︰
※ 推特/FB 須為 FB人物名稱、FB粉絲團名稱 ※
※ 轉錄社論請附上完整標題 ※
蘇致亨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民進黨的三一八時刻和台灣的 #MeToo moment】
1. 這幾天不太能專心做事,每天都像噴火龍一樣憤怒難眠。從網路和身邊朋友聽聞一個
個故事都令人生氣,看見幾案加害者大言不慚的聲明更令人火大。上一次有這種被政治局
勢逼到做不了正事的感覺,大概就是 2014 年三一八的時候了。生氣時候腦子不太好用,
只好用列點方式討論。以下萬言地圖炮文長慎入,下手太重還請見諒,拋磚一塊希望引出
更多專業指正,讓台灣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好。

2. 十年前,國民黨在執政末期,因為中和張慶忠三十秒定案的服貿審查程序,惹惱了對
民主有著基本信念的台灣人民。十年後,民進黨在執政末期,因為永和李正皓由潘孟安、
賴清德等個位數男性定奪就要他人背書的禮讓程序,同樣惹惱了對民主有著基本信念的台
灣人民。比起《人選之人》,我覺得,民進黨黨高層與李正皓的合作共謀,才更是觸發這
一系列事件的破口。

3. 進步青年們連署上書對於民進黨的不滿,同樣是對於「民主制度失靈」累積許久的束
手無策。曾經誤以為 2022 年九合一選舉的大敗,會讓老綠男們,對於以派系資源分配和
民調勝選機率來佈局的算計路線,有一定程度的檢討和反省。至少從賴內閣到蘇內閣,在
婚姻平權議題上,我們就看見相當程度的改變。然而,從 2022 年敗選小組的人選組成和
檢討,到目前為止立委的提名策略,顯然幾位老綠男對於政治的思維,跟我家和我身邊好
幾位民進黨支持者簡直活在平行時空。李正皓是撕裂我們信任「相忍為大局」的關鍵。

4. 李正皓已經被媒體揭露的爭議,至少就包含以前女友私密影像脅迫她噤聲。我同意盧
郁佳寫的,民進黨若是怕票多,只要個人人盡知的名字,真的不妨提名李宗瑞。曾經,面
對所謂「艱困選區」,民進黨肯派蕭美琴深耕花蓮,甚至民進黨內部,也有李問這種人願
意深耕馬祖。一個永和參選機會,民進黨沒有想藉機展現自己的價值,沒有想長久深耕這
個選區,也沒有想給任何黨內其他區域議員一個向上出頭的機會。把機會禮讓給李正皓,
像這種投機刺客給人的解讀,不就是在說你各位進到民進黨從地方議員開始打起的都是白
痴。你十年前三一八選完,不如經營個粉專,不如多上點電視吧。你只要有無論好壞,只
要夠出名的「網路聲量」,我們就聽你的了。

5. 民進黨另二個令我對這政黨「核心價值」備感困惑的提名,一是林志潔,二是林飛帆
。林志潔至今仍未公開說明自己如何看待 1991 年獨台會案期間,寫信替自己父親(時任
新竹市調查站主任的林弘正)抱屈的事。我沒有覺得情治人員的子女就該怎麼樣。但是只
想集體裝傻混過去,或根本不覺得這會構成任何問題的思維,對於一個像我這樣曾相信「
轉型正義」是這政黨主要價值訴求的民主進步黨,實在備感悲哀。

6. 我對林飛帆沒特別意見,我只覺得這是我們三一八世代的悲哀。作為曾全心投入十年
前三一八運動的人,知道當時同樣為了「顧全大局」,擔憂批評林飛帆和陳為廷「兩張臉
」,會有損運動正當性,我們因此有許許多多的妥協。已經 2023 年了,從中國六四到台
灣三一八的歷史,我們應該有更深刻體悟:沒有什麼運動或組織,會因為暫時充當那張「
臉」的「領導」做錯事而毀滅。如果有,那這運動或組織也太脆弱。要說十年前我們過度
吹捧出林飛帆和陳為廷兩座神壇,十年後現在也只是讓他們回歸最原始樣貌而已:一位並
不是真的能催化青年和進步價值的核心引擎;一位與我的價值信念固然比較接近,但在身
體界線犯下的錯,就是應該在政治場域被一定程度「去勢」。把光芒過度集中兩尊神壇,
同樣是種機會成本。唯有異男互相吹捧的神壇不再如此明亮,我們更能看見原來這世代早
就造就出其他更有戰力的賴品妤、吳沛憶、苗博雅等人。

7. 我相信林飛帆具有一定的進步性。我對於徵召林飛帆在戰術上的不滿,只是對於這種
選舉路線的困惑。吳怡農的案例,還不足以構成前車之鑑嗎?林飛帆若這次選輸,他會持
續在這個選區耕耘嗎?地方服務是一門專業,國防外交則是另一門專業,內閣領導又是另
外一門專業。沒有什麼路線比較好,但政治生命要走得長久,你就必須有所選擇吧。若最
後大選結果,民進黨萬幸能夠繼續執政,但林飛帆選輸了,若他不想「困在這區」,就此
進府或入閣,那會給人什麼感受?更何況,林飛帆現在能成功召喚什麼「年輕」或「進步
」的代表形象嗎?就像四年前的謝佩芬,答案是 No。只能說提名人對於雙北的敏銳程度
,大概跟IE一樣雷,現在的平行世界大概只追到要裝 Clubhouse(還有人記得它嗎?),
還不知道 ChatGPT 已經存在。

8. 從小到大,我所知道的民進黨,是一個不害怕內部成員有激烈爭辯的政黨。然而,現
在黨高層不夠民主的路線,跟我讀蔣經國晚年準備從院長接任總統日記看見的獨裁者困境
相似得驚人:肩負拯救黨國興亡的重責大任、自覺高處不勝寒、沒人願意說實話、苦於人
才無處尋。把自己演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壯男主角,一點都不是什麼英雄表現
,只是這組織不夠民主的病徵而已。不願意讓激烈爭辯發生在黨內部,就只是把爭議外部
化。只叫自己找來的候選人自己解決,不然就自己知所進退,這種從頭到尾無心照護的免
洗邏輯都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徑。事已至此,如果黨內進步力量不公開吵給社會看,讓社
會知道民進黨內仍有改革聲音,繼續鄉愿下去,那我們外人看這黨就像看一攤沒希望的死
水。民進黨依舊能贏得基本盤如我家含淚投三票,但完全喚不醒沒領你們薪水的支持者向
身邊朋友拉票的動力。

9. 性別和職場暴力議題,並沒有多進步,只是最基本的原則:握有更高權力者,是否能
堅持至少「把人當人看」的平等原則和道德底線。一個難以通過這關卡檢驗的人,在進到
公部門後,確實更可能成為把公務員當狗罵的仗勢欺人者、以「冷暴力」無視眼前沒票沒
地位的晚輩的高傲學長姐,老了以後變成在路上被人拍到在捷運上失控大吼「你不知道我
是誰嗎?」、「憑什麼不讓我坐博愛座!」的失控老人也不意外。對於錯誤,會有憤怒的
情緒是正常的,但是這股情緒如果只能耗在謾罵對方,也只代表對這事情的無能為力。今
天如果是個沒反抗條件,只能碎嘴上司的人,私下罵兩句也就算了。但今天作為一個在政
治上做領導的人,還要這樣公開羞辱別人給大家看,只是公然讓更多人知道這種領導有多
無能而已。真正有能力知道事情該怎麼解決的人,就不會每天「震怒」到不行。這也是我
在體制內的學習。

10.  我不是什麼咖,我只是曾經為了這黨在公部門服務過一段時間的支持者和工作者。
我擔心在這個保守政黨也善於運用進步修辭,就連顏寬恆都能出來嘴民進黨的時刻,這個
我家三代都支持的民進黨,會因為不願意徹底反省,淪落成我很難說出與國民黨和民眾黨
有什麼明顯差別的偽進步政黨。或許正因為民進黨是個沒有黨史館的政黨,我們容易因遺
忘歷史,並缺乏具有信念的敘事,忘記自己的價值。在我心中的民進黨,就像是一間從破
爛麵攤起家的麵店。四十年麵店,就是不應該因為看到別人爆米花正紅就隨便放棄自己的
製麵事業。今天麵粉出問題,我們這些死忠愛吃麵的,只會希望看見麵店有所改變,不會
隨隨便便去隔壁國民黨或民眾黨開的雞排攤,買一碗他們只是順便有在賣的難吃乾麵。大
膽改革你們的四十年麵店,找回你們能給台灣的獨特價值和應有貢獻吧。


11.  跟南韓的結構相仿,台灣的 MeToo 破口,出現在民進黨這種相對進步,但在媒體資
源上與「親中陣營」相比弱勢的政黨,我並不意外。特別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支持者在意
的價值,我們就是渴望民主、進步與平等的一群人。即便近日有傅崐萁和曾柏文等案例,
MeToo 會否在國民黨和民眾黨引爆,我也不特別樂觀。因為這兩黨的支持者,似乎並不真
心在意這課題。所以,民進黨不必急著「要死一起死」,國民黨和民眾黨也不必「見獵心
喜」,因為明年三位老男人的選舉,佔台灣多數的女性票源,願意出門投票的話,也只願
意給最早對於這議題願意進行徹底改革的人。民進黨應擔心的是,若體制都已出現那麼大
規模的失靈和不滿,握有權力的黨高層至今還不夠把這當一回事,甚至至今仍覺得這是網
軍在操盤,沒有把這波運動之於民進黨,視為太陽花運動之於國民黨的「民主制度危機的
警訊」的話。我輩進步中年也可直接把戰線自動延長到 2024 年或 2026 年大敗後我們應
如何自處的課題了。

12.  跟南韓的結構不同,台灣的 MeToo 力道,絕對還沒到能致人於「社會性死亡」的
cancel culture 的地步。特別是我國政治界、社運界、學術界、文化界、娛樂界和媒體
界等,因為過去黨國威權的裙帶歷史,以及中國市場開放的發展紅利,因而相當程度依舊
停在獨裁式的組織權力設計和一點都不健康的產業環境下,往往都還受有權有勢的男性所
把持。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組織或產業內向上攀升的機會,依舊非常不民主、非常不公
開、非常仰賴特定的人際交往關係,因而比起其他國家或其他圈子(如相對新興的科技實
業界吧),實在鄉愿得更加徹底。

13. 於是,政治界、社運界、學術界、文化界、娛樂界和媒體界等,這些在我國高度仰賴
人際關係的產業,也更容易發展出某種誰能掌握更多資訊,誰就能掌握權力的「機密文化
」,更容易「藏污納垢」。這種並非必要卻總是要演得神秘兮兮的「機密文化」,對於更
習慣「開放文化」共同 debug 問題的我輩駭客世代而言,是極其愚笨的工作模式。違背
開放,也就違背我們從小被教育應珍惜的民主、平等、多元價值。正因為這幾個領域,是
我們寄予更高理想和期望的領域。因此,事情發生在這幾個地方,我們反而更憤怒,更想
要尋求真正的改變。

14.  正因如此,在這個我們實在得來不易的MeToo moment,其實更怕受害者不敢講,並
不特別怕加害者無力辯駁的問題(看看前面幾案的「加害者們」的「反駁聲明」有多麽囂
張吧)。認清整體權力的現實情況下,我們應該多給受害者多一點能自由發聲的機會,並
盡我們所能,減輕受害者勢必會受到的二次傷害。無謂的陰謀論、不公平的處置方式和加
害者狡猾的閃躲,都是應該避免的。

15. 吃瓜群眾們,請務必意識到「司法訴訟」等制度的不公平。從「性騷擾」到「性侵害
」在台灣的案件數量,你就能看見「舉證」的困難以及「台灣職場環境」的困難。按照常
識,我們應該能推測,若「性侵害」一年有個 500 件的話,情節比較輕微的「性騷擾」
,照理來講大概一年應該有個 5000 件以上吧。但是,根據行政院統計的性別圖像,

2021 年,我國「性侵害」通報被害人計 7787 人(女性佔 82.3%),其中起訴和不起訴
人數,分別佔全體被告  36.7% 和 49.1%(不起訴原因,以嫌疑不足為主占 95.1%)。
而我國 2021 年的「性騷擾」通報被害人,只有 405 人(女性佔 89.9%)。唯獨在校園
裡面,性騷擾和性侵害的比例,比較接近我們預想的「常態」:2021 年校園「性騷擾」
和「性侵害」事件被害人屬實數,分別是 2679 人(女性 73.3%)和 236 人(女性

76.3%)。
16. 列出這些數據是要說:(1)台灣各個職場對「性騷擾」的認識,確實相對不健康,
並且在司法上非常無力。(2)因此,那些迴避侵害事實,只因預計對方因沒有錄音錄影
而難以起訴就一個個出來說「若有應負司法上等責任,本人絕不逃避」的加害者廢話,在
我眼中有多麽可惡。知道自己在校園等判決上會輸,就先開始動員群眾、動員媒體,引導
風向。判斷大家不會細讀完整裁判書,就拿著因程序問題的勝訴,掩飾自己行為上確實犯
過的錯誤,迴避原本鄉民們真正在意的論點。從李明璁因為升等代表作「自我抄襲」十年
前博士論文而「不續聘」的案件,再到李正皓這種偷拍威脅還能大搖大擺若無其事出來混
的案例,我們從小到大還看得不夠多嗎?

17. 《性騷擾防治法》第二條:本法所稱的「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
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以該人順服或拒
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
條件。(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
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她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
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18. 吃瓜群眾們.也請不要協助營造一種「看人撕逼」或「要人去死」的氛圍,這並不特
別有利推進事情的討論。我會覺得,這反而容易讓許多「不完美的受害者」難以發言。有
一些案例,我們依然在意對方。就像是我們這些在罵民進黨罵最狠的人,依舊在意民進黨
和台灣的發展大局。決定出來講,不是真的想撕裂關係,或導致對方的人格毀滅,只是種
「對事不對人」而「就事論事」的討論。這或許就像情侶吵架的目的,不見得一開始就是
為了分手,更多是為了讓這段關係變得更好。許多時候,我們希望的,是對方能夠真的把
我們的心聲和不滿聽進去。如果對方願意學習如何改進,一切都有往下走的可能。若我們
發現對方不願意改進,甚至還在耍嘴皮子,那麼,在那意識到對方其實不是什麼好人,真
的就是個渣男的那一刻。若分手分得不愉快,更是不願意反省的加害者造成的。請不需要
過度自責。我們是為了未來的人能有更好的環境,讓關係變更健康,也讓彼此有機會成為
更好的人。

19. Rebecca Traister 在《好不憤怒:女性憤怒的革命力量》(Good and Mad: The
Revolutionary Power of Women's Anger)這本書談到女性主義運動內部的紛爭,有一段
話值得抄錄:「想讓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面對彼此的憤怒時沒有否定、沒有僵局、沒有沈
默或沒有內疚,這想法本身就很奇怪。要想成功建立聯盟,我們就得誠實表達憤怒。這代
表同伴們要在共同的基礎上,仔細審視彼此的差異,校正那些差異形成的扭曲歷史。正是
這些扭曲的歷史,讓我們產生分歧。我們必須捫心自問:誰會從中受益?若我們之間的憤
怒,能得到深刻理解,就可以把差異轉變成權力。同伴間的憤怒,帶來的是改變,而不是
毀滅。這種憤怒帶來的不舒服和失落感受,並不代表失敗,而是標誌著成長。比起憤怒,
我更想要自由。我想和那些同樣更想自由的人們一起合作,因為這樣也許我們真的能夠做
成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20.  楊虔豪報導南韓 MeToo 時候曾經提到:「在南韓,性犯罪分為三個等級──性戲弄
、性醜行與性暴行。華文中,我們通常將性戲弄與性醜行統稱為『性騷擾』,韓文則更為
精細區分。『性戲弄』通常指言語上存在性方面的指涉,或出現刻意卻輕微的肢體接觸,
使當事人有負面感受;『性醜行』則是以威逼或動用暴力,強迫當事人發生更大範圍的肢
體接觸。『性暴行』等同華文的『性侵害』,即大眾熟知的強暴、強姦,透過威逼或施予
暴力,迫使當事人發生性關係或肉體凌辱」。從這段話,我會覺得(1)區分不同層次是
重要的,這有助於更多故事,能找到適當的說法說出來。我們不必為求聳動,就刻意放大
甚至扭曲我們確實經歷的事情,最後反而會反噬造成自己的不利。(2)南韓和台灣對於
「性犯罪」的認定界線不同,這就可以讓我們看見,那條界線應該畫在哪裡,勢必是隨不
同情境和不同社會而定,因此是武斷和任意的。然而,基本的道理,就是尊重每個人的自
主權利。

21.  許多「性戲弄」,背後的不平等,更屬於「性剝削」。簡單來說,有些事,你在對
價關係下,你可以對傳播妹、禮服小姐、酒店陪侍做。但是,你只是願意請客,沒有額外
支薪,就請你不要把你在酒店文化學到的經驗,套用在每次喝酒場合,左擁右抱那些在下
班或應酬場合跟你一起唱歌、吃飯、喝酒的女性同仁身上。你沒付錢就不要白嫖人家。你
就算肯付錢,也請尊重對方的意願,人家也沒有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賣給你。她不是你的
物品,請不要把女同事「送」給應酬對方親一下陪笑。你明明在她眼裡可以是個職場上的
好前輩,為什麼要把關係搞成這樣害對方難做人?都什麼時候了,你為什麼不能以大局為
重,管好自己的雙手和下體?許多時候,我們只需要有人出面嚴正告訴對方,這是不可以
的。


22. 可以想見的是,那條界線應該怎麼畫,確實有其複雜和困難。但這困難,有不同層次
,不應被混為一談:所謂「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的「雙標」其實並不成立,反而恰恰說
明其言行舉止,偏離了普遍的人際距離公約數:有些話有些事我的家人我的摯友能對我說
對我做,但隨隨便便的路人不行(參考黃麗群的說法)。人與人的互動是有界限的,尊重
對方的自主意願,這件事並不困難。

23. 隨著不同世代不同情境受到的文化和教育薰陶,認知勢必有差異,我們確實需要從「
直男行為研究社」和「怪 gay 相談室」彼此學習,得到更多討論。鬆綁從部分影視文化
對「有志者,事竟成」等絲毫不顧對方意願的「恐怖追求」想像,自己單方面付出就覺得
「沒有功勞,也該有苦勞」的自我中心,或「我如果有多做什麼甚至多摸哪裡,她一定就
會想要」等幾乎是強暴文化的過度浪漫刻畫。持續去形塑在我們社群、職場當中,合宜的
內規是什麼,界線的理想高標應該畫在哪裡。而多數人都同意不應該犯下的錯誤,你如果
犯了,你就應該因為這行為被懲罰的法律底線在哪裡。

24. 這道火得來非常不易,請依照基本的良知和經驗判斷,給予受害者足夠發聲的機會和
聲音。我們需要大家都意識到事情的複雜性,更願意直面解決。每個國家、每個產業、每
間公司、每個群體、每段關係、每位個人,都可以討論出屬於自己應該如何應對的規則。
那條線應該畫在哪裡,是所有會受此影響的人們,都應該有平等機會一起參與討論的。好
好討論我們要什麼樣的規範,會是我們社會從威權到民主落實的「全民民主教育契機」,
這才是更能言行合一的「轉型正義」。

25. 「轉型正義」很愛講的「平庸之惡」和「共犯結構」,同樣的標準,請不要只用在威
權時代的國家暴力,也請用在檢視民主時代的性暴力議題,讓我們看見你信念的原則是什
麼。隨著知情與否,必須承擔的責任有多少,確實都可以討論。與此同時,組織最上位的
人,明明只要願意,就有機會知道更多細節。選擇性地不知道某些事情,或不糾正某些事
情,同樣有其應負責任。承上啟下的幕僚世代們,選擇什麼事要仔細上報,什麼事就說對
方是個好人只是開開玩笑混過去。每一天的言行舉止,都是價值選擇。曾經或多或少是「
加害體系」的一員,應該出來改變的時候,就請負起足夠多的責任來一起解決問題。錯誤
的「明星思維」和不良制度設計下的獨裁權力結構,到最後只會害死整個組織和產業的活
水而已。這都是可以具體從公司內規改變,或從自己看見酒席出現這行為時退席抗議,甚
至更有勇氣出面制止做起的。

26. 「轉型正義」也很愛談的——功過不能相抵。轉型正義不是加減乘除,不能記功銷過
。MeToo 受害者,跟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所要的都是最基本的「把人當人看」的基本人權
,這是不分省籍、族群、性別、性傾向、黨派、國籍的當代民主人都信念的共同體價值。
所謂的「和解」,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之上。真正的「和解」需要的,是對於加害者咎責
以及對受害者在名譽和生存機會上的補償。要達成真正的「和解」,我們需要對於彼此處
境更有好奇心,尋求引導不公義行為的制度設計能夠改變,以預防悲劇的再發生。轉型正
義要的,就只是這麼簡單的「再民主化」。

27. 我原本看民進黨上禮拜五開的記者會,即便秘書長和副秘書長說話再官腔,我都一度
有被性平部主任李晏榕說服。真正讓我受不了的,是當記者提問時,問說督導的副秘書長
是誰,結果繞半天就是不願意說出林飛帆這名字,就說要回去看一下。這實在讓我看不見
改革誠意。據實以報,到真正不清楚的細節才說不知道,這有很難嗎?我們不期待一直用
「零容忍」口號帶來並不務實的改變,這只會帶來壓案的結果而已。我們期待看見的,不
是整個黨都一起去死,而是至少兜一個令人信服並盡可能一致的說法和標準吧,至少要真
心知道哪些事情在大家看來,就算是踩到「不把人當人看」必須要嚴正告知錯誤的底線吧
。制度設計和資源分配確實很複雜,但是立法規範和打造一個更適合人們生存的遊戲規則
,不就是政治專業應該學會做的事嗎?各黨會怎麼做這件事情,而非虛晃兩招,大家都看
在眼底,請不要把台灣鄉民都想成好應付的北七。道歉也是需要學習的。

28.  沒有任何文宣包裝能奇蹟式搶救爛商品。幾次選舉已證明,十年前姚人多可以的,
現在已經不行了,就更不用談二十年前的羅文嘉。眼下沒什麼天縱英才,那就回頭好好製
麵吧。幾篇高層回應,目前都至少讓人看得見誠意。那就請背後的幕僚們,把握機會好好
訓練和教育要讀你們稿的人,讓她/他至少真的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至少知道核心價值是
什麼,至少懂得立場底線該踩在哪裡,至少不要讀完稿後一被記者提問就破功。至少把這
波 MeToo 之於民進黨,看作當年太陽花之於國民黨,看成一回攸關選舉成敗的大事件認
真面對吧。

29. 「他很提攜後進」跟「他會權勢性侵」,有時候背後是一體兩面的事。(1)「提攜
後進」也暗示著可以「不提攜」。職場性騷擾在反省的,就是這樣的「敵意工作環境」:
應該檢討的,是為什麼下屬的生殺大權,竟然都掌握在這單一個人一念之間的善意與敵意
身上,這組織難道沒有更民主的升遷機制和判斷標準嗎?這代表的,是這公司沒有人員培
訓晉用和完整的管理制度,導致後進如果稍一不慎,就無法得到人家善意提攜,要是翻臉
,就是「不識抬舉」,必須獨自面對後續的「敵意工作環境」。(2)也有無數的前輩,
能夠「提攜後進」而不「權勢性侵」,代表你這位置換個人也不會死。(3)他是好人,
跟他會做錯事,並沒有直接關聯。我們對事不對人,談行為的錯誤,不等於要完全毀滅這
個人,只是希望他不要繼續卡在錯誤位置上,做錯事,讓更多人更不願意投身這職場而已
。(4)越是上位者,請越注意自己身份跟其他人的差異,有些人就是對上面的人巴結,
對平輩算客氣,對下面的人不把人當人看。你沒經歷過只是你幸運地選擇性偏誤。

30.  在 SNS 同溫層各說各話的社群時代,那些加害者其實不一定那麼在意自己在你們這
些可憐被害者的同溫層面臨社會性死亡。這對他們來說不痛。要打,就要打在對方真正痛
跟在意的地方。你今天指控噁男性騷擾跟小雞雞,噁男可能還會不惜承認自己性騷擾,只
為了出來反駁自己不是小雞雞。面對那些不在意「社會眼光」的隱士們,就是要讓他身邊
人都意識到這件事情是錯的,願意指正。沒有任何抗爭不會造成麻煩和改革成本,集體抗
爭,就是要一起降低什麼會被視為「麻煩」的門檻。留下渣男,不願改革的機會成本,就
是營造一個對其他人才有敵意的職場環境。不要嫌吹哨者和異議者難搞。對於民進黨這個
社運出身的政黨,能夠同理社會運動,做到這件事應該並不困難。

31. 我相信有非常多異性戀男性,在你曾經還是個小弟的時候,偶爾也會對應酬感到疲憊
,不想每天晚上充當康樂股長當免費男丑,不想哈腰鞠躬像隻 一樣捧上司 LP,
同樣看不慣那幾個「哥」和「前輩」不把人當人看的禽獸行徑,不想自己活到五十歲了還
得陪著玩這種高中男生班的無聊遊戲。不是所有男性都會以欺騙和背叛伴侶來證明自己無
聊的優越感。也不是所有男性都想變成那種沒有精神生活、沒有人生目標、沒有價值尊嚴
、除了賭博喝酒玩女人外平常也沒其他事好做的「無聊阿伯」。我們都能因為改變這套我
們不喜歡的遊戲規則,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放。

32. 常常感到無奈,有些時候,真正做實事的,反而常自謙「成事不必在我」,也更願意
待在自己真正專業和得心應手的位置,不會像「彼得原理」般升到不適任的位置。反而是
那些好大喜功的異男們,老覺得「非我不能成事」,每件事有個狗屁淺見都要開地球大發
議論(然後底下勢必有許多人吹捧)。前面還敢以學長身份教訓經濟系屁孩,現在這波就
連個屁都不敢放,也從來不願用宣傳自己一樣的力道,把發聲機會用來宣傳身旁新人或女
人的實力。這是我們看清許多學術界和文化界噁男封建習性,總說一套做一套的機會。


33. 今天國民黨無論是提名侯友宜或郭台銘,只要在選舉最後關頭喊出「不要再讓那些台
大畢業的當總統為所欲為」,就能讓台灣佔多數的非台大人高潮了。那些台大畢業的民進
黨菁英們,如果你今天要比草根或庶民已經比不過國民黨(多諷刺的事),你又沒有更民
主、又沒有更進步、又沒有更專業的時候,你到底要支持者怎麼捍衛你是民進黨而不是民
眾黨?十年前養出一個柯文哲還不夠嗎?十年前,我們誤以為許多妥協和禮讓,可以造就
出所謂的第三勢力,結果時代力量和台灣民眾黨帶給我們什麼,我想大家自有判斷。用力
改革,你才會得到跟你價值真正更接近的台灣人幫你「起風」。民進黨曾經可以是個不分
區名單漂亮到我這個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學生,也願意欺師滅祖最後一刻把政黨票投給民進
黨而非社民黨至今仍不後悔。我們不會隨便把票投給沒更民主也沒更進步的其他勢力。前
提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盟友並且願意改變自己。

34. 十年過去了,時間會帶來改變:可以讓呆瓜變戰將,也可以讓昔日戰神變成腦滿腸肥
的馬錦濤。時間終究會證明:誰只是中間來亂的女神,真正有戰力也有戰功,扛起責任的
,究竟是哪些不那麼好大喜功的女人。蘇貞昌當院長時,即便再好辯,但他至少有兩點,
讓我對他有一定程度的信服:他因為三一八感覺到自己的時代魅力與蔡英文的差距,因而
知所進退,甚至還願意改變,這是其一。他擔任行政院長後,重新拾起民進黨曾因爲膽怯
,不敢勇敢面對的婚姻平權議題,讓人看見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人們應該有的風骨,是其二
。關鍵時刻,願意承擔,這就是政治人物能感動人的核心。現在就是十年後的另一個關鍵
時刻。十年前反應像恐龍一樣的人,十年後還是差不多。晚別人幾步,你就只是在跟風。
勇敢造風吧。如果你還在幕後繼續掙扎,想要嘗試維持體制內溝通可能,那很好。如果你
只是因為盤算而仍在顧忌,罔顧你最基本的信念與價值,因而至今仍保持沈默,那就等著
被時代淘汰吧。我們都看在眼底。

35.  我會如此生氣,也是感覺這或多或少是我們這輩十年前不夠勇敢說真話,也沒能自
己成功闖出路來,累積而成的餘孽。我們的社會運動和進步學界,也曾經顧慮太多「大局
為重」,走上社會學界和文學界如今如此不堪的「中年危機」。野百合世代的「第一代大
學生」菁英們,相當程度從學界、政界和文化媒體界,定調了我們這代如何認識自我,認
識台灣是什麼的方式。但那套依著菁英階級和美國理論織出來的「國王新衣」,很大程度
跟我這輩才出現「第一代大學生」的台灣家族所經驗到的台灣社會,是有相當脫節的。所
以我們有把社會學本土化當成「緣」和「關係」喊啊喊的拐瓜劣棗,有從解構廣電媒體結
果一個不小心左轉轉過頭,變成「言必稱美帝」而「不再談黨國」的媒體改革。我自己回
歸校園的體悟是,不是大學生變笨,而是這代大學生看你們不爽的程度,跟你們當初在校
園看不爽那些教授快差不多了。可以說這社會已經被你們教得很好,昔日的進步觀點已經
變成常識,你再不進步,就沒辦法滿足這時代了。他們並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你們含
金量太低。學期末大家都很忙,但忙完後,請像十年前三一八群策群力一樣,把你們的專
業貢獻在讓台灣有更好的發展可能吧。

36.  距離投票還有半年,民進黨絕對還沒走上什麼窮途末路。拒絕禮讓李正皓,引進至
少像尤美女這樣的外部專業認真進行反省,好好改變這個黨不夠民主的地方,審慎檢視未
來任何提名人選,我們還有機會持續為這個黨感到驕傲。2023 年眼下只有三個老男人的
總統選舉,誰能真正說服各階層女性和年輕人的心,才是起風的關鍵。我們要的只是最素
樸的平等正義之心。但這麼素樸的理想,在一個充滿權力霸凌,以算計為核心的環境,是
很容易被人消磨殆盡而遺忘的。那種只交由個位數老異男們盤算出來的世界觀,是沒辦法
贏得我們的認同和選票的。

37. 比較煩人的是,我們可預想的劇本是,再來可能有自導自演的烏龍爆料,甚至自潑髒
水。我們甚至已看見習於運用身體資本的同性戀,順心如意時就蹭一波「名人臨幸」,翻
臉又再蹭一波「MeToo」熱潮。樹大有枯枝,陣營一大,自然就有髒東西混進來。面對這
種情形,界線應該怎麼畫,判斷確實會因為你對於個案的熟悉程度變得越來越困難。正因
為「自由追求範圍」的難以界定,美國有些學校,或日本有些公司,為避免權勢上的不平
等關係,以及避免檢舉成為報復性工具,就直接訂定規範:禁止師生戀,或禁止具直屬權
力關係者的辦公室戀情。當然,你也能說這實在太限縮人的自主判斷,或後續的罰則設計
在實作上反而只是對原本權力弱勢者更不利。這都是可以討論的。這也都是需要討論、應
該討論的。再怎麼樣,我都不希望這些「模糊空間」,削弱我們咎責源頭這幾案已經觸碰
我們內心道德底線的案例。

38. 最後,抄二段張亦絢 2015 年出版的《永別書》吧——「將功贖罪最危險。太相信功
過可以相抵,以為可以一邊淑世一邊洩慾,我們終究是在摧殘他人的暴政之中」(頁 385
);「誰會比我對這個島的命運,更感興趣呢?它的被欺凌、被強灌人造記憶,使它受苦
於『難以連貫成一個自我』而發聲。拼湊國格,如我從被亂倫的劫後餘生中,抵抗所有奪
去我真實的努力,我和它,我們都是無奈卻堅決的縫補之人。沒有它歷史中『反抗內在殖
民』那句話的砥礪,我這一生,不知會少掉多少勇氣、多少語言。」(頁 362)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有一說過去轉型正義零分
才會搞出如此不堪
既然鬼島生態私德比公共議題重要
那不如趁性騷發酵時趕快清算黨國遺孽
豹死也能留皮一襲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200.122.19 (臺灣)
※ 作者: vikk33 2023-06-06 14:24:27
※ 文章代碼(AID): #1aVj4T9l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86032669.A.26F.html
webster1112: 這字真太多了 !
綠能你不能  抗中保台 刀槍不入 ?1F 36.228.27.249 台灣 06/06 14:26
ff704: 小英:閱
賴神:你可以寄信
蘇:叫什麼叫3F 101.136.249.250 台灣 06/06 14:27
hagousla: 這篇文寫的不錯,不過和哥布林黨的黨性不6F 49.216.187.62 台灣 06/06 14:28
WeiKitten: 一堆字的文章 價值10p 太便宜啦8F 114.136.163.228 台灣 06/06 14:28
ff704: 塔綠班:進攻嘍~~~9F 101.136.249.250 台灣 06/06 14:28
milk250: 寫這麼多最後也是含淚投党10F 61.231.81.78 台灣 06/06 14:28
pkpk23456: 靠背 可以排版嗎?又多又密11F 42.79.205.203 台灣 06/06 14:28
ff704: 的確 乖乖閉嘴投黨就對了12F 101.136.249.250 台灣 06/06 14:28
yituo: 直接看FB原文吧 超級長的13F 123.192.191.89 台灣 06/06 14:29
pkpk23456: 我幫忙翻譯: 相信黨14F 42.79.205.203 台灣 06/06 14:29
dw1293: 結論:還是死忠投綠15F 61.215.192.65 日本 06/06 14:30
ccdg: 黨內變一言堂是英皇搞出來的,大家各種大鳴大放砲打賴主席,才像民進黨傳統。這個人以前在英皇當主席時都不曾或不敢提意見嗎16F 223.141.85.121 台灣 06/06 14:31
yituo: 如果結論還是忠於党國 那長篇大論也沒啥用19F 123.192.191.89 台灣 06/06 14:32
ai1robert: 屁話一堆,投票歸位20F 114.34.163.82 台灣 06/06 14:32
iam0718: 至少幫分個段落阿21F 111.255.108.35 台灣 06/06 14:32
palindromes: 民進黨可不算媒體弱勢吧22F 223.141.19.102 台灣 06/06 14:32
yituo: 就是這些死忠的人養出今天的民進党
更不用說,好幾個講這種話的人,不要說投票歸隊,民進党給他9萬他就爽了吧23F 123.192.191.89 台灣 06/06 14:32
devidevi: 廢話一堆26F 49.159.219.21 台灣 06/06 14:33
takeda3234: 太長 end 感覺可以簡潔成藍白見獵心喜?27F 39.9.199.138 台灣 06/06 14:35
hagousla: 他原文主旨是說不應該逃避問題,應該好好處理, 是很少數黨工會有的說法29F 49.216.187.62 台灣 06/06 14:36
gowaa: 好長  反正還是投綠就對了 沒差吧(?31F 114.26.195.199 台灣 06/06 14:37
yituo: 所以他這些跟沒領九萬前的林非凡依樣阿
如果民進黨給他九萬的話是不是就......好香32F 123.192.191.89 台灣 06/06 14:40
metro721: 字太多+1 但李正浩 林飛帆該退 然後新竹的啥 你是誰
潘孟安就在亂搞34F 42.72.68.229 台灣 06/06 14:41
ramun: 轉篇轉篇廢文過來幹嘛
看到說民進黨媒體弱勢就不想看了37F 101.9.195.67 台灣 06/06 14:43
iam0718: 出事就說媒體弱勢 這套底層綠粉信得很哩39F 111.255.108.35 台灣 06/06 14:48
tedium: 這是哪位?40F 59.120.242.208 台灣 06/06 14:49
roberttony: 字太多end41F 223.137.44.1 台灣 06/06 14:53
chadhappy200: 廢話一堆,直接五個字,綠能你不能42F 223.139.168.214 台灣 06/06 14:57
yosaku: 有夠長的廢文….他是在自命清高什麼43F 223.140.3.112 台灣 06/06 14:57
testutw 
testutw: 通遍廢話的廢文 還相對弱勢勒 滾吧44F 211.20.23.128 台灣 06/06 15:17
SAINTPAN: 這麼長 用GPT幫你重點整理ㄅ45F 114.45.53.124 台灣 06/06 15:27

--
作者 vikk33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