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loser1 (基輔羅斯進軍烏拉山以西)
標題 Re: [新聞] 喊當總統AI治國 郭台銘:共軍上岸派機
時間 Tue May  2 12:04:08 2023


※ 引述《LDPC (Channel Coding)》之銘言:
: 美國軍方有搞一個DARPA比賽 裡面有很簡單幾個任務 像是叫機器人開門闖入室內地區
: 下車 走障礙物體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MIoTdaVo0
: 給你看一下當年的剪輯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Oo8N9_iH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0KagJ1du8
: 基本上機器人除了雙足平衡外 還有路徑規劃(Planning/SLAM) 每一項
: 更別說操作手跟物體之間的交互性(Interaction)

在下有個問題........

當然雙足步行機器人是人類幾千年來的浪漫,
但是如果要做戰鬥用機器,做六足或者八足機器人然後上面裝載有功能上半身,
這樣不行嗎?

以昆蟲的結構應該相對二足步行動物穩定很多......

--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9.148 (臺灣)
※ 作者: loser1 2023-05-02 12:04:08
※ 文章代碼(AID): #1aK8kw-8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3000250.A.F88.html
jimmy5680: 多足的話直接用履帶或輪車底盤算了1F 05/02 12:04

履帶要叫它爬房子垂壁有點困難吧?
是說這種工作可以叫無人機幫忙...

LDPC: 可以參照當年Boston Dynamics和Google CEO對話2F 05/02 12:06
Schottky: 事實上做了二足步行機器人你也是得叫他匍匐前進3F 05/02 12:06
LDPC: 當年Google高層就是叫波士頓動力做輪子機器人4F 05/02 12:06
Schottky: 畢竟不是拿來做家政的5F 05/02 12:07
LDPC: 然後BostonDynamics據說回了一句Fxxxyou6F 05/02 12:07
※ 編輯: loser1 (125.227.9.148 臺灣), 05/02/2023 12:08:19
LDPC: 然後高層吵架的內容還被記者拿到因此造就G社想賣
波士頓動力後來因為牽涉軍方資料 因此沒賣成給日本https://36kr.com/p/17210985676817F 05/02 12:07
yoyun10121: 耗能機動性也差吧, 大型動物沒六足不是沒理由的10F 05/02 12:09
blackone979: 你真的覺得做不出鋼彈就能做出攻殼車?11F 05/02 12:10
Bartleby: 就先做鋼坦克吧  鋼彈就算了12F 05/02 12:11
Mentha: 不管怎麼思考該做的是無人機
你如果非要做出能克服地形的東西要花的成本高太多了13F 05/02 12:11
test23786: 像這個嗎https://youtu.be/fdlWiM-sJp815F 05/02 12:13
hsinhanchu: 背上有砲塔的武裝蟑螂嗎16F 05/02 12:14
Mentha: 真的想要克服地形也不會想做成人型
我認為大量的游離無人機更符合戰爭成本思維
雖然一點...應該說完全的不人道就是了
你每多做一個拿來支撐跟平衡機體的構造就花更多成本17F 05/02 12:14
AfterDark: 86那種破壞神跟女武神還比較有用吧?21F 05/02 12:19
balius: 要腳多直接做成蜈蚣樣式應該很難倒,但協調程度不好的話會不會自己前腳絆後腳?22F 05/02 12:19
s3z15a3z15a: 去看毅力號就好了...24F 05/02 12:19
eupa1973: 兩足的看起來真的不實用25F 05/02 12:24
Schottky: 六足動物無法大型化主要是缺乏閉循環系統
和他有幾隻腳其實沒有太大關係26F 05/02 12:26
[圖]
johnny3: 六足在舉起三足的時候也很穩 比四足好用29F 05/02 12:32
NexusPrime: 其實就是無人機海比較實際,用飛的完全不用怕地形問題,損失幾台也沒關係30F 05/02 12:32
dauanptt: 有腳的都是浪漫!那木蘭飛彈咧?32F 05/02 12:35
evilcherry: 其實可以協同作戰的六足輕機/步槍載具真的沒問題33F 05/02 12:37
Schottky: https://i.imgur.com/CXaZyVE.png 履帶底盤上屋頂34F 05/02 12:37
[圖]
evilcherry: 說穿了就只是一挺放在地上的機槍35F 05/02 12:37
Schottky: 這是自己爬上去的,不是吊車吊上去的
啊不對,報導說還是大型吊車吊的36F 05/02 12:38
mmmimi11tw: 那個是吊車吊上去的XD38F 05/02 12:41
beejoe: 無人機問題在載重,能裝備的彈藥量很有限39F 05/02 12:42
observer0117: 六足或八足對地形的適應力超過履帶
不過機器人還要一對一,成本效益太低,至少要1:10吧40F 05/02 12:47
shi0520: NASA的火星探測器全部都是車輛42F 05/02 12:52
crohns: https://i.imgur.com/iUd1gD0.jpg
模仿生物的足部太難了,我們還是先從這種開始43F 05/02 12:53
[圖]
innominate: 六足其實很穩,就是三-三交互在走,只是目前輪子履帶其實還是最穩,哪你如果連履帶都還沒大量應用就別談其他的45F 05/02 12:54
eupa1973: http://i.imgur.com/TbSa8TX.jpg 我覺得螃蟹車的構架不錯48F 05/02 12:55
[圖]
TWNOTCHINA: 笑死 人類科技兩足都搞不定了 腦補直接跳到故障率更高的6足XD
NASA有夠笨的 還在用輪子50F 05/02 12:56
gogoegg: 二足很難平衡 然後負重能力變很差 關節的部份容易壞53F 05/02 13:08
balius: 兩足步行吃平衡度其實不會比較簡單...54F 05/02 13:10
gogoegg: 四足可以跑跳 相對二足是穩很多
六足更穩 但跑跳等動作 就會變得不靈活55F 05/02 13:10
evilcherry: 趴灘頭的物體不用做動作57F 05/02 13:17
ganjuro: 蜘蛛型 輪型 履帶都有其擅長的地形,不可能一種全包58F 05/02 13:19
TWNOTCHINA: 樓上的大大 你們都沒在考慮實用化的保養維修 實驗室只管燒錢啥功能都做的出來 2個關節易壞 6個反而損壞率下降?那還等什麼不大量生產
產品化60F 05/02 13:22
Pegasus170: 重量分擔及「可用妥善率」的差異。64F 05/02 13:24
TWkiller: 考量技術跟轉換效率,大規模對陣肯定用輪型,步行的不管幾足都不划算,除非用在特殊環境65F 05/02 13:31
danielqwop: 塔奇克馬吧67F 05/02 13:34
fragmentwing: 大小是個問題 你沒有看到什麼六腳和外骨骼的大型動物 說明演化演算法目前算出來的結論是大型物體不適用昆蟲的結構
90度怎麼可能用輪子爬上去 光是動摩擦力的問題就算接觸面是壁虎那種也沒辦法68F 05/02 13:42
Schottky: 就說了昆蟲無法大型化是循環系統的問題和幾隻腳無關73F 05/02 13:47
henry0131: 我覺得大型動物無法有過多肢幹很大原因是消化系統若能量來源外置 大自然會演算出什麼還不好說74F 05/02 13:48
fragmentwing: 到底有沒有關確實有爭論餘地 但畢竟演化算到現在就是沒有(當然我知道以前有,但當時的環境和現在差很多) 應該認為有高度相關76F 05/02 13:51
TWNOTCHINA: 哺乳類也沒變6隻腳 禽類(恐龍後代)甚至只剩2隻79F 05/02 13:54
Schottky: 數億年以前最大的昆蟲大概也只有 30 公分長80F 05/02 13:54
h80733: 雙足機器人最大問題是接觸地面面積太小。在泥地、沙地腳陷下去就卡了。除非給他裝備雪橇?81F 05/02 13:55
Schottky: 演化也不是萬能的,畢竟到現在也沒演化出輪式車輛(我知道上面那句很好笑)83F 05/02 13:56
TWNOTCHINA: 生物循環系統 也可類比到機器的推進構造(氣動、液壓)每多一隻腳 的確造成多一個維持成本(負擔)85F 05/02 13:57
crohns: https://bit.ly/3VqacD687F 05/02 13:57
barbarian72: 幹好噁心的蜈蚣,殺爆!88F 05/02 13:58
TWNOTCHINA: 石炭紀的蜻蜓可到1公尺 馬陸甚至有巴士大 但前提是當時大氣含氧量逼近40% 氧氣是動物的主要能量觸媒之一
對應機器人就是讓關節活動的機制89F 05/02 14:00
balius: 腳少成本低但其中一隻出問題行動能力受影響的程度就大於多足設計的93F 05/02 14:02
gogoegg: 純陸地上 那就是穩定性與靈活性的取捨95F 05/02 14:03
h80733: 原來巴士才三米長?不知道是哪一國的bus?96F 05/02 14:03
gogoegg: 但仿生學是很值得參考的 能存活下來的生物結構97F 05/02 14:03
henry0131: 所以機械臂以電力運作 肢體構造應該朝發揮更多可能性的昆蟲方面發展吧98F 05/02 14:03
gogoegg: 必有其可取之處100F 05/02 14:04
TWNOTCHINA: 出問題生物就自我修復 或者直接報廢 以量取勝 接力能完成要做的事
不少東南亞國家把嘟嘟車當小巴 雞蛋裡挑骨頭?101F 05/02 14:04
TWkiller: 用到馬陸蜈蚣的腳,那蛇行機器人大概也可以參戰,反正仿生機器人五花八門
初期要上一定還是得看能量效益,除非在山林裡面大戰,不然還是看好輪型104F 05/02 14:08
zeanmar: 輪型或是履帶比較適合吧108F 05/02 14:21
TWNOTCHINA: 結論是以現在人類科技 有些地形和情境還是得靠人109F 05/02 14:24
cym1011709: 幾足的問題大家可以孤狗蜘蛛車,已經是成熟的工程機械,以這機械當基底就只差如何自動控制而已110F 05/02 14:49
fantasyhorse: 不管哪一種,8萬台都是很驚人的數目
二戰雪曼也不到5萬輛112F 05/02 15:01
s3z15a3z15a: 可能看了駭客任務...拿著兩把50機掃蕩多爽呀
https://i.imgur.com/KmLD8yU.jpg114F 05/02 15:23
[圖]
hit0123: 腳都是裝飾品 上面的大人物都不懂啦116F 05/02 15:31
junkuo: 駭客任務三船艦長最帥…這種機甲能生出來就好了117F 05/02 15:41
aicassia: 鋼彈是男人的浪漫啊 兩隻腳的模型賣比較好(喂118F 05/02 15:45
jerrylin: 那種叫戰鬥機器  通常不被認為是機器人119F 05/02 15:47
g3sg1: 機戰傭兵有各種腳構型給你玩歐(X120F 05/02 16:02
ganjuro: 以鄉民構想出來的戰鬥機械大概已經有一輛smart小車的尺寸了,要一台這種一二噸的東西上樓是不是有點苛求?121F 05/02 16:15
hanainori: 你是不是在找:攻殼車124F 05/02 16:18
WOGEchidna: 美國集全世界的人才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直接跨越地形125F 05/02 16:19
Schottky: https://i.imgur.com/sNr2eug.png 四足跨越地形
只要腿有 20 公尺長都不是問題
不過這款AT-AT好像沒有能源盾,砲火下生存性低了點126F 05/02 16:30
[圖]
junkuo: AT-AT遇到鋼索直接跌倒,生存性超爛欸129F 05/02 17:42
Mystiera: 啊上陸的總鰭就只有四條外肢怎麼可以用它後代沒有六條腿反推六足不適合大型化?演化論不是這樣用的要解決複雜度跟平衡的最簡解其實是tripod..130F 05/02 17:53
sunnybeank: 目前商業化的四足就夠了吧?鄉下一堆3腳狗跑超快133F 05/02 20:25
HenryLin123: 追獵者不朽者巨像,這三隻做出來就好了哈哈。134F 05/02 23:38
joey0vrf: 演化完全沒機會演化出輪子動物 輪子只有在適當整理維護的地面上才有優勢 要先演化出能造路的動物 之後才有機會產生出輪子動物 但是路對生物基本是一點用都沒有135F 05/03 02:50
balius: 浪漫=不實際,兩足機器人大多就是做心情爽快的139F 05/03 08:42
ganjuro: 設計過於複雜的東西,營級保修廠沒辦法修啦140F 05/03 08:55
yoyun10121: 不只保修問題, 現在最大瓶頸就能耗和載重, 做到六腳或更多腳, 你電池要多裝多少? 剩下能用的載重剩多少141F 05/03 11:56

--
作者 loser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