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cwxez (a fool by the roadside)
標題 屍者的帝國(2015)
時間 Wed Nov  8 22:50:07 2023


這是Wit Studio在2015年製作的動畫電影,原作是伊藤計劃與圓城塔合寫的科幻小說(前
者只寫了少部分)。但我對科幻小說涉獵有限,因此不是因為原作的關係,而是因為導演
牧原亮太郎才接觸這部作品,我太喜歡他編導的《花園裡的吸血鬼》了。


故事發生在十九、二十世紀之間,在一個架空歷史世界裡,人類發明了使用「靈素」來讓
死者復活的方法。然而所謂復活,其實只是讓死屍成為能夠機械動作的空殼,於是這些復
活的「屍者」就被運用在各種勞動、戰爭等工具性目的上,無知覺地成為人類的僕役,幾
乎是工業革命後血汗勞工(或資本主義社畜?)的諷刺寫照。


在這個充滿活動死屍的世界裡,主角華生博士也使用靈素復活了他死去的摯友星期五,但
他要的不只是空殼,而是真正能讓靈魂回歸的方法。於是他與情報機關合作,走遍世界尋
找Victor Frankenstein的筆記,據說後者曾經製作出一個有靈魂的屍者。故事主軸大致就
是華生的探求之旅,張力也集中在劇中人物對靈素、靈魂或至愛之人的執著上。


以一般觀眾對電影故事的要求來說,我覺得本作很難令人稱讚。首先在人物使用上,雖然
原作似乎已是如此,但直接搬用其他著名小說裡的人物,比如華生、Victor Frankenstein
、卡拉馬助夫等等,應該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事。一方面很難寫出原作的風采,而如果只是
彩蛋式的挪用名字,也很容易變得膚淺。或許原作使用這些人物有其深意,但就動畫來看
,作用不大,甚至有點徒增尷尬。


劇情鋪展也讓人覺得凌亂,許多地方十分古怪,甚至也沒有解釋。比如尼可萊一路不辭辛
勞帶華生到阿富汗尋找新型屍者的秘密,結果在抵達後隨即演出自殺秀,讓自己被卡拉馬
助夫轉化成新型屍者;後者更離奇,在尼可萊死後也自我轉化,慘死在華生面前。彷彿為
了要警告華生屍者技術的恐怖,這二人非要把他老遠帶到阿富汗,再合演一齣驚悚劇嚇嚇
他才行,但必要性為何?大概無。


至於其他電影式動作場面的俗套、「天降奇兵」式的名角大亂鬥(確實有鸚鵡螺號出場)
、主角在結尾高潮場面對反派大喊「這是我們的意志!」的莫名其妙尷尬熱血,並沒有在
我心中加分多少,甚至減損了看片的興致。或許在大螢幕上映時這些熱鬧場面有些效果,
但似乎是缺少內在邏輯的。


但我其實沒有對本片完全失望,因為它畢竟有好處。動畫主軸是華生對逝去朋友的情感,
而全片確實也沒有背叛這個主題。他表面上以科學或真相之名踏上尋找Victor筆記的旅途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核心動力其實是找回朋友的靈魂,和他再次相見,只是這麼的單
純,而且近似瘋狂。因此即使尼可萊等人演出驚悚的自殺秀,警告他絕對要銷毀筆記、即
使隊友已經身陷死戰,他也執意要分析完筆記內容才走、即使所有人用命換來事件和平落
幕,他也要私藏幾頁筆記殘本,最後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當賭注,將自身轉化為屍者。


從一種表現瘋狂的觀點看,本片有些片段是極美的。比如尼可萊和卡拉馬助夫成為屍者後
,整個村子沒有活人存在,但他們的屍體仍舊在火爐邊過著先前的生活,讀書、喝酒、用
餐。或在看似圓滿落幕的結局後,華生仍執意將自己轉化為屍者,在轉化過程中,他還眷
念著在這之後,「會不會看到你(星期五)呢?能不能聽到你的聲音呢?」「我想再一次
,跟你......」話沒說完,他就進入無邊的黑暗了。


我想本片最大的優點,還是忠實表現了一種近於瘋狂的情感。即使整個世界或人類因此毀
滅,即使拿自己的生命當作實驗品,也要賭那千萬分之一「再看到你、聽到你」的機會。
單就這點,對我來說也就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16.222 (臺灣)
※ 作者: qcwxez 2023-11-08 22:50:07
※ 文章代碼(AID): #1bIw0Xlu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9455009.A.BF8.html
chang1248w: 伊藤寫不完這部就掛了
嗚呼哀哉1F 11/08 22:52
真的很年輕,但他應該是精彩的活過了
ihero: 1. 伊藤寫了第一章就掛了,導致小說前後有點(ry 因此頗難改
2. 我印象三部曲動畫都跟小說有不小的差異,但都沒因此把故事圓得很好3F 11/08 23:00
這部來說,似乎和原作差距也很大,據說原作較多對靈魂的探討,但動畫幾乎只聚焦在對
朋友的感情上。
※ 編輯: qcwxez (1.160.116.222 臺灣), 11/08/2023 23:07:27
--
作者 qcwxez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