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cumit (白)
標題 [心得] 原線改端子 - Eidolic 碲銅鍍銠 4pin XLR
時間 Sat Mar 30 18:33:42 2024

 
 
【心得】線材端子調整(改線) Eidolic 碲銅鍍銠 4腳XLR端子
               (Eidolic TeCu/Rh 4pin XLR)
 
https://i.imgur.com/YNKuaQo.png
[圖]
 
---------------------
 
過去文章一個比一個長,
這次講輕鬆點的,
當初會看到Eidolic是因為外國的燒友論壇Headfi各種捧,
好幾串的人都說4pin XLR最好聽的端子就是這顆,
 
https://i.imgur.com/38xWpQd.jpeg
[圖]
 
 
比Neutrik鍍金跟Furutech鍍銠還要好,
一般在台灣常看見、容易買的也幾乎都是這兩顆;
 
不過這些都跟4.4端子無關,僅限4pin XLR,
聽說這品牌同材質的4.4評價就不怎麼樣,畢竟有個pentaconn鶴立雞群。
 
總之就是,看國內沒人用、國外捧成神,
自己也有想要改頭,就覺得可以盲狙看看,
說不定可以給正在挑頭的人或是國內線材小作坊參考,
這顆目前聽下來是真的很強。
 
T1 3rd 原線+古河3.5轉6.3鍍金:
-三頻量感:5/5/6 (相對比例,不是絕對數值)
-三頻質感:6/7/3 (越高越好,以下都是絕對數值的1~10)
-三頻厚度:6/4/3 (越高越厚)
-人聲距離:3 (越小越近)
-樂器距離:5 (越小越近)
-橫向音場:7 (越小越窄)
-縱向音場:5 (越小越窄)
-動態/瞬態/彈跳感:3/6/6 (以下都是越高越好)
-解析/密度/多樂器紊亂穩定度:5/3/6
-透明度/層次感/銜接:7/5/3
-定位/結像/活生感:6/4/5
 
以這項為標準,
因為系統跟以前差太多,分數跟以前幾篇不通用,
絕對數值的1~10跟其他耳機無關,
主要是對T1 3rd的上下限印象分數這樣,
 
畢竟要是加入其他耳機重新估算1~10範圍的話,
原本數值差距1的可能會縮到0.2~0.4,
甚至原本的解析9都要被壓到變成解析4、原本的解析3反而變成解析2.8,
反而一眼看不出在比較什麼;
 
---------------------
 
括號是跟參考線(T1 3rd原線)的比較值,
 
T1 2nd 官方XLR: (跟T1 3rd原線同線基+紐崔克XLR)
-三頻量感:6/3/4 (低頻+、中頻--、高頻++)
-三頻質感:7/4/5 (低頻+、中頻---、高頻++)
-三頻厚度:7/5/5 (低頻+、中頻+、高頻++)
-人聲距離:7 (++++)
-樂器距離:7 (++)
-橫向音場:7
-縱向音場:6 (+)
-動態/瞬態/彈跳感:7/3/3 (++++/---/---)
-解析/密度/多樂器紊亂穩定度:3/6/4 (--/+++/--)
-透明度/層次感/銜接:5/4/6 (--/-/+++)
-定位/結像/活生感:8/5/5 (++/+/0)
 
T1 3rd 原線改Eidolic XLR:
-三頻量感:6/7/7 (低頻-、中頻++、高頻+)
-三頻質感:8/8/7 (低頻++、中頻+、高頻++++)
-三頻厚度:6/8/7 (低頻0、中頻++++、高頻++++)
-人聲距離:5 (++)
-樂器距離:6 (+)
-橫向音場:8 (+)
-縱向音場:7 (++)
-動態/瞬態/彈跳感:7/8/8 (++++/++/++)
-解析/密度/多樂器紊亂穩定度:9/8/8 (++++/+++++/++)
-透明度/層次感/銜接:8/7/8 (+/++/+++++)
-定位/結像/活生感:7/6/8 (+/++/+++)
 
---------------------
 
雖然不一定全都是頭的影響,改線者也說他這次用了比較好的焊錫,
但整體改善非常顯著且優異,
目前來說,這隻耳機因器材的改變聲音(先不提改善)的幅度大概是,
光隔離>訊源>電處>DAC>換這顆端子和焊錫>耳機線>擴,
其他隻耳機應該不會這麼極端,隨便看看就好。
 
端子本身含運1300台幣,改頭費用看你請誰、用什麼焊料,
算是相當有CP值的投資,
有訂製線的人也蠻推薦一開始就挑這顆用,
不過要記得材料是碲銅鍍銠,雖然我是沒找到用其他材料的,但多少注意一下。
 
心得感覺不用講太多了,
反正每個試聽過T1 3rd的人,聽我現在的系統,
都覺得根本沒辦法跟耳機店試聽的當成同一隻,講了也沒什麼能參考的感覺。
 
https://i.imgur.com/zTO9NvM.png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33.155 (臺灣)
※ 作者: Arcumit 2024-03-30 18:33:42
※ 文章代碼(AID): #1c1-g8Qt (Headphon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11794824.A.6B7.html
clurinzler: 這次的AI圖有猛到1F 03/30 18:49
之前都SD1.5,SDXL控不好,
最近比較會控制SDXL了,這次就用看看。
gannilouds: 同規格的在台灣應該是aeco比較有名2F 03/30 19:06
chu90016: 有跟aeco或ranko的比較嗎?最近正好要買端子3F 03/30 23:27
上面兩個提到的這兩款都有看過,
可是我也不是常常在換頭,
可能真的得有人第一個試然後分享。
 
※ 編輯: Arcumit (220.136.131.86 臺灣), 03/31/2024 00:34:35
evadodoya: AECO 本身能力不弱 但特性稍微走強硬路線 你如果要走偏骨架感再找他
話說這家哪裡買?4F 03/31 09:55
美國Norne Audio(30USD),
或是淘寶便利碼頭(298RMB);
運費就另外算,
另外這顆以平衡來說比較軟+綿密些,
有點像同時有單端綿密感跟平衡音場的感覺。
 
※ 編輯: Arcumit (220.136.131.86 臺灣), 03/31/2024 10:37:25
evadodoya: 謝謝你7F 03/31 14:41

--
作者 Arcumi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