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iosyang (阿光)
標題 [其它] 心得~給有在喝手壓(便    )義式機的同
時間 Mon Mar  6 06:59:18 2023




這兩天跟同好分享購買的兩款義式咖啡豆,

在同好家中,使用flair 58,espresso

喝起來明顯比我手中flair經典版好喝,

探究其原因,應該是出杯的溫度比我高,

自己在家中做的espresso 大概就是

略高於體溫(雖然很努力將汽缸&活塞預熱,

注入的熱水也夠高溫,但出杯的espresso

溫度還是50。c不到-應該是咖啡粉餅&粉杯

吸走許多熱能)


搜尋了~濃縮咖啡 &飲用溫度

https://i.imgur.com/QCADStW.jpg
[圖]

看了半自動咖啡機做的espresso 提到

溫杯的重要性,於是拿手邊有的用品,

試著將手上製作的espresso 提高溫度,

來到60。c以上(約63。c),

結果成品變得非常順口,各種酸甜苦平衡,

也不像平常刺激感那麼重!



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

150cc量杯注入滾水約50~60cc,

然後將100cc的量杯放入(如圖示)

https://i.imgur.com/yMWanyq.jpg
[圖]

https://i.imgur.com/4WCtNEH.jpg
[圖]

然後移至flair經典版粉杯下方,

接著將預熱好的汽缸套上粉杯,

注入熱水、裝活塞壓力錶開始製作

espresso ,下方承接的量杯溫度很夠,

然後得到一杯溫度超過60。c

的espresso 。(如圖示)

https://i.imgur.com/y9Hw2mD.jpg
[圖]

https://i.imgur.com/ehZvwg9.jpg
[圖]



心得

主要應該還是溫杯,端看手邊有什麼

合適的用具(我只是提供我的做法,

大家參考看看就好)


希望大家能借由溫杯,將手上的

espresso 變得更好喝。



參考資料
半自動咖啡機沖煮溫度對比(紅外攝像圖)

https://i.imgur.com/awlstog.jpg
[圖]

溫杯適合的溫度(方法)

https://i.imgur.com/UsC72Oa.jpg
[圖]

咖啡&溫度&酸甜苦(溫度&味覺)

https://i.imgur.com/WC6WJVx.jpg
[圖]


參考來源

https://reurl.cc/gZMK5L

https://reurl.cc/NqRVv9
溫度與味覺 JC咖啡
[圖]
溫度與味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98.65 (臺灣)
※ 作者: riosyang 2023-03-06 06:59:18
※ 文章代碼(AID): #1a1Hx8RV (Coffe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78057160.A.6DF.html
※ 編輯: riosyang (36.225.198.65 臺灣), 03/06/2023 07:01:49
jaysuzuki: 請問有測58出的espresso溫度在多少嗎?1F 03/06 08:43
riosyang: 剛好沒有,本來有想測,閒聊咖啡的事情,忘了,下次有機會會再紀錄數據。2F 03/06 08:56
Aerials: https://youtu.be/MZHySMSLchI LH測過
應該不是只杯中的吧 杯中的會被杯子溫度和比熱影響4F 03/06 10:03
newererw: 粉杯吸走的溫度,應該沒辦法用溫杯救回來才對,畢
竟流過咖啡粉的
水溫就差異很大,如同手沖用90度跟80度完全不同6F 03/06 10:15
Icta: 不過最近咖啡界戰翻天的是sasa的Paragon
大概把出杯溫度降到40以下了吧
https://reurl.cc/rLZd2N
搞得一堆人在玩降溫diy9F 03/06 10:31
Pouring espresso on frozen stainless steel ball / whiskey stone
[圖]
{video}{video}{video}Did anybody try that method? I just used an ice cube, the result was interesting (a bit closer to espresso in caffes which use fl ...

 
wolfganghsu: Sasa就是個搞錢天才,知道自己世界冠軍的名號價值
出個貴得要命只能整上層粉的OCD,還好幾代
再搞個貴得要命的冰石,我還不如把杯子先拿去冷凍13F 03/06 11:02
zeal08146: 五六十度 你的舌頭大概要熟了吧16F 03/06 11:46
jakkx: 其實兩者的差異差很多…不只有水溫…
但就如同上面所說水溫真的差很多,是相對可以隨手處理的細17F 03/06 11:59
newererw: 冰石應該部分符合Icta大提供的文章,咖啡內粉內不易溶解物質萃取出後,快速冷卻避免繼續溶解到咖啡中,得到黏稠奶油的口感,用不鏽鋼杯冷凍就可以20F 03/06 12:21
mc3308321: 推,使用摩卡壺跟nanopresso 時,同樣豆子,也因為溫度口感差異不小。現在天氣熱比較無感,前陣子冷的時候,很明顯
塑膠的nano影響就這麼明顯,金屬的大概更明顯,但溫杯效果也更好23F 03/06 12:23



感謝各位前輩的推文回覆&資料分享。

原本是前一晚思考這幾段文字(如圖)

https://i.imgur.com/Jgh6GQT.jpg
[圖]

https://i.imgur.com/wIRgHmH.jpg
[圖]

https://i.imgur.com/SL7QDk4.jpg
[圖]

https://i.imgur.com/rOv6O2f.jpg
[圖]

https://i.imgur.com/pqc6ZI6.jpg
[圖]

今天一大早就醒來做咖啡,突然想到

手邊可用的量杯交疊做溫杯的動作。

60幾度算是誤打誤撞得到的結果,

隨手拍照紀錄。


過幾天有時間,再做實驗分別量測

原本器械出杯的溫度&溫杯過的溫度

做對比&試飲。

原本也是一直往預熱&注水溫度的方向加強,

用以提高出杯溫度,無奈仍無法到達

半自動咖啡機&58這類有加熱裝置的器械

(心裏也知道咖啡流出當下的溫度

已決定咖啡出杯的品質)


這次的心得是想說,如果手上有

手壓義式機&便攜式義式機

(無加熱裝置的玩家),借由溫杯的方式,

增加一些可玩性,品嚐手中器械做出的

espresso ,也希望有人能嚐試&分享

(當然沒有要對比其他不同類型的器械,

而是單純使用手上的濃縮裝置,

對比溫杯&不溫杯喝起來的差異)
※ 編輯: riosyang (223.137.121.19 臺灣), 03/06/2023 12:36:25
waneshih: 我個人偏好高溫萃取下來快速降到50度喝下去28F 03/06 15:35
riosyang: 可以請教wane大,你的萃取機器是那一種嗎?29F 03/06 15:51
waneshih: 我用半自動機,我自己的不專業想法是萃取時高溫可以榨出我想要的東西,但太高溫除了燙以外還不容易讓舌頭分辨味道,所以都會盡量不溫杯達到做好盡量快一點能喝到,有時候甚至加一小顆冰塊進杯子裏面或是乾脆喝冰濃縮
順便抱怨一下昨天路上去網友的店喝濃縮,他照搬WAFO官方給的參數97度萃取,溫杯還用雙層杯給我,手沒有感受到溫度又習慣自己的喝法,我到現在舌頭還在痛30F 03/06 15:59
riosyang: 羨慕推,半自動咖啡機還是比較能達到高溫萃取&較高的出杯溫度。37F 03/06 16:06
newererw: 換換病開始要發作了 要賣掉flair了嗎39F 03/06 16:19
riosyang: 嘿嘿,還是用得很習慣,而且前面幾位大大提供了冰石法,還蠻想試試的,家裡有不鏽鋼冰塊,雖然面積&體積不夠,但多用幾個應該可以拼看看,只是不知道降到低溫幾度才合適。40F 03/06 16:25

--
作者 riosyang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