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urplesky911 (Purplesky)
標題 [家訪] 七公氪二訪 動圈之王:大烏SG
時間 Sat May 18 19:58:37 2024


七公氪二訪:動圈之王 大烏SG
════════════════════

是否同時存在複數且明顯的弱勢會在大部份的時間影響到音樂本身?(69.9)

//飛刀A69-79

否 並沒有發現這個情況 = 下限>69.9




是否有較單一化的弱勢會持續影響到音樂本身?(70-79)

//cccwei:A73~75

//宥大:S75-80

//Lious:S75~89

//DZ:S77-S88

//德瑞氪:A78-95


否 並沒有發現這個情況 = 下限>79.999




是否有一項必殺技能在大部份的時間被穩定輸出?(80-89)

必殺技:特別優秀並且能夠說服我這很膩害的項目

另一個著眼點是 能夠"穩定的被輸出"

比如說某個系統有人聲好聽這個特質 我就會給他80

而若人聲以外的項目也能很優秀

好讓人聲好聽這個特色能無時無刻被穩定輸出 我就會給到89

//蘇氪金一訪:S89.9~93

//江基隆:S83-87負87



很明顯有 = 下限>89.9






是否俱備以下條件?(90-95)

1.各類型音樂死角極低

2.多個單首音樂中 每個角落死角極低

3.有複數以上的必殺技 = 組合技 能同時被穩定輸出

4.部份硬素質的表現極端好 好到可以容許其他項的不足

//蘇氪金一訪:S89.9~93

//七公氪一訪:S90.5~S92

//德瑞氪:A78-95


我覺得阿七此次的系統同時具備了以上四項 = 下限95

而全部家訪人裡「二訪的蘇大」也俱備了這些條件


現在我要考慮的事情就剩下兩個

1.VS 蘇大二訪 S95-97

2.98.0 = 認定是否已征服大烏SG





文前先感謝所有家訪人

包括蘇大、阿七、台中阿德、台北阿德、江基隆、LIOUS、飛刀、宥大、挖到石油的CCC

以及一些雖沒被我家訪但也會跑我家訪行程的人

會想要感謝這些人主要的原因是:

因為我的行動的很低

很多時候我只能給被家訪的人一個方向 就沒有辦法辦法做後面具體的除錯

不過這些被我笑稱 「被家訪受害者連盟」的人

後續常常能夠互相家訪、互相支援、互相除錯、互相取暖(X

無形中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

這讓也整個家訪計畫有了更進一步的收穫



那麼繼續來談談這次家訪的過程

會突然變成阿七二訪是因為上一個人偷換器材

我並不喜歡去聽還沒有的安定系統 只好把他的順序往後挪

後挪後

首先我問了台中組:V大和CCC石油王

但他們兩人也還在換東西 並且有一些額外的狀況

所以就輪到這次的阿七二訪




這次阿七二訪 具體來說換了什麼?他很認真的傳了檔案給我:

====================================================

1.耳擴 Ferrum oor 35k  ===> 新增 Ferrum hypsos 獨立線性電源 (32k 新)

效果 ===>

解放原先的P28線電避免4路全功率輸出造成效率下降,聲音穩定度提升,緊繃感減少


2.新增 Ferrum hypsos 的 Cross Point XP-FS 鍍金保險絲 (10k 新)

效果 ===>

人聲增加一些厚度與包圍感,微暖度







11.新增Finisar FTLX1475D3BTL (光纖模組) (3k 二手)

效果 ===>

音樂更加流暢,絲滑,增加了音場


阿七對自己的總結:

提升了原先系統的亮度,中頻厚度與水分,增加了色彩,寬鬆感,網路部分在處理增加資訊量

(大致符合我想要的結果)



====================================================

礙於篇幅的關係 我把全部事項放在這裡,有興趣自己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uENt42M2Nn65G_viIWFHl2i7p-bd1EF/




家訪:

https://i.imgur.com/jskBXk8.jpg
[圖]

阿七貼心了幫我泡了一杯咖啡,咖啡豆是諾恩老闆(給他?)的豆子

他在泡咖啡期間 我順便跟他請教了一些泡咖啡的相關事宜

詢問完後我仍然覺得過程有夠麻煩 還是沖濾掛比較實在

不過他說:其實有在泡咖啡的人都還蠻享受這段過程 因為它很療癒

我這才想到當時家訪石油王CCC大時

他泡咖啡時的英姿和他那個非常ENJOY的變態表情(誤




配角:

現場另有兩隻ZMF耳機

阿七是說:封閉式那支他覺得比Z1R更完整好聽

我:比我親女兒還讚?

https://i.imgur.com/L8e1MtB.jpg
[圖]


所以開始聽阿七的系統前我先聽了封閉式那隻ZMF

結論:

如果以我習慣的Z1R聲 VS 阿七家的ZMF(非主場系統)

要說這隻ZMF比Z1R好聽+完整 我覺得完全沒有辦法說服我

不過確實是可以被期待的聲音

就看後續ZMF玩家的努力程度了~~~




開戰:

其實在聽第一首歌時就大概抓出一開始所講的那些:

大致上整個系統幾乎無懈可擊

但仍然在存在著一些我沒有很喜歡的項目

接著的時間 我聆聽的重點就剩下兩個地方

1.是不是真的接近無懈可擊的地步 還是剛好那首比較強

2.該怎麼具體的跟阿七指出我沒很喜歡的那個點 並 如何確認這只是追求上的不一



後來廣泛的掃射我帶去的音樂後

我確定這個系統的死角真的有夠低 並且擁有一堆必殺技 = 組合技

比如說:

上次阿七的系統被我嫌

"萬能感雖然好 但是單項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能夠對我造成較大傷害"

不過這次不同了

提琴、吉他、鼓或是人聲韻味、尾韻…等 處處充滿小驚豔

這個真的是很膩害。。。無話可說


接著的是我不喜歡的那個點:

我覺的阿七的大烏SG 他的低音能量消逝的過程不夠線性和漂亮 =消逝速度偏快

以致於 打鼓、彈吉他、吹奏、彈鋼琴 的前音會相對強烈 後音的部份則少了一些美感

具體的影響只有一個點:我覺得音樂呈現出美感不夠完美

會細微的影響到該音樂想要表達的核心


例如 這首「八方旅人2」的曲子《ウィンターランド地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AMYuLexfk

以下是創作者 西木康智 老師 述說他怎麼創作這首曲子:

===================================

ウィンターランド地方是 主角之一「學者」旅程的起點,有著暴風雪的惡劣環境。

當透過音樂表達這個地區時

我意識到這些表達方式不僅要表達雪的寒冷和嚴酷

它同時也必須與學者的使命及其旅程的嚴酷互相重疊

*2代學者的故事是被陷害到妻離子散 幾乎是萬念俱灰


另一方面,我試圖表達與該地區對稱的嚴酷:


嚴寒不僅凍結了體溫,也凍結了人們的情緒

主題雖與同樣是「雪」的《八方旅人1》-霜國地區(フロストランド地方)類似

但霜國地區是在有壁爐的房間裡邊喝著熱湯邊感受到的雪景


我認為音樂有趣的地方是:

即使是同一個主題“雪”

它的表達方式也會根據你的感知方式而有所變化,並且它可以傳達多種信息。

我希望你們在聽的時候也能注意到這些部分

======================

雖然說不管你使用什麼耳機或是設備來聽這首曲子

你皆能感受到音樂本身傳達的訊息

但我在意的一點是:你能將用多少的"深度"去呈現出曲子的原意


而很顯然的 阿七二訪 這點並沒有足夠大的滿足我

他的大烏SG系統聽起來 因為低音消逝略快、前音略強

並沒有把「枯寂感的氛圍」掌握的很好


PS:我知道這聽起來挑剔得很龜毛

但我想說的是 阿七的系統硬素質就是到達了這個水準

好到必須動用到音樂性的理念作對決 才能說明出那些我覺得不足的地方


這時候因為我要求喝第二杯咖啡 於是阿七開始去泡第二杯咖啡


與帶著療癒心情泡咖啡的阿七不同

我的腦中這時簡直呈星爆狀態

「我該怎麼具體的跟他說這項不夠好?並且他也能接受我提出的點」

因為在同一耳機+同一系統中 阿七一定沒辦法具體體會我想說的東西

最多也只是似是而非的妥協我想表達的東西



環顧了周圍的環境只有兩隻ZMF 還有一個XLR轉6.3的轉接頭


ZMF的兩支耳機馬上被我否定

因為這個系統的KING就是大烏SG 沒有其他耳機可以同場打掉大烏SG

所以XLR轉6.3的轉接頭或許可以一試

大烏SG(預設XLR) in ORR

大烏SG(XLR轉6.3)in ORR



這一試不得了......

直接造成重大分歧:

因為單端與XLR間的切換 確實能夠體現出我想說明的地方

我非常有把握能去說服阿七現在的系統存在著不夠完美之處

但問題是單端 竟然能完美解決我覺得不足之處


總結:

雖然分開看:平衡有平衡的強;單端有單端的好

嚴格來說大致上 約= 蘇大系統的水準

但問題是這個系統能用近乎零成本的方式讓兩組介面相互補

就地技巧性的駁回我提出的弱項

考量到整體

我覺得 98.0挑戰成功


S95-98.0


雖然不是全部都進

但技巧性的摸到最高上限98.0

剩下的2分(99-100)則是那些巔峰之人的領域

就留給他們去執著吧~~

https://i.imgur.com/8hctTe8.jpg
[圖]




後記:

阿七你轉過去 我要讓你盲測A/B兩種風格 你自己說哪一種比較好聽

聽的時候順便看LINE 我有傳給你西木康智老師對於原曲的解釋


阿七:

如果不看西木老師的解說 我覺得B比較好聽

但看完老師的解說後,我覺得A更對味


我你現在可以轉過來了:

A是單端

B是平衡



附錄

https://i.imgur.com/2toebQ7.jpg
https://i.imgur.com/7L7dr9x.jpg
https://i.imgur.com/SErQBwB.jpg
https://i.imgur.com/DDQX8zM.jpg
[圖]
 
[圖]
 
[圖]
 
[圖]


其他雜項備註:

初音曲適性普普(物主本身不聽)





--
Close your eyes, keep silent Think about the reason you are born
閉上眼睛保持平靜 想想自己存在的信念
Look inward to learn the truth You're born to develop your soul
直視內心去了解埋藏在靈魂深處裡的真實初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6.223 (臺灣)
※ 作者: purplesky911 2024-05-18 19:58:37
※ 文章代碼(AID): #1cI9VqKJ (Headphon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16033524.A.513.html
storym94374: 居然有人挑戰98成功 太神辣1F 05/18 20:25
dzwei: 動圈有98了,平板有98了,有沒有靜電要挑戰一下的2F 05/18 20:31
cccwei: 跪了……3F 05/18 20:33
takase: 有意思,側面佐證優秀的系統單端和平衡更接近風格差異?4F 05/18 20:34
dzwei: 其實後來認識很多chord的用家 閒聊下發現都是單端
突然覺得我不孤單5F 05/18 20:36
baby5630: 推~7F 05/18 20:38
artorias1993: oor升級下 484就能突破98惹8F 05/18 20:38
itai: 跪倒在地...阿不對 我還有99-100分的大神還沒貴 希望那時膝蓋還是正常的9F 05/18 20:44
henrylol: 推推,恭喜阿七也上訴成功11F 05/18 20:47
lostwindrain: 看到七大系統挑戰成功高興外也感謝有幸拜訪聽過12F 05/18 20:51
jimmycccp: 推推,很猛…13F 05/18 21:18
PhonexH: 推家訪系列~感覺是很完整的系統!14F 05/18 21:22
Kowdan: 98也太強了吧15F 05/18 21:25
MickeyPeanut: 好精彩16F 05/18 22:17
verdandy: 平衡魔人不曉得敢不敢提出異議17F 05/18 22:20
theshape87: 太猛,98 超高分18F 05/18 22:33
quillmane: 一般家用環境的線材長度,平衡沒有優勢,自己的感覺單端跟平衡的差別主要是音色喜好19F 05/18 22:42
odanaga: 還有電平會不一樣 看機器21F 05/18 22:44
quillmane: 不過高檔訊號線平衡的二手價比較好也好脫手就是了22F 05/18 22:44
richardckc: 推強者23F 05/18 22:46
MITSUNAGI: 推24F 05/18 22:48
ozyamazaki: 靜電要98 可能氪金是不同級別 而且搭配的選擇不多25F 05/18 23:09
Arcumit: 我這邊立志當0.07大就好 (O26F 05/18 23:13

我們大攻略組只要額外用極低的代價進80-89就很有成就了~~
他們只是先花錢幫我們舖路(O

thomas790: 推頂級27F 05/18 23:23
louissyou: 好猛98分,我拿個90分就滿足了(O28F 05/19 00:43
Roa: 真的頂!29F 05/19 00:45
a5401920: 我也爭取80~90就好了lol30F 05/19 01:28
※ 編輯: purplesky911 (61.228.16.223 臺灣), 05/19/2024 01:54:12
Ikaruwill: 各位觀眾!兩百萬!!31F 05/19 03:12
noryb: 推阿七Chord之光! 上次家訪後就覺得是很均衡強大的系統!
期待阿七之後入手 Quartet-Scaler然後和台中二位魔王對決!32F 05/19 09:16
fxck20202021: 推!用kalita磨豆機絕非等閒之輩34F 05/19 09:25
luke417: 推超神系統,可感受到這裡面做了很多嘗試與攻略,應該也算攻略組?35F 05/19 11:48

--
作者 purplesky91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