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dein (隱藏哥)
標題 [遊記] 離車站最近的續百名城-三原城
時間 Sun Dec  3 14:55:52 2023


造訪日期:2023/5/5

完整高畫質網誌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23/05/2023_89.html

 

有些古城地處偏遠,交通相當不便,沒有大眾運輸就算了,如果特地租個車,結果要爬2
、3個小時的山城,把租車放在山下晾著,也覺得不划算。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交通超級
方便的,就在車站附近的古城,這其中最誇張的一座古城,就屬廣島縣的三原城了!它不
只離車站超近,它根本就在車站裡!所以如果車站旁的古城攻城難度是0的話,這三原城
絕對是負數無誤!說實話,三原駅我們已經造訪第三次了,但前兩次都在2018年以前,當
時還沒有續百大名城的集章活動,這次三訪三原除了補章之外,也要把三原城除了車站附
近以外的其他點跑完,但也是一小時就可以完食的古城,算是相當輕鬆的行程啊!


三原城歷史請參考網誌

地址:広島県三原市城町
電話:0848-63-1481(三原觀光協會案內所)
交通手段:「JR三原」0公尺
營業時間:城跡24時、案內所09~18時(年末年始)
所要時間:1小時
料金:無料
網址:https://www.mihara-kankou.com/sightseeing/3205
三原城跡 | 三原観光navi | 広島県三原市 観光情報サイト 海・山・空 夢ひらくまち 三原城跡 三原城は永禄10年(1567年)、毛利元就の三男・小早川隆景によって、大島・小島をつないだ埋め立て地に建てはじめられたと伝わっています。現在は天主台や船入櫓の一部しか残っていませんが、当時は、東は湧原川から西は臥龍橋付近まで約900m、南... ...

 


簡化版遊記:
久違的三原駅好久不見啦,南口的外觀,真的很難想像這後面躲了一座古城。
https://i.imgur.com/B6htUBK.jpg
[圖]

南口牆面上的三原城古繪圖,據說漲潮的時候,臨海的三原城就像浮在海面上一樣,因此
有「浮城」的稱號。
https://i.imgur.com/ZUvk5eE.jpg
[圖]

南口旁還有一個重要的設施「三原觀光協會案內所」,這裡是三原城印章的所在,營業時
間還可以租用腳踏車遊玩三原,原本也想過從這邊租腳踏車前往新高山城,但查了一下路
程12公里遠,也不算短,所以作罷。

https://i.imgur.com/qysDziU.jpg
[圖]

案內所內櫃台前,就可以看到三原城的印章了,印章角度是從天守台西北側的高角度構圖
,刻意淡化車站的建築物,但後方的大樓林立卻仍然呈現出來,這個畫面除非是西北側有
制高點,不然又是空拍景了。(第52顆印章入手)。

https://i.imgur.com/ErQG6Jg.jpg
[圖]

我們先從車站南口東南側的街道進入,路口有「三原城船入櫓跡入口」的石碑,很顯眼不
會走錯路。此地也是「三原城五番櫓」的所在地。
https://i.imgur.com/i5Ad1hn.jpg
[圖]

沿著路走接過一段水堀,就可以看到「船入櫓」的入口了,不過這入口是有開放時間的限
定8~17時,超過時間門就會關起來唷!
https://i.imgur.com/IBm73u4.jpg
[圖]

船入櫓台的面積也蠻寬廣的,目前整備成公園的樣貌,感覺四周都種滿了櫻花,櫻花季一
定是當地人會想要來野餐的地方吧。
https://i.imgur.com/m4ns40b.jpg
[圖]

櫓台上還留有不少礎石,證明過去櫓的確存在。
https://i.imgur.com/B7KLfOH.jpg
[圖]

船入櫓旁往本丸(車站)的方向還保留著一段水道,應該是過去船隻從船入櫓進入後停放的
地方。
https://i.imgur.com/m4ourzy.jpg
[圖]

從船入櫓的西邊繞到前方,沿著指標可以前往船入櫓的石垣。
https://i.imgur.com/H0syVzE.jpg
[圖]

沿著船入櫓的石垣繼續往前進,可以持續看到石垣往南延伸。
一整段都禁止通行啊,連靠近石垣的石碑都看不到上面寫什麼,殘念。
https://i.imgur.com/W4774fq.jpg
[圖]

無法進入的區域,只能用相機幫忙看了。可以看到船入櫓隅角的算木積工法相當堅固,其
餘部分則採用了布積的打入工法,穿插小石頭增加強度。
https://i.imgur.com/MiC18gI.jpg
[圖]

另外一側則是西元1605年前後,福島氏所修築的石垣,隅角同樣的採用了算木積的工法,
石垣上還可以看到「三」或「上」的刻字,或是石垣切割的矢穴跡。
https://i.imgur.com/tA4K21a.jpg
[圖]

船入櫓的南側與東南側,是我們可以近距離觀察的角度。
https://i.imgur.com/I6VLqmN.jpg
[圖]

一旁說明板上的舊照片,可以看到三原城的南側基本上就是水面了啊,我們現在站的位置
,就是以前的水路,從海面上看過來,三原城就像浮在水面上,因此也有「浮城」的稱號
。而我們腳下這塊土地全部都是後世填海造陸出來的。看到照片突然覺得腳底有點空空的
感覺,會不會瞬間穿越到過去然後就掉到海裡啊(想太多)。

說明板上特別說明了船入櫓的東南角,有個特點,就是利用了海中的礁岩當地基,在礁岩
上再築起石垣,且有一棟二重櫓存在過。傳聞整個三原城利用了不少這樣的大島小島,當
作建築於海上的地基而修築的,所以三原城也可以說是日本填海造陸的先驅啊。

https://i.imgur.com/oGdbhc6.jpg
[圖]

接著橫越一段市街往車站西南邊前進,這裡是「三原城臨海一番櫓」的位置,旁邊也已經
是高聳的商業大樓。
https://i.imgur.com/Top5A9P.jpg
[圖]

一整段石垣,卻被大樓的側門通道切斷了,原來這裡過去是三原城的「本丸中門」啊。
https://i.imgur.com/9Vz3BKT.jpg
[圖]

不過兩邊的石垣堆積工法略有不同,右邊偏向谷積,左邊偏向布積,不知道是不是不同時
期有修築過。
https://i.imgur.com/hv0RIhw.jpg
[圖]

一旁還有看起來很新,但其實也超過30年的「本丸中門跡」石碑。
https://i.imgur.com/da6HALN.jpg
[圖]

南側的兩個重要遺跡造訪完後,我們準備前往北側的城跡。前往北側不用再進入車站內部
,可以從三原駅西口旁的橋下通道前往。
非常粗暴,看起來就是被興建車站而破壞的石垣遺跡。當時三原駅的開通,就算那時古蹟
保護的觀念還沒有很強,這樣的破壞方式不知道有沒有引起當地人士的反彈?
https://i.imgur.com/XtR7D2V.jpg
[圖]

比較高的是天守台石垣,雖然看起來有被完整保留下來,但右方應該繼續延伸的本丸石垣
,除了這一小段外,整段消失,也就是說,車站就是蓋在本丸的位置,大部分的石垣都已
被撤去,可能成為建設糸崎港的材料了。

https://i.imgur.com/dyezInH.jpg
[圖]

不過一旁的護城河,還算蠻乾淨的,裡面有不少優游的鯉魚,而且紅色的居多,都好漂亮
啊!原來三原市內,有知名的錦鯉養殖場(不愧是廣島鯉魚),在護城河內放流了鯉魚。平
成29年(2017年)時計算有240條,其中還有4條頭上有紅色愛心的花紋,相當特別。不過我
們看呀看,都沒有發現,可能鯉魚們不夠愛我們吧。

https://i.imgur.com/PeBeXCs.jpg
[圖]

一旁的說明板說明了天守台(天主台)的石垣構造,是採用了「アブリ積み」(Aburi積)或
「鏡積」的獨特工法,表面的石垣比內側的石垣更長的作法,這樣的工法雖然被說是很容
易崩塌的工法,但透過隅部向中央凹陷的做法,不但增加了強度,也形成四個角相當優美
的裙襬弧線。雖然「アブリ積み」被說成是很糟糕的工法,但三原城天守台確實存在了

400多年並未坍塌,的確蠻厲害的。
https://i.imgur.com/kymC7RR.jpg
[圖]

天守台的西側,可以看到兩邊隅角優美的弧線,是不是真的很像裙襬(搖搖)?
https://i.imgur.com/QTXJUBT.jpg
[圖]

天守台西側有個小小的隆景廣場,小早川隆景的銅像每天都可以這樣望著自己最後的傑作
,也是蠻好的。
https://i.imgur.com/HE80rXj.jpg
[圖]

天守台西側正面,可以看到右邊的車站月台,就是這麼暴力的躺在本丸石垣上。
https://i.imgur.com/UAAiGND.jpg
[圖]

8年前造訪時,還是一片黃土的區域,也增加了涼亭,內部則有三原城挖掘的紀錄說明。
https://i.imgur.com/TE8nnzz.jpg
[圖]

涼亭一旁,則有長屋門積、武家屋敷積的示意。
https://i.imgur.com/Sh7JszO.jpg
[圖]

天守台的西北角,就是續百大印章的方位,但角度應該要再高個5、6層樓,不過寬廣的護
城河與佔地廣大的天守台,仍然相當壯觀。
https://i.imgur.com/UgTU1j6.jpg
[圖]

北側的角度,可以看到西北隅角(右側)與東北隅角(左側)的弧度略有不同,東北隅角沒有
像西北隅角一樣,在尖端向上略為提起後往中央內凹。推論西元1707年大地震後,東側石
垣坍塌,福島氏經過布積法的修築後,破壞了優美的弧線,造成兩隅角略有不同的樣貌。
https://i.imgur.com/agqnINJ.jpg
[圖]

北側有一處新修築的石垣是我們第一次造訪時沒有看到的。
這是根據古繪圖復原的一段石垣,過去曾為後門的後藤門,現在除了使用新的石垣復原了
門旁的一段石垣外,也使用了過去保存的舊石垣,其中有一塊上面還有圓形的記號,大家
可以找找看唷!(答案就在上圖中)

https://i.imgur.com/faw490q.jpg
[圖]

護城河的水面相當平靜,無論哪個角度都可以拍出倒影,如果夜間有打燈的話...話說,
我們在觀光協會案內所時,看到一張三原城天守台的打燈照片,詢問了一下,什麼時候會
打燈,居然得到「平常不會打燈,什麼時候會打燈,也不知道」的答案,有點冏啊。

https://i.imgur.com/lOalfY9.jpg
[圖]

天守台東側,可以看出來東北隅角就是個直直的斜坡,優美的弧線不見了。而右前方那棟
大樓,看起來可以得到印章的拍攝高度耶,當初製圖人員是不是住那啊?不開放給一般民
眾取景一下嗎?(開玩笑的)

https://i.imgur.com/beYdRCL.jpg
[圖]

回頭一看,民家外掛著小早川隆景公大河劇實現化目標的告示。我們覺得光拍小早川隆景
可能有點難,但如果拍毛利一族應該可以有很多題材可拍吧。
https://i.imgur.com/C4oLfR9.jpg
[圖]

東側靠近車站處,有涵洞可以回到三原駅內,這涵洞直接就可以看出來車站體與本丸石垣
"共構"的暴力美學。
https://i.imgur.com/sUWZ99i.jpg
[圖]

進入涵洞就回到車站內部了,沿著大大的指標可以通往天守台。不過天守台有開放時間,
6:30~22:00,雖然時間蠻長的,但日出跟半夜想要來可會吃閉門羹啊。
https://i.imgur.com/zt87lQ2.jpg
[圖]

會關閉的,大概就是這個門了。
https://i.imgur.com/dSp1vrc.jpg
[圖]

登上天守台,裡面也呈現公園樣貌,當然種的都是櫻花,櫻花季來的話...
https://i.imgur.com/THUbeYP.jpg
[圖]

天守台內,面對月台的大大看板,不知道搭車的、等車的會不會看到才發現,原來旁邊有
一座古城啊!(其實是在你腳底下XD)
https://i.imgur.com/9qYlSnm.jpg
[圖]

我們與駅的距離!
https://i.imgur.com/XQR61Cq.jpg
[圖]

離開天守台,回到車站內,準備搭新幹線時,在樓梯旁的玻璃窗邊,看到了假石垣裡面的
「三原城跡」題字,啊,千萬不要誤導大家這面石垣就是三原城啊啊啊...
https://i.imgur.com/JuwnIyY.jpg
[圖]

雖然是第三次造訪三原,第二次登上天守台,但這次完整的把三原城南北所有區域的遺跡
都跑了一遍,如果只蓋章,登天守台,那半小時就可以收工。但如果要繞到船入櫓、本丸
中門,北側的看板也都仔細讀過,那一個小時絕對跑不掉,不過也因此更認識這座曾浮在
海面上,小早川隆景最後傑作的古城。未來就是希望櫻花季時有機會再訪了啊!




--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tw/
歷史‧秘境‧貓咪‧美食‧良宿‧交通

旅型電子書:https://travostyle.com/book/map/5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3.139.70 (臺灣)
※ 作者: hidein 2023-12-03 14:55:52
※ 文章代碼(AID): #1bR2PzkK (Japan_Travel)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701586557.A.B94.html
borriss:  抓準換車時間就能跑完(X1F 12/03 15:03
joyjack: 這個月要去廣島 正猶豫要不要排三原,感謝分享2F 12/03 15:08
laechan: 明石城印象中也蠻近的,咦?城咧?3F 12/03 16:39
smonkey: 推個4F 12/03 20:08
roys606: 明石城已經算離車站很近了,但再近也沒三原城近w5F 12/04 00:05
thss: 如果有去尾道會在三原換車。印象中市區很小很少人。6F 12/04 21:04

--
作者 hidei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