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lurrr (ss)
標題 [好雷] 《夢想集中營》- 界線與範式(系統)轉換  
時間 Mon Feb 26 21:08:36 2024





去年坎城評審團大獎得主。

上周五上映,現正熱映中
推薦給大家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https://reurl.cc/aL8W3G  (刊登於網址的原文,含圖片與連結)

 



描述二戰德國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猶太人集中營管理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
生平,他甚至是Zyklon B毒氣室發明者,《夢想集中營》呈現上述其看似「遙遠」歷史事
件後面,反而以一種貼近現代的家庭生活,甚至描述納粹執行「滅絕計畫」如同坊間公司
的專案組織般,如此與我們當下生活相去不遠的「辦公室生活」,進而讓人聯想與思考文
明下的效率化與人成為工具性問題。



一如同樣奪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匈牙利電影《索爾之子》,電影藝術面對「納粹」議
題在歐洲人文主義會被特殊眼光注目的語境中,兩部片同樣利用聲音暗示「隔絕於外」(
註1),《夢想集中營》片頭之後以全黑畫面數秒像是哀悼,或看不見的恐怖指涉,搭上
如變調的宗教聲音迴響,同時在片中結構安插不同顏色色卡,輔以段落式的詭譎配樂,一
如導演在《肌膚之侵》對於音畫實驗的企圖。



相對《索爾之子》大光圈淺焦,描述猶太人因為擔任滅絕營中處理屍體的員工得以倖存,
以像是困於自身的語境陳述個人與外在世界的「模糊」關聯。《夢想集中營》則是大部分
以極度清晰,幾乎沒有景深的方式,敘述著因為要建蓋滅絕營,一牆之隔則是一旁長官與
家屬們的「夢想生活園區」,一種以IKEA型錄般的現代生活「版型」。在此必須要特別注
意,電影中利用數位攝影並大多是廣角的影像下呈現「新的質感」,那些相對於「歐洲」
這個字眼隨之而來的文化與歷史性的「斑駁材質」,電影中呈現的是歐洲中產階級田園生
活的「嶄新再現」(所以美術人員完全不需要對質感上做舊)。



同樣對比於《索爾之子》的極度主觀,《夢想集中營》在敘事上的客觀性策略,試圖影射
當代,並像是提問:在歷史演進中,文明是否具備某種共通性的「無害」?就如同電影中
在討論一台先進具有效率的焚燒屍體建築構造,會讓人想到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擴增晶
圓廠(最近在熊本蓋工廠的新聞),同時想像電影中劇情如同現代工廠擴建伴隨著人事調
動等等,電影像是專注描述種種「納粹公司」的組織運作,暗示著無關工廠運作技術與管
理之外的道德判斷該指向何處?



在此近乎「沒有個人(性格)」的客觀描述中,穿插著Jonathan Glazer在眾多歐陸
arthouse film中倒也獨樹一格的實驗趨向,這次則是以類似負片(negative)效果(技
術上暫且不提:註2),彷彿意味著看似理想莊園生活背後「不可見」世界的「反面」,
並以此像是仿製模範家庭的簾幕拉下來的黑暗陽光(如電影海報),透露一絲絲夢想生活
區圍牆的另一側正遭受滅絕災難的蛛絲馬跡,敘事以浪漫童話故事對白,偷偷置放食物,
或撿到?被關進集中營者的信,隱藏在音樂中,精彩的音像構成,如此帶有一點點奇幻意
味的憐憫。



除此之外,如同片尾,主角Rudolf Höss在離開總部大樓的空間描寫,外加暗示生病的嘔
吐?電影瞬間將長廊切換至現代奧斯威辛已轉變成具備有歷史與教育的博物館園區,並同
樣描述一般人很少想像歷史大敘事下會出現極為生活化日常的打掃擦拭工作,以這樣「影
像陳列」:說是人只是用襯托出現代化配置空間的「無機感」也不為過(註3),在此已
經不談「平庸的邪惡」這類的道德問題。又如同對比著《白色緞帶》(註4)呈現德國鄉
村少年成為納粹前,帶有宗教視角描述規範與懲罰中複雜又蒼白的人性;《夢想集中營》
專注著墨「技術層面」的科技進步、人員調派(HR)的現代性日常中,幾乎無關乎道德價
值(刻意的拘謹,連疑似偷情也點到為止),一如現代生活,一切只在不同界線中系統切
換。






(註1)
議題特殊有其好處是容易吸引目光;但壞處是電影美學上的稀釋,尤其是這個以歐洲文化
中心主義極端要小心的「納粹」議題。但身為貝拉塔爾的徒弟,承襲了「高拐(台語)的
」影像敘事,也讓這部片甩開了避免人文主義論調的目光焦距。相當巧妙、聰明的?利用
攝影機技巧的迴避大歷史的個體裸命,展示了如何在納粹大屠殺的議題中忽略議題,卻利
用,如:聲音另一層情境的營造,殺人無形。


以上節錄筆者談《索爾之子》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2015/11/2015-son-of-saul_30.html

 



(註2)
以傳統底片材料的負片,用來呈現電影中夢想園區之外不可見的悲慘集中營隱性的線索。
但在物理邏輯上,若將劇照以Photoshop轉換,會變成真正的負片(下圖),以此推斷創
作者只是以乍看「負片效果」表現光明/黑暗-可見的/隱藏的對比隱喻,但實際上可能是
用後製特效或前製加工拍攝而成。



(註3)
如同著名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Andreas Gursky作品呈現的「無機感」(見羅惠瑜評論文章
描述,有興趣者可以自行搜尋)



(註4)
主角Christian Friedel為《白色緞帶》(2009)的其中演員,應該是導演鋪設的彩蛋。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
拉特飯 - 以商業力量進入獨立市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27.194 (臺灣)
※ 作者: plurrr 2024-02-26 21:08:36
※ 文章代碼(AID): #1bt8rOze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08952920.A.F68.html
mach1210: 肌膚 索爾 夢想 我分不出哪部部比較無聊1F 02/26 21:41
moyoro: 夜裡偷塞水果的片段記得是和波蘭軍方借熱像儀拍成2F 02/26 22:03
jeeplong: 因為都很無聊4F 02/26 22:21
f40075566: 嗯嗯你覺得無聊請你離開 反正人家是滿堂彩 說不定有機會在奧斯卡從奧本手中拿下大獎5F 02/26 23:13
SuperSwaggy: 這部真的神作7F 02/27 01:25
joshyu: 熱像儀場景都需要軍方在場監控,因為熱像儀屬於軍方武器8F 02/27 02:51
data1728 
data1728: 根本神作10F 02/27 05:46
c2c10418: 好看11F 02/27 06:34
weipc: 前幾天剛看完覺得好看欸 但真的很吃電波12F 02/27 14:09
RachelMcAdam: 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要表現無聊,呈現霍斯就是把這份工作搞成像個辦公仔一樣的工作日常
家人就是閒閒沒事幹的高管外派親屬13F 02/27 16:09

--
作者 plurrr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