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changel (大家一切平安)
標題 [問題] 畫素面積不同,單個像素接受總光能量相同
時間 Sat Oct 14 17:17:01 2023



假設有兩台同世代同時期發表的相機,一台全片幅,一台aps-c
視角差1.62倍,都是2420萬畫素
有一顆完美鏡頭,
跟一顆完美1.62倍的增距鏡

1.全片幅+增距鏡+鏡頭
2.aps-c+鏡頭

這樣組合,感光元件接收到的成像圈視角一樣,每個畫素接收的總光能量一樣,只差在兩
個畫素面積大小不同,
這樣照片的畫質會相近還是差很多?
是像素大的有利呢?還是同世代不會差很多?還是違反直覺的像素小的有利?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177.37 (臺灣)
※ 作者: archangel 2023-10-14 17:17:01
※ 文章代碼(AID): #1bAboF9O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97275023.A.258.html
※ 同主題文章:
[問題] 畫素面積不同,單個像素接受總光能量相同
10-14 17:17 archangel
smena: 這問題就像用更大片幅轉播球賽會不會比較好一樣,基本上是第四台業者決定一切,理論怎樣都可以,但談到錢談到配置問題就不是畫質這麼簡單1F 10/14 18:06
diablohinet: 還要考慮光圈問題吧,用增距鏡光圈會縮小4F 10/14 18:44
NewTypeNeo: 怎有辦法想出這麼無聊的問題5F 10/14 18:56
KasmirLo: 中片幅 大片幅表示:6F 10/14 19:14
almostreal: 像素大的應該有SNR優勢7F 10/14 19:21
ferrinatice: 畫素大小不一樣,接受到的總光量就不一樣啊8F 10/14 19:27
n61208: 嘴巴大小不一樣 能放進去的東西尺寸就不同9F 10/14 19:31
ialeou: 增距鏡會讓原本在成像圈內的東西跑到成像圈外,才能改變視角,成像圈內總能量不同10F 10/14 19:43
我的設定就是讓落在感光元件上的總能量相同
ialeou: 就像是在全幅上裝50F2 vs APSC上裝35F1.412F 10/14 19:51
xoy: 你沒有限定快門跟ISO,就不曉得想比什麼?13F 10/14 19:52

我想我寫仔細一點好了
假設照在apsc感光元件上成像的總光能量是2420萬單位,則每一個畫素分到的能量是1單位
照在全片幅感光元件上的“成像”經過1.62倍增距鏡的放大,剛好長的跟上面apsc的成像
一模一樣,總光能量也一樣是2420萬單位,只有成像面積被放大1.62^2=2.6244倍,總光
能量還是不變的2420萬單位,每一單位畫素還是分到了1單位光能量

單純比較一大一小單位畫素都分到1單位光能量的情況

若要細究的話,全片幅感光元件比起apsc光能量密度少了1/2.6244,大約就像光圈小了1又
1/3級一樣

也可以理解成,問兩台相機同一個鏡頭,拍同一個畫面,同一個視角,唯一不同的是增距
鏡讓全片幅相機少了1又1/3級光圈,其他所有都相同,成像品質會差很多嗎?謝謝
※ 編輯: archangel (27.53.177.37 臺灣), 10/14/2023 22:30:27
smena: 簡單來說,什麼片幅都不重要,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不會出現簡單來說,什麼片幅都不重要,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不會出現在市場上,你連比較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拿來用,片幅差異
只存在市場定位的差異和畫質是脫鉤的概念沒有因果關係14F 10/14 23:14
lupefan4eva: 片幅啦
	
                                            10/15 00:32 好的,我改一下
ll35566: 沒錯 這樣兩者不會差太多19F 10/15 00:54
※ 編輯: archangel (114.34.219.241 臺灣), 10/15/2023 01:00:01
※ 編輯: archangel (27.53.177.37 臺灣), 10/15/2023 01:14:01
lightnomo: 像素密度低ISO可以開大一點20F 10/15 01:32
biaw: 全片幅贏就贏在名稱 就像無損音樂一樣 就算不懂也會覺得最好21F 10/15 03:33
xoy: 在曝光值相同的狀況下,用了增距鏡快門或ISO就不會一模一樣22F 10/15 04:33
kiyoshi520: 這種計算,跟調整全幅鏡頭焦段跟光圈是一樣的,
也可以實際做測試,不像增距鏡倍率就那幾種。
不過也得講,ISO 100不一定是Sensor一倍gain。
要比這種理論的東西,相機很多誤差會比你想的要多。多數時候,相機為了規格或使用的一致性,有大大小小的校正,這些差異就會造成你要探就這類細節的失真、如果你真的去做實驗。23F 10/15 10:11
xoy: 原Po的問題,其實可以先不管鏡頭,曝光值相同時,曝光量正比於片幅,大片幅的價值就出來了,原Po只是反過來要大片幅自廢武功,這樣的確大小片幅品質可以差不多,但不實際30F 10/15 10:24
kiyoshi520: 我倒覺得,迷思在於「同世代」的誤解。
好比最近出的Zf的sensor己經問市好幾年了,
但最新APS-C sensor可能是用最新製程也可能用舊的。除非是Sensor廠不然我們很難得到這類訊息
而對「同世代」有精確的定義。
更不用講,像ISO值跟sensor gain之間的關係這類校正掩蓋了sensor性能的處理。
這類理論性的探討其實跟我們的實際使用有很大差異,但戰片幅的時候雙方不去理解細節只是堅持個人信仰。反正這種口水戰兩邊都很搞笑,看看就好。33F 10/15 10:44

--
作者 archangel 的最新發文: